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活”概念课,灵动新课堂

2020-04-07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个角垂线直角

小学数学概念因为抽象性强、感知性弱,要打造“轻负高效”的数学概念课课堂,关键是要在课堂中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落实“以生为本”,激“活”学生思维。

一、以“动”促“活”

上“活”几何概念课的第一步要在新课的导入就能够引起注意,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激发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有趣的情境和小游戏能有把学生的思绪一下子集中到本节课的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奋点。

【课前活动】

师: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参观魔术世界,首先考考大家的创造力。利用两支铅笔能创造出哪些图形,比比看哪一小组创造得多。

学生小组活动,并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观察两条直线相交,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生1:它们都有一个公共的点(交点)。

生2:两条直线都形成了四个角。

师:你能用彩纸折出两条相交的折痕吗?

学生动手操作活动,并到讲台上展示自己折出的成果。

二、以“引”促“活”

上“活”几何概念课的第二步要做到有效贯通知识网络。任何数学概念必定有与之相关的邻近概念, 因此教学中要以学生已掌握了的知识为基础, 从学生的邻近概念出发, 引导学生探求新旧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本节课教材原本呈现了剪刀、医院标志的生活相交情况,我改成请孩子摆一摆、想一想、分一分。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抽象成线的模型,引出“相交”,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线段、射线和直线,请你说说直线有什么特点?(手势表示直线)

生: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师:课前同学们用两支笔摆出了很多情况,老师把几种情况描在了白板上,你能根据线的位置关系给它们分分类吗?(学生分类,说明理由)

师:老师变个小魔术,仔细看(课件展示直线延长相交过程),发生了什么情况?

生:我们看到的只是直线的一部分。

师:大家想不想当回小魔术师了?想象一下两条直线延长后的样子,然后轻轻地说:“变”。(学生说的过程中,多媒体展示直线延长的过程)

师:它跟这几位小伙伴是同一类的,我们把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这样的位置关系,称为相交。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在同一平面内的相交情况。(板书:相交)

三、以“问”促“活”

上“活”几何概念课的第三步要设计针对性强,且有生成性的“大问题”。有效的提问来引导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学习,使得学生的思维能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同学们不但折出了两条相交的折痕,而且折法也有很多,老师发现有几位同学折得有点特别,想不想看一下?它也构成了4个角,老师也把它描在白板上,观察一下这4个角和前面4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这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怎么验证?(生:三角尺)三角尺的哪一部分?

生:直角

师:为什么测一个角就知道其它三个角都是直角?所以只要在一个角上标上直角符号就可以了。

师:像这样,在同一平面内,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为什么是互相?单独的一根小棒能不能说它互相垂直?为什么?

师: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你能结合这幅图说说什么意思吗?

生:红线是蓝线的垂线;蓝线是红线的垂线。

师:仔细观察,相交和垂直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垂直是特殊的相交)这个交点有特殊的名称叫垂足。

四、以“说”促“活”

上“活”概念课,自然少不了学生的“说”。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当小老师,老师作为参与者与学生一起交流讨论,无不体现课堂的评价活力和教学活力。

【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判断)哪一组中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请说说你的理由?

师:你能在这条小船上找找互相垂直的线段吗?同桌之间互相验证一下,并说一说谁是谁的垂线?

师:找找教室里有没有互相垂直的线,谁来说一说?(横着的线和竖着的线互相垂直)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想不想亲手画出一组垂线,我们一起来看看海绵宝宝带来的方法?试试看,你能正确的画出一组垂线。画好之后同桌帮他验证一下。

师:提高难度了,能不能画出这条直线的垂线?(斜线)

师:你能过直线上一点A画这条直线的垂线吗?(学生先讨论方法,再演示方法)

师:接下来海绵宝宝考验大家,画好的线要经过A点。

这一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通过卡通人物“海绵宝宝”指导,扶一扶;又放一放,再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过点画”,再扶一扶。

五、以“评”促“活”

有效的评价同样能够增加几何概念课的活力。课中的评价,课尾的小结评价都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小结与评价】

1、说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两条直线还可能有什么位置关系?

通过问题“说说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以便能掌握学生所学情况。通过问题“两条直线还可能有什么位置关系?”引發学生的思考,为下节课的学习铺垫。

通过以上五点,原本枯燥乏味的几何概念课也变得很有“活”力。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乐于学,乐于利用所学的知识积极去展示,使得新知的学习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个角垂线直角
浅谈三垂线定理及其应用
玩转四边形
“斜向”垂线段的最值求解策略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单元自测题
教你如何数角
“垂直”重难点解读
认识平面图形
细说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
“凹槽形”相似图形的应用
期末总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