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媒体融合进程中“三全育人”路径探析

2020-04-07吕晓东薛超飞

传媒论坛 2020年3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

吕晓东 薛超飞

摘 要:高校校园媒体肩负“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重要使命,随着新媒体不断涌现,高校校园媒体顺应时代需要向融合趋势发展,校媒融合进程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相加,在追求规模的同时也应该提高育人成分的探索,本文从校媒融合的团队氛围育人、媒介素养育人等方面着手,简要剖析校媒融合进程中“三全育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对策。

关键词:三全育人;校媒融合;校园宣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03-0-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要求。高校校媒聚合了全校爱好新闻宣传的学生,一方面依靠团队建设提升内部成员新闻宣传业务,另一方面生产媒体内容,形成校园舆论场,引导校园风气,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环节和平台。尤其是在新媒体不断更新换代,校园媒体呈现融合大势的当下,校媒融合的育人角色得到凸显,对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校园宣传队伍锻造、校园新闻素养提升以及传媒课程改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现状

(1) 初步形成全覆盖的媒体矩阵。美国坦帕新闻中心、《人民日报》以“中央厨房”模式作为融媒体运营的典型案例,高校媒体可借鉴其统筹管理经验,由宣传部门统领宣传工作全局,制订全校短期、长期、招生期间的宣传方案,成立能够打通学校各部门的融媒体中心,形成校园媒体矩阵,共建校园媒体生态圈[1]。高校中校园媒体一般包含学校官方媒体,二级学院/部门媒体以及社团群体的三级媒体矩阵。从规模来看,学校官方媒体形成了“一报一网两电台三微”的全媒体格局,第二、第三级矩阵则偏向于网站与微信公众号建设。第一级网罗全校资讯,受众为在校师生、毕业校友、家长和相关企业,较为广泛,一般由党委宣传部牵头;第二、三级则以本组织中的内部成员为主要受众。

(2) 初步形成广泛参与的队伍矩阵。校园三级媒体矩阵覆盖全校,作为支撑,校园媒体聚合了全校范围内的校园记者。第一阵营为党委宣传的专职工作人员及专业学生记者,第二阵营为各学院新闻工作站的指导教师、学生通讯员,第三阵营为社团/班级的通讯员,除此之外,有的学校还邀请社会媒体的专业记者以及校内新闻专业教师参与校园媒体建设。这支队伍数量庞大、参与广泛,既有指导老师、也有涉及各个组织的学生个体,形成了一个具有持续性的“传帮带”学习实践闭环。除此之外,不同等级的校媒也制订了相应的“奖优罚劣”措施,以激励鞭策内部成员行动执行力。

(3) 校园媒体融合思路不开阔,育人地位不突出。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与此同时,习总书记还提出了“四全媒体”的理论:全程媒体、全员媒体、全息媒体、全效媒体。高校校园媒体也要搭乘信息革命列车,推动校园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高校校园媒体作为我国新闻媒体的组成部分,既是党的政策在校园的传声筒,又是传递信息咨询、引导校园文化的指南針,同时还是展现高校特色的亮丽名片。因此高校校园媒体需要紧跟融媒体发展步伐,构建校内宣传的强势体系[2]。

网络媒体一方面带给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拓展了他们的思维视角,另一方面鱼龙混杂的信息导致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动摇、对人生目标的路径选择产生困扰、追求个人享乐超过了担负社会使命、将吃苦耐劳的精神视为过时的理念,经不起人生的考验和打击。网络媒体盛行以来,各团体和组织纷纷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媒体阵营,由于门槛较低、队伍建设力度不够,往往缺乏运营经验,形成“以我为大”的自我感觉,忽略了与上级媒体的互动,最终导致冗杂信息繁多,消解了宣传合力,育人功能下降。从育人层面来看,高校的校园媒体服务于学校宣传大局,育人地位不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校媒融合进程,育人与宣传应携手并进,打通部门的壁垒,探索宣传育人的最佳出路。

