APP下载

带着儿童向阅读更深处漫溯

2020-04-07石群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0年2期
关键词:结构化可视化思维导图

石群

【关键词】思维导图;可视化;结构化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员园园缘原远园园怨(圆园圆园)员源原园园源愿原园圆

在我校整本书阅读课程建构过程中,笔者与团队教师共同探究如何借助思维导图打通儿童思维与书本语言之间的壁垒,使儿童在阅读中的思维过程成为一个“向深处漫溯”的过程。下面以叶圣陶童话集《稻草人》一书的阅读为例,谈谈我们团队是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实现儿童阅读品质的提升的。

一、画一画“情节流程图”,从儿童的视角解构文本

在指导学生阅读《稻草人》这部童话集时,我们以构画“情节流程图”为任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和事件的主要线索,从整体上把握故事内容:

“通过一段时间的‘约会,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吧!你最喜欢(或者佩服、同情、讨厌)的是哪一个?试着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一画他(她)的故事吧。完成后,对照你画的思维导图,说说你的感受。”

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完成这一挑战性学习任务,我们为学生提供了五种思维导图的样式:故事地图、山形图、时间轴、人物气泡图、阶梯图。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也是唤醒自己对书中人物记忆的过程。于是,随着一张张思维导图的诞生,书中那些富有个性的童话形象不再是静态的文字,而是烙上了学生独特感悟、个性描绘的鲜活形象。学生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和同伴畅快淋漓地聊心中的童话人物。

在学生完成思维导图的构画、与书中人物产生心灵共鸣的基础上,我们带领学生进入“我的真情告白”时刻:分别交流自己喜欢、佩服、同情、讨厌的人物,向书中人物真情告白。“我的真情告白”是学生与童话人物之间、人与人主体之间精神交流的活动。在这里,学生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审视作品中的童话形象。通过教师的引领、同伴的评价,不仅能帮助学生建构知识,还能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精神生命。

二、读一读“概念图”,以儿童的方式体味真情

在《稻草人》这本童话集中,《稻草人》这一篇童话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故事情节的建构以及环境与氛围的渲染,都能够唤醒儿童“真善美”的心灵坐标,催生儿童个性化的智性表达。为了引导学生感受整本书的写作风格,教学中,我们凭借一幅高度概括故事内容的“概念图”(见图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溯故事中所发生的事情,同时,采用“角色代入”的阅读策略,让儿童更有主动性地融入故事,走进稻草人的内心世界:“同学们,现在你就是目睹这悲惨的一切的稻草人,请你把文中的‘他换成‘我,来读一读稻草人内心的呼唤吧!”学生动情地朗读着书中的文字,真切地感受到了稻草人内心的无奈和悲哀。

三、填一填“比较图表”,用儿童的思维捕捉“中国风”

《稻草人》是中国的第一部童话集,书中洋溢着中国风、民族味。如何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让这样的中国风、民族味“润物细无声”地进入儿童的心灵呢?我们采用比较阅读的策略,通过填写《中外童话比较图表》,从创作时间、主要人物、主要内容、阅读感受等方面,对《稻草人》和《快乐王子》这两部童话集进行比较分析,促进深度阅读。

通过比较,学生发现了《稻草人》这部童话集中的众多中国元素:木匠徒弟、拉胡琴的男孩、邮差、农夫等现实社会中的人物,燕子、画眉、鲤鱼、稻草人等中国特色事物的拟人形象,小溪、稻田等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景以及一幅幅生动的中国式“现实生活画”。当学生经历了由一篇到一本、由一本到一类的阅读过程,也就形成了一个从文到人(作者)、从人到文的往复历程。在这样的阅读历程中,学生深入领略了叶圣陶童话的特点,领悟了叶圣陶的人文情怀与表达特色。当学生寻找到中外童话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后,《稻草人》中原汁原味的“中国风”便深深烙刻在他们心上,呈现在他们面前的,是绵延不绝的美丽风景和至纯至善的人间真情。

(作者系江苏省扬中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長,镇江市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结构化可视化思维导图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顾丽英: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践探索
借助问题情境,让结构化教学真实发生
思维可视化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