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
2020-04-07林裕森
林裕森
摘要:信息化技术以计算机或微电子技术为核心实现企业生产的智能化。近年来,随着电网的改革,信息化技术逐渐开始应用到输变电设备运行和状态检修中。本文将以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为例,阐述信息化技术在我国国家电网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信息化技术;应用
1 我国电力行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现状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电网企业开始关注和应用信息化技术,其在设备状态检测和管理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化技术起源于20世纪末,我国信息化技术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信息化技术在输变电设备中的应用减少了人力投入,降低了安全风险,设备使用寿命更长,运行效率更高。状态检修信息化实现的重要表现为其对数据类型的标准化规约处理。但是对于很多电力企业,其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也只停留在基础阶段,深层次的信息化处理方式尚不能应用。这与我国的电力发展现状和经济技术总体水平不高有关,电力企业在进行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存在数据缺陷,使历史缺陷数据状态量的缺陷表象与扣分准则不一致,而计算机系统尚不能对这一缺陷实现智能检查和修复,导致维修人员在故障判断上出现失误。
2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意义
在现代信息社会,电力系统对于输电设备的检修实际上是基于对个数据的分析的基础之上的,而这些离不开信息化技术。因而,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就必须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这样才能完全从传统的检修方式中脱离出来,实现检修工作的转变。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对输变电设备的检修能够有效减少设备的维修风险,延长其使用时间,并改进产品质量,因此,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对电力系统的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时非常重要的。考察对各种数据类型进行的标准化规约处理是状态检修信息化过程最重要的环节,也正是因此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在其检修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且广泛的应用。
3 变电检修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3.1 没有明确的变电检修工作任务
变电设备作为整个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检修工作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企业必须要对变电检修工作加强重视程度,增加变电设备的检修资金投入,从而提高变电检修的效率。虽然电力企业加大了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但是实际的变电检修质量却没有得到提升。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发现,主要是因为电力企业对变电检修工作的认识不够全面,管理者没有重视变电检修工作,从而造成变电检修工作的相关责任不够明确。
3.2 变电检修人员缺乏专业完善的检修技术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也在不断进步,其中变电检修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在进行变电检修工作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增加检修的效率,其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变电检修工作可以提高检修的准确性。而这些先进科学技术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但是目前电力企业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忽视,并且检修技术水平较为落后,加上一些年龄较大的检修人员不愿意接受这些新型的检修观念,对于检修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也不够认真,严重阻碍了变电设备的检修质量。
4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4.1 无线传感技术
在监测输变电设备状态时通常会利用各类检测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数据采集分析技术等,通过这些无线传感技术来对输变电设备进行信息管理,然后将传感器网络与Internet、GPRS、CDMA相连接,以便转换通信协议。传感器还可以布置協调节点与网管节点,通过不同功能的需求完成节点身份的认证和分组信息的转发。其中网关节点既可以是一个增强功能的节点又可以是一个能够实现实际通讯、拥有强大计算能力与很多类型的数据资源的系统。通过无线传感技术的应用可以下发管理节点监控任务,最终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实时同步到外部网络。
4.2 在便携机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输变电设备的状态检修主要是以设备评估为基础,而供电系统将设备状态评估结果作为检修策略的基础。在输变电设备检修人员达到现场之后,可以在各种数据分析下进行设备的检修。实际上,检修人员要想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数据信息,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在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便携机系统,那么检修人员就能利用相应服务器下载数据,并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分析,在对比历史数据和现实数据的基础上判定输变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评价设备状态。当检修人员完成检修工作之后,可以在便携机系统下撰写检修报告,将数据传入到中枢,真正实现电力设备的实时化管理,省去更多的中间环节,在节约人力资源的同时增强检修效率。实际上,便携机研发是输变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延伸,更是设备检修中比较方便的一种形式。
4.3 射频识别技术
输变电设备作为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类设备,其效能和电力生产水平都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经济效益。输变电设备在大多数电网公司中主要负责设备台帐、参数及设备检修及运营的管理,其中MIS系统用于设备台账的管理;设备参数通常采用设备设置中的固定参数;设备检修和运行通常采用定时检修和状态检修机制。但目前,大多数厂商的检测装置无法实现对统一数据的管理及共享,因此需要应用物联网射频技术实际解决这类问题。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当标签进入磁场后,阅读器发出的射频信息被接收并通过感应电流中的能量接受到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经过地区解码后将解码信息进一步传递到中央信息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信息处理。另外,除了特定的阅读器能够感应固定距离中的电子标签信息,移动式阅读器也可实现物联网的接入,通过移动电子商务平台解读标签代码,实现信息的快速精准查找。
4.4 发挥网络计划在变电检修流程优化中的作用
电力工程项目在规划管控的具体实施上,有赖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参与跟进。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为全面准确地反映电力网络项目进度计划及项目分项之间的彼此关联性,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图,得出工序衔接时所涉及到的路线轨迹、时间参数等要素,从而辅助电力调度人员掌控变电检修全局。经由网络计划技术及网络图,在变电检修工作计划的制定上将更加具有针对性,得出的优化策略也更符合检修实际。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依据网络图标示出的检修项目时间差,可以集中主要力量对关键节点进行检修,进而确保变电系统能够最快时间内恢复运营。
5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化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实现生产管理系统、辅助决策系统、在线监测系统、便携机系统的信息化构建。而且。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应用信息化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采取有效手段予以解决,这对提升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电力市场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忠.信息化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2,(22):121.
[2]朱海峰.刍议信息化技术在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运用[J].机电信息,2014,(9):83.
(作者单位: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