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保育员基本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04-07刘树梅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基本素质保育员小学教育

刘树梅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担负着为未来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职责。学生的素质培养是知识能力的全面结合,这种培养是立体的,不仅仅是教育上的,更应有保育上的。小学保育员的基本素质始终潜移默化的渗透、塑造着小学生,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保育员的素质是一个必然的教育发展趋势。

关键词:小学教育  保育员  问题  基本素质

一、当前小学保育员的基本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小学保育员的基本素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保育员身心素质差,身体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心理素质水平低,情绪调控能力差;事业心淡薄;学历水平低,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保教观念落后;保育素质能力差。造成保育员基本素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学前教育政策法规中对小学保育员的入职要求过低;小学聘用的现岗保育员年龄结构不合理;班额大,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差;缺乏系统的职前和在职培训,现有培训形式化;保育员观念存在“观念保持现象”;保育科研未引起应有的重视;小学缺乏合理的保育员奖罚激励机制。这些原因和结果是综合性的,也是复杂交错的。有的结果是由多个原因造成的,如果保育员的事业心淡薄,是由于她们来源差,社会地位低下,经济待遇差共同造成的。而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差又造成了难以招聘到学历水平高,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的保育员,从而致使当前小学保育员学历水平低,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的原因又造成了多个结果。如学前教育相关政策法规对保育员的上岗要求较低,导致在职保育员身体普遍存在亚健康症状以及学历水平低,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间接的导致保育员保教观念落后,保教能力素质不高。因此,目前教育状况下,小学保育员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二、提高小学保育员基本素质的具体措施

(1)树立科学的保育观,坚持一切为了孩子的原则。小学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无论是教师还是保育员都要实施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搞好小学的保育工作,树立科学的保育观。随着社会的发展,保育观念从传统的“保护身体发育”扩展到“实施教育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保健”,在这种新的保育观念的基础上,保育不仅要体现全面发展的教育观,更要反映下一世纪社会与人才发展的实际需求。

(2)认真履行保育职责,保护学生的生命和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为教学活动提供保障。①卫生、保健工作。小学必须把保护孩子的生命和促进孩子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作为保育员,首先要搞好本班教室的卫生,减少孩子与细菌接触的机会。其次要正确为孩服药,这是保证孩子生命安全的必要行为之一,做好流行性疾病的防控工作是保证孩子健康的重要工作。最后,要定期通知家长晾晒、清洗被褥。要为特殊家庭、单亲家庭的孩子晾晒、拆洗被褥,减轻带养人的负担,让孩子体会老师像妈妈一样的爱,保证孩子的良好睡眠。②配班工作。配班工作是保育员老师协助班主任教师、配合引导孩子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关键。要在组织活动前主动问班主任教师是否需要帮助制作教具、玩具、布置环境、特殊摆放桌椅等。并积极配合教师示范设计的游戏。

(3)在保育工作中渗透教育,在生活点滴中促进孩子成长。首先,让生活环境与孩子对话,促进其发展。小学环境是教育者根据小学教育的要求和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孩子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孩子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的活动情境,把坏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孩子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其次,在生活中与孩子互动,促进其发展。现代教育强调小学教育的生活性,要求贴近孩子的生活来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强调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其实在保育环节有许多的教育契机,同样可以利用这些契机引导孩子接触社会、动手实践。实践证明,以孩子生活为中心开展活动和教育,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4)特殊结构下的三位一体。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每个班级都有保育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保育员和其他老师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工作不同。为了贯彻现代教育理念,必须教中有保,保中有教,保教合一,互相協调。因此,班里的三人要互相重,尽量体贴、理解她人。

(5)搭建家校共育桥梁,形成教育合力。现代教育标准倡导,家庭是小学重要的合作伙件。小学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保育员老师要以多种形式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可以制定每日向家长反馈的表格。有位学者曾说:世界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老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无论是教师还是保育员,这之间的角色如何转换,我们在履行工作职责的同时,都一定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观、保育观,成为孩子的好老师,同事的好帮手,家长教养的指导者,共同完成教育的责任。

(6)设置合理的奖惩激励制度。小学对保育员缺乏合理的奖惩激励制度,而且保育员和教师之间的奖励待遇差距悬殊较大。当个人在工作中所作的努分长期得不到肯定和承认时,就很难对其所从事的职业产生持久的热情。缺乏合理的奖惩激励制度无疑使得保育员对职业重要性的认识下降,降低了保育员的事业心和工作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她们对工作的满意度,使得有的保育员最终放弃了这一职业。因此对于小学校方来说,应该认识到保育工作是小学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要重新认定保育员在小学教育中的存在价值,在福利待遇上做到一视同仁,设置合理的奖惩激励制度,激发保育员对教育工作的热情。

总之,在小学阶段,保育工作的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增进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培养他们自信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保育工作对小学生是健康成长以及今后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而小学教师和保育员是实施小学教育、保育工作的主要人员,也是影响保育工作发展高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小学保育员的基本素质对于小学教育的开展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湖北省郧县教育局:熊效军 兰昌林. 山区小学应设专职“保育员”[N].中国教育报,2005-02-28.

[2]吴海云. 教师与保育员的互动[J].山东教育(幼教刊),2004,Z6:100-102.

猜你喜欢

基本素质保育员小学教育
漳州市幼儿园保育员队伍现状探究
推动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成长的有效路径探索
论高校社科学术期刊编辑的基本素质
学习英汉翻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德国汉堡市将增加幼儿园保育员
逻辑联结词常见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