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巧妙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020-04-07范秀筛
范秀筛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在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始之时,教师如能迅速地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数学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种与教学情趣相融洽的课堂氛围,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便能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我觉得应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去进行数学课堂的导入:
一、 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荷兰学者胡伊青加告诉我们:“游戏是一种自愿的活动或消遣,这种活动或消遣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范围内进行的,其规则是游戏者自由接受的,但又有绝对的约束力,它以自身为目的的并又伴有一种紧张、愉快的情感以及对它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识。”上课伊始,教师如能通过组织学生进入到游戏情境中,在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心情伴随下,让学生置身于游戏情境之中,自觉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来。例如:在《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我是用这样的游戏导入的:“同学们,再过几天就是中秋节了,你们愿意过中秋节吗?每年的中秋节我们都要吃什么?(月饼)今天我们做一个分月饼的游戏好不好?你们愿意几个人分一个月饼?”根据学生的意愿,让学生自由组合成两人一组、三人一组、四人一组或八人一组等。接着我让学生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在小组内分一分,分好后老师就问:“谁能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两人组的代表说:“我们把这个月饼分成同样大的两半,一人分一半。”三人组的代表汇报说:“我们把这个月饼分成同样大的三块,一人分一块。”四人组的代表说:“我们把这个月饼分成同样大的四块,一人分一块。”……学生汇报完以后我就对他们说:“你们把一个月饼分成同样大的几块,这种分的方法叫做平均分。”我用分月饼游戏的方法进行课的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中秋节吃月饼出发,采用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月饼,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动手分的过程中,充分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用游戏方法的导入,并不在于单纯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由此产生了学习新知识的动力,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基石。
二、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出好戏应有好的开场,一个优秀乐师的第一个音符能先声夺人。同样,一堂课的导入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新知识的教学。一段精心设计、独具匠心的导入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使学生顺利完成新知识的掌握和智能发展。故事是小学生百听不厌的,用故事导入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教学“商不变性质”一课时,一开始我就给大家讲述了“猴王分桃”的故事:花果山上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天,猴王给小猴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8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吃。”小猴听了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给你80个桃子,平均分给40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还得寸进尺,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猴王一拍桌子,显得很慷慨大度的样子说:“那好吧!给你800个桃子,平均分给400只小猴,你总满意了吧?”小猴子高兴地笑了,猴王也笑了。听完这个故事,班上的学生们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此刻,我意味深长地问大家:“你们说,谁的笑是聪明的笑?为什么?”这时我抓住契机,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商不变性质的奥秘。通过以上故事引入,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吸引力,吊足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对故事中的“商不变性质”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种状态下学习,学生一定会主动参与,这比直接把新知识灌输给学生的那种填鸭式教学有用多了,使学生能较好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去。
三、 悬念导入,激发兴趣
悬念,即暂时悬而未解决的问题,它能够引起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刨根问底的急切心情,在探究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在教学中刻意创设一些悬念,能使学生产生疑惑,自发地去思考,去争论,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从而带着要探个究竟、弄个明白的心理,主动地、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入手:
“有4个苹果,平均分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2个)
“有2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1个)
“只有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得到几个?”这时同学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这熟悉的生活情境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有的同学不由自主地说:“半个。”我接着说:“对,半个。半个该怎么写呢?同学们,能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表示一个苹果的一半吗?”我通过在课的开始设置这样一个悬念,学生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急切想了解结论的欲望,也产生一种急于想知道自己想法是否正确的念头,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再讲授新知,必定会产生良好的记忆效果和理解效果,学生在认识新知、理解和掌握新知之后,还会产生一种满足感,欣慰感,这对于培养学生稳定而长期的内部学习动机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四、 引趣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开好了头等于做事成功了一半。新课的导入,就好比演奏家定弦、歌唱家定调,音调定准了,就为整个常规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一堂课如果一开头就讲得索然无味,如同嚼蜡,学生就难以提高兴趣。引趣导入就是引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导入方法,因为兴趣是与人的愉快情绪相关联的认识倾向性,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它能使人对有趣的事物给予优先注意,积极地探索,并产生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好老师。正如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任何一件事情没有兴趣是不会做好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重视导入新课的设计,善于运用引趣导入法进行新课的引入,这一定会使新课达到自然、合理、有情、有趣,就会像一出剧的序幕那样引人入胜,津津有味,就会把全体学生吸引到教学活动中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学“2的乘法口诀”一课时,我一走进教室,便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同学们,老师这儿有非常有趣的儿歌。”(投影出示:一个娃娃两只手,二个娃娃四只手……)
接着我说:“可是,这首儿歌不完整,老师想请同学把下面的儿歌编完整,行吗?”
学生马上感興趣起来,交头接耳地议论开去。过不了一会儿,便顺利地把儿歌编写完整。我问学生用什么方法编的?学生兴奋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我高兴地表扬道:“你们真聪明,知道用加法来算,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方法,能更快地编出这首儿歌。”
这节课,我用学生熟悉的手作为材料,以编儿歌的形式引入,有趣的儿歌,夸张的动作,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刺激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达到了学习的高潮,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次成功的演讲,离不开精心安排的开场白,一篇优秀的作品需要有与众不同的“凤头”,一个精彩的故事,需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同样,一节好的课也需要有一个恰到好处的有趣的导入,只要我们多一些在课的导入上下功夫,根据课的内容选择适当的导入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被激发起来,课堂气氛就一定能够活跃起来,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