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方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研究
2020-04-07李娟
李娟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及有关部门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并强调采购“三位一体”方式培养中小学教师。文章就基于此,对“三位一体”方式及其在协同培养地方高师院校中小学教师中的积极作用进行相关概述,旨在充分发挥“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积极作用,为切实提升地方高师院校中小学教师教师质量及效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三位一体”;中小学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0)04-0194-0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the quality education reform process, the state has set higher requirements on the teaching level of local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related departments, and emphasized the procurement of the "Trinity" method to tra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Trinity" and the "Trinity" approach in the cooperative train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The purpose i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the "Trinity" cooperative training mod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in local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Efficiency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Keywords: local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rini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前言
地方高师院校的所处位置使其必须要承担培养中小学教师、提升教师综合教学水平的重要任务。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作为中小学教师基本方式,将其应用在地方高师院校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中,不仅可综合评估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更可为地方基础教育工作输送更多技术性人才。
一、“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理论研究
(一)“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建设背景
中小学教师水平对地方教育事业稳定有序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三级教师培养体系建立时间较短,但发展速度极快,所构建起的教育体系获得显著成就。但就目前来看,教师培养教育工作中的老旧问题依然存在,教师薪资待遇与其劳动力付出值不成正比,新进优秀人才数量较少,教师培养转型工作尚且处于尝试阶段,部分地方高师院校转型为综合性大学。
(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重要意义
地方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主要就将地方高师院校、政府及中小学有机联合起来,建立起长效科学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切实提升地方高师院校教学水平,为当地输送更多优秀教职人员做好完全的准备工作。
“三位一體”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对地方高师院校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是在传统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基础上发展形成,使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服务及研究工作协调统一[1]。同时,“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也进一步加强了地方高职院校、地方政府及中小学之间的有效沟通,使教师培育工作中存在问题能够被及时发现,地方教育事业等到更加充分的人力资源支持。
第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制定与实施是地方高师院校、政府及基础教育机构共同参与,因此更加符合基础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切实提升地方高师院校教学水平。
第三,借助“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可促进地方高师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建立并实施“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可全方位了解到基础教学改革发展的新需求及新思想,贯彻落实教师培养机制,更好满足日渐增长的中小学教学水平需求度。
第四,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可确保地方高师学院教学工作能够在当地政府及基础教育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有序开展,更好解决示范学生实践教学难度较大等问题,为切实新中小学教师人员的教学水平及职业素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地方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困境所在
(一)模式运行
在地方高师院校运行“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过程中,“三位”主要指代地方高师院校、政府及中小学校,通过三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及协作,构建起更加适应教育体制改革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新方式,为社会输送大批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及职业素养的中小学教师人才[2]。但也正因如此,在促进“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机制运行难度较大问题,需地方高师院校、政府部门及中小学联合建立起系统培养新机构,确保中小学教师培养期间,各项机制及体系的有效运行及相互关联。
(二)新机构建立
建立起高师院校、政府部门及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的新机构应确保其与相关培养机制相互切合,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工作提供全面服务。同时,要求地方高师院校所建立起的“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构能够依据地方政府及中小学校的具体需求制定出一系列运行管理机制,明确机构内部分合作,确保教育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模式监督管理
为充分发挥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积极作用,相关工作人员需做好此模式建立及运行期间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划分。现阶段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运行期间,由地方政府部门负责规划中小学教师队伍,分析教师数量及结构需求[3];地方高师院校负责将所需信息及时反馈给教师培养期间,不断优化教师资源,确保中小学教师培养、服务及研究一体化体系的建立健全;中小学需积极参与到“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建设及运行活动中,通过高效利用教学资源,为中小学教师提供重要的培训场所。
虽然“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模式在各单位的相互配合可实现高效有序运行,但其监督及管理责任尚未划分明确,需单位之间积极主动地研究“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管理重点,对“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运行进行全程监督,切实提升该协同培养模式的落实程度。
三、地方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具体需求
深入研究地方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学及教育基地构建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更好收集教职人员对“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建议及看法。
促进“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基地建立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现代教师教育体系,明确“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4]。建立以组织领导协同培养体系、教学条件协同培养体系、教学课程协同培养体系等重要指标,对传统教师教学培育体系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
切实提升管理单位对“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关注力,确保所建立起的教师协同培养机构地理,职责划分明确,从根本上调动起地方高师院校、地方政府及中小学的参与积极性,更好指挥“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工作有序开展。
