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下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
2020-04-07王兆彬
摘 要: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一直以语法为纲,单纯地传授知识进行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不能适应当前改革开放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需要。本文从高中英语素质教学的目标入手,浅谈素质教育下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中英语;素质教育;高效课堂
目前,应试教育思想依然在多数教师心中占统治地位,教学不重视听力和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只重视语法,词汇教学,强调“一步到位,意图多获高考分值”。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素质教育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偏重知识的传授。学生消极地死记硬背词汇和语法知识,缺乏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活动的能力。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英语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高中英语素质教学的目标
(一)英语语言知识是交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基础
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中,应包括基本读音规则的掌握和语音语调的正确,必须符合英美习惯。词汇教学应通过文章、语句、词组和用法的理解,而不应单纯地讲授词汇。要在真实的语境中教学语法,引导学生通过表达思想和传递信息来掌握语法,了解和掌握语言背景知识。学习英语语言国家的生活习惯、社会文化、词语概念、禁忌、习俗、風土人情、体态语言等,这有助于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做到运用语言得体。此外,还应了解中、西习俗的不同,见面时应避免使用中国习俗的问话等。
(二)培养语言技能应有所侧重
高中毕业生应能达到以下阅读理解水平:作者意旨、语气和暗示内容等,理解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能正确判断生词词义、文章情节发展和脉络,能看懂图示、图表、读后的评价与推断,能把握不同体裁、题材文章的特点等等。
(三)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英语素质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它对智力因素起着调节和催化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二、素质教育下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应以优化教学方法为主要途径
优化教学方法,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和研究问题。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不能用同一种模式教学,用同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而是要区别不同类别的学生,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如果把词法的教学融入教师创设的情景中进行交际,其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如,讲授lie这个词时,它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名词,其意思既是“说谎”,也是“躺下”,教师可创设下列情景与学生行交际。(这个情景必须在愚人节当天,才符合交际时间[1]。)
Teacher:I wa sill yesterday.I lay down and went to sleep from yesterday.
One student:But I saw you yesterday afternoon and you looked well at that time.
Another student:Oh!It's Fool Day.Our teacher is lying.
Teacher:OK!People often tell lies to each other in Fool Day.But you shouldn't tell a lie at other time.
上述例子涉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亲身经历,以及英语语言国家的民族风俗习惯,辅以语言的突现性,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强化了从语言输入到语言吸收的过程。
(二)积极推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主动发展”。教学互动就是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的主动精神,促进学生快乐活泼地成长,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个体。要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的关系,彻底摒弃“填鸭式”、“满堂灌”、照本宣科和题海战术等旧的教学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达到既“授生以鱼”又“授生以渔”的最高境界[2]。
(三)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
运用目标教学等教学模式。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德育目标(或称为情感目标)。目标教学的最大特点是目标具体、明确:导学训练体现精讲多练,围绕目标进行训练,有的放矢,重点突出;达标检测和反馈矫正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和效率。
创设情景的特点是言、行、情融一体,核心是“激起学生的情绪,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能力”。情景教学法灵活多样,即可模拟“交际”场面,让学生上台表演短剧或对话,又可采用有声有色的语言,如,采用录音、幻灯、图片或录像等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包括:创设听说情景、课文情景导人、课文情景扩展、情景假设及词汇情景教学等。
(四)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个性化教学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教学手段也越来越先进,有力地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教师应熟练地掌握现代化教学艺术,多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促进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过程,切实减轻师生负担,实现“三变”:即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力教育.
同一班级的学生水平有差异,知识接收能力也不尽相同。如果采用同一进度,同一要求和统一训练的方法,往往会使“快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矛盾更突出[3]。适当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这一人──机交互功能较强的教学媒体,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学习能力来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学习的进程,做到有选择、有计划、有目的地去学习,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结束语:
语言不能失去其作为沟通工具的属性,否则便失去其存在的意义。高中英语教师要认清当下的教学环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挖掘学生的潜力,推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吕磊.浅析如何落实高中英语素质教育理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9):83.
作者简介:
王兆彬,男(1981.10),汉族,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本科,牡丹江市第五高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