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堂合作探究提高课堂实效
2020-04-07路丹
路丹
课堂合作探究作为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在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与研究,并且在多地的各类学校被当作了一种主要的关于课改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来推广。但是在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只是理念上的认知,对实际应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只有其形而无其一,学生们讨论的很起劲,课堂上看似很热闹,但几乎所有学生都在自说自话,没有倾听和关注其他人的看法,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也就失去了应用的功能,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要高效顺利的开展小组合作,教师不光要在理论上提高认识,还要更好地指导实践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进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笔者通过这几年的自己的实践以及调查研究,对课堂的合作探究有了一点肤浅的认识,觉得应该通过这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分清课堂的类型和难易程度
并不是每一堂课都适合学生的合作探究,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学生的情况以及课程的难易程度进行选择,如果内容相对学生太难,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无疑是浪费时间;还有就是有些课程逻辑性太强,知识的推理推导适合教师讲授,这样的课程也不适合学生自主探究。
二、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高中数学新课标提倡多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加强师生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而合作学习最常见,最基本形式就是小组活动开展合作学习的首要一步就是科學合理的划分,学习小组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组建学习小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让学生自由的组合,既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彼此的关系等自由组合,这种学习小组的组内成员关系比较密切,且志趣相投互动和交流更加流畅,有助于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二是根据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划分学习小组及教师,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基础,学习能力等来划分学习小组,这种学习小组中虽然成员之间有差异性,但他们在各方面是互补的,体现了互帮互助的特点,而且也保证了小组之间竞争的公平性;
三是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随机对学生进行分组,这种分组方式比较灵活,能给学生创造出更多与其他同学交流合作的机会,能够加深学生之间的认知和了解,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课堂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要始终把握合理科学原则,不管哪种划分方式,都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都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与学习过程中,且各个小组的成员能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互相交流,在达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每个人的学习能力,使个体的发展和团体的成功相融合。
三、引导、点拨学生学习
将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监督,数学是一门思维性很强的学科,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所以需要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中等生和学困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优等生多带动一下课堂气氛,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相帮助、互相追赶的学习氛围。有时学生解决一道数学难题只需要一句点拨和提醒,所以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指点迷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自信,鼓励学生前进。在这个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灵活,教师要教给学生灵活的讨论、互帮互助,老师也要做到灵活地给予学生帮助,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总结、概括。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帮助,教师做好引导,使每位学生都参与课堂活动,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自主学习和合作的氛围中高效地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优等生的工作,让他们成为带动全班提高成绩的关键,教师发挥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在必要的时候一定要给学生一些鼓励和支持,让学生高效学习。
总之,小组合作可以提高学生们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但是它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我们只要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归纳,不断的总结,我们一定可以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