同时,注重“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第三方责任人的选定工作,通过全程参与“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构建及运行,及时发现模式中存在问题,结合地方高师院校、地方政府及中小学具体需求,对协同培养模式进行不断完善及优化。
为充分发挥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的积极作用,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将中小学教师协同培养工作与其自身业绩水平有机结合在一起,经由上级监管部门进行透明公正的绩效考核,确保各部门均能积极自主地参与到“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中。
四、地方高师院校“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的构建
(一)注重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设置
确保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设置工作可最大限度满足地方政府及中小学校的发展需求,对传统教学课程机制进行不断优化及改进,促使现行课程体系更加合理且专业[5]。在地方高师院校设置期间应更好体现在中小学教师任职所需的教学水平及职业素养。其他参与单位应全程参与地方高职院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可行性研究及设计工作,结合国家及有关部门针对地方高师院校教学工作颁布的明文规定,对现行中小学教师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切实提升课程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适应性及专项性。
(二)完善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资源
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资源对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为切实提升“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有效性,相关工作人员应从完善培训课程资源入手,结合地方政府及中小学院校实际需求,对课程资源进行不断完善。一方面,注重“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教材的选择,为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重要执行依据;另一方面,注重培训信息平台的构建,积极结合中小学教育实际情况,对课程资源进行不断完善。同时,在培训信息平台中增设辅导资源、网络课程及资源检索、下载等一体化功能,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工作重要信息资源,促进中小学教师协同教育工作信息化发展。
(三)构建高素质培养队伍
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工作中,培养队伍的素质及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到“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工作的有效性,因此这就要求地方高师院校能够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为重要任务,构建起一支高素质培养队伍[6]。对地方高师院校师资及中小学师资进行整合及不断优化,更好协调教师团队职称、各专业知识等因素,更好发挥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工作的积极作用。
(四)明确“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教学教师的各项职责
为促进“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工作有序开展,需地方高师院校、政府部门及中小学校明确自身职责。一方面,以当下中小学教师专业课程为基础,对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另一方面,共同研究“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斷完善中小学教师协同培养模式,为从根本上提升中小学教师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奠定坚实基础。
(五)健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
在构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机制,推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工作有效运行的过程中,地方高师院校工作人员也应从健全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入手。注重中小学协同培养工作监控主体的明确,确保管理机制能够更好贯彻落实到各参与单位中[7]。因监控主体的根本性质不同,对“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工作的需求存在巨大差异。在建立相关管理体系过程中,地方高师院校应确保自身、地方政府及中小学均能够参与到监管工作中。同时,注重“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管理指标的确立,分析及研究“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模式构建与实施过程中的态势及效果,对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执行效果进行全面研究,及时发现及解决中小学教师协同培养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将绩效考核方式积极应用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工作中,确保被培养对象能够积极参与到培养活动中,切实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及职业素养,为更加适应未来中小学教学工作,促进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六)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
在“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中,地方政府也应发挥出自身的积极作用,切实提升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的支持力度[8]。首先,促进中小学教师选拔、培养模式及培养机制实施工作的优化,为建立“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机构提供重要支持,确保“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能够不断带动地方教育事业稳定有序发展。
(七)建立更加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
通过建立稳定中小学教学实践基地,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提供重要平台。要求在教学实践基地内选择经营丰富的兼职教师,定期开展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培训活动。同时,要求地方高师院校在实践基地建立期间做好职责划分、管理机制及安全等工作,切实提升“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小学教师中的实效性。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充分发挥出“三位一体”协同模式在地方高师院校中小学教师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强“三位一体”培养理念认知度,建立健全“三位一体”协同管理模式,制定出更加全面具体的“三位一体”协同管理体系, 更好约束中小学教师教学行为,提升中小學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同时,将“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与中小学教师绩效评估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切实提升教师对“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关注度,更好发挥出“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志军.高师与中小学构建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探析[J].西藏科技,2019(06):41-43.
[2]孙惠利.“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探究[J].教育评论,2017(05):118-120+165.
[3]韩潇.师范生“三位一体”教育实习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7,35(03):47-48+51.
[4]朱洪翠,张景斌,高建春.四维互动:卓越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的模型构建[J].教学研究,2017,40(03):43-49.
[5]朱洪翠,高建春.卓越小学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研究——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的视角[J].教学研究,2017,40(04):34-38.
[6]冯冰清.“三位一体”协同培养卓越小学英语教师[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2016,36(02):69-73.
[7]崔文晶.卓越中学体育教师“三位一体”培养方案设计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8]高闰青.卓越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07):115-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