二、高校校园融媒体建设育人路径初探

根据“三全育人”要求,高校各个部门的各个环节都应该承担育人工作,高校融媒体中心亦是如此,除了队伍育人、内容育人之外,更应拓展实践教学育人、普及媒介素养等功效。

(1) 培育宣传业务精湛、包容度高的团队。高校融媒体中心应出台系列管理保障措施,例如《融媒体中心人员管理办法》《融媒体中心信息采编流程》等,以此作为组织和个人行为规范,保证组织持续性、稳定性运行;另一方面,进入校园融媒体阵营的学生应该加强业务交流和培训,营造“家文化”氛围,通过团建、集中培训的形式提升归属感和凝聚力。这一部分学生经过长期的磨合,须掌握全媒体信息采编发布技能和各种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技能,成为校园记者的领头群羊;同时要考虑到,融媒体中心的成员来自于不同的团体,利益差异化短时间内一直存在,这就要求“融而不同”,允许每个个体存在和发挥个性化,提升团队的包容能力。总而言之,高校融媒体建设应该形成“上下一体、内外联合、机制畅通、嵌入引领、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的大生态[3]。

(2) 加强把关遴选,以优秀的网络文化武装人。高校要打造优质的媒介环境,要以新时代社会热点时事引导人,以科学理论武装人,以具体生动的事迹鼓舞人,以校史文化的故事来塑造人,以健康向上的环境来感人人,充分发挥校园媒体的育人功能[4]。然而在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传播者,对于宣传意识不够、新闻专业性不强的个人往往可能适得其反,对学校或者学生造成负面影响。高校融媒体组织在占有全校资源的同时,更有把握全局的高度和认识,在内容采集、发布过程中具有“把关人”的身份。

高校融媒体中心存在的意义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盘活校园信息资源,统一宣传口径,形成议程设置进行正面引导。融媒体中心由党委宣传部领导,由部内专职的工作人员挂帅指导,具有党性意识强、业务娴熟、站位高远等优势,对采集发布的信息内容具有得天独厚的审核把关条件。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学校融媒体中心有着与不良信息相抗衡的团体优势,及时纠偏,正向引导,肃清网络毒瘤、打击不正当言论。以规模优势应对网络社群向更加垂直细分领域分化的趋势下特定信息引发认知窄化和“茧房”效应风险。

(3) 做学结合,打造校内最大的传媒实践平台。从设备资源、师资组成来看,党委宣传部领导下的融媒体中心建设方向接近专业媒体组织,成员包括社会媒体的专业媒体人和校内的专职传媒教师,以及涵盖全校不同专业爱好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融媒体中心可以是一个桥梁,一方面架通了校外的媒介资源,另一方面也架通了校内的传媒专业建设资源。对外,可以引企驻校,联合培养校内团队;对内,打通专业建设瓶颈,探索学分置换途径,形成“学中做、做中学”的良性互动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学分互换的教学改革。以定位为应用技术型大学的西安培华学院为例,该院传媒学院与学校融媒体中心建立合作关系,将中心的工作按照“模块化的项目制”进行分派,让教师带着真实项目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

(4) 创新举措,培育媒介素养高的新时代网民。融媒体技术的普及给受众带来众多变化,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媒介功能趋向复合性,媒体不再只是信息的传播渠道,还演变成了社交的主阵地。如今的青年人“机不离手、身不离网”,时时处处时时刻刻都在参与着传播活动,然而,良莠不齐的信息让受众眼花缭乱、低劣的传播技巧让传播活动变得面目可憎。这就涉及网民的媒介素养问题,高校融媒体中心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以全校师生为受众,一方面从线上内容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接受信息的习惯,另一方面在线下经常性的培训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甄别信息真伪能力,提高传播技巧。线上线下相结合、有形和无形相配合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让受众使用媒介像呼吸空气一样变得自然流畅。高校要充分利用专业教师或党委宣传部专业教职人员等校内资源,有针对地面向教师开展系统培训,同时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一批政治站位高、媒介素养好的网络“大V”,通过教师帮助大学生理性辨别各种声音,同时在社会热点和舆论事件中,发揮校园舆论领袖和精神引领作用,捍卫网络文明。

四、结语

高校校媒建设是学校“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集结全校优质媒体资源的融媒体中心不仅要高质量完成学校宣传任务,还要主动创新地承担内容育人和教学育人的相关工作,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助力学校发展,培育新时代网民。

参考文献:

[1]范文其.丁玮.融媒体语境下民办高校品牌构建策略探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9:39.

[2]黄可怡.校园融媒体人员队伍建设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9 (17).

[3]张加春.高校融媒体建设的理念、路径与生态[J].高教研究,2019:72-74.

[4]李小梅.融媒体视角下高校校园媒体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研究[M].山东大学,2019.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三全育人”理念下创新型控制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研究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