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来华留学生汉语入门阶段的汉字偏误研究

2020-04-07王丹丹王明月

神州·中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偏误分析来华留学生汉字

王丹丹 王明月

摘要:本文以汉语入门阶段的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其课堂听写和课后作业为研究材料,首先,从汉字构成层次角度对其偏误进行统计分析;其次,探究各类偏误出现的原因;最后,针对笔画、部件和整字三个不同层次的常见偏误提出相应教学建议。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入门阶段;汉字;偏误分析

偏误是指学习者在学习了一定的目的语语法规则之后出现的具有系统性和规律性的错误。汉字作为汉语的书面表现形式,繁多的笔画、多样的部件组合、严密的组合规则使汉字学习成为以汉语为目的语的二语学习者眼中最困难的部分,在书写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类偏误。来华留学生汉语入门阶段的汉字偏误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来华留学生汉语入门阶段的汉字偏误分析

本文以36名来自中亚、南亚、非洲等地區,年龄集中在18至22岁且处于汉语入门阶段的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其课堂听写和平时作业,共发现偏误155例。本文将其偏误按汉字内部结构层次归为笔画偏误和部件偏误。

(一)笔画偏误

来华留学生最初书写汉字时往往会感到无从下笔,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完成整体架构,常常忽视汉字笔画的书写方向和顺序,出现笔画偏误。笔画偏误细可分为笔形偏误、笔向偏误、笔际关系偏误和笔画数目偏误四类。

1.笔形偏误

笔形即笔画的基本形状。汉字是不种形状的点线组合,辨认和书写笔形是掌握笔画的基本要求。从统计结果看,笔画偏误内的高发类型是笔形偏误,主要有用母语近似笔形代替、汉字近似笔形混淆和笔画形变产生失误三种类型。

用母语近似笔形代替偏误出现7例,占总数的4.52%。如学习者将“蓝”写成,存在字母“y”代替两竖和字母“K”代替撇、横、点的偏误;将“朵”写成,存在字母“M”代替撇、横折弯的偏误;将“爸”写成,存在字母“X”代替撇、捺的偏误。

汉字近似笔形混淆偏误出现11例,占总数的7.10%。如学习者将将“觉”写成,存在“横折弯钩”与“竖弯钩”相混的偏误;将“我”写成,存在“提”、“撇”与“横”相混的偏误;将“朵”写成,存在“撇”与“竖”相混、“横折钩”与“横折弯钩”相混的偏误。

笔画形变产生偏误出现7例,占总数的4.52%。书写汉字时,当含撇笔的部件处在其他部件下方时,起笔的撇应形变为竖,有些留学生将“有”写成,存在“月”字起笔撇未正确形变的偏误。

2.笔向偏误

笔向即笔画书写方向,是形成笔形的重要过程。笔向偏误存在于动态书写方向和静态镜像书写两个方面。

动态书写笔画方向不当偏误出现10例,占总数的6.45%。如学习者将“关”写成,存在两点的书写方向不当偏误;将“脑”写成,存在撇、捺的书写方向不当偏误。

静态书写产生镜像书写偏误出现5例,占总数的3.23%。如学习者将“吃”写成,存在“横折弯钩”发生镜像书写的偏误;将“衣”写成,存在“竖提”发生镜像书写的偏误;将“自”写成,存在“撇”镜像书写的偏误。

3.笔际关系偏误

笔际关系即笔画之间存在的不同组合关系,可分为相离、相接和相交关系。笔际关系偏误主要包括组合关系偏误和位置关系偏误。

组合关系偏误出现15例,占总数的9.68%。如学习者将“再”、“早”、“生”写成,存在相交关系误用为相接关系的偏误;将“钱”、“关”、“名”写成,存在相接关系误用为相交关系的偏误。

位置关系偏误出现8例,占总数的5.16%。如学习者将“您”和写成,存在“心”字两点位置不当的偏误;将“对”写成,存在“寸”字中的点位置不当的偏误。

4.笔画数目偏误

笔画数目偏误存在增加笔画和减少笔画两种情况。

增加笔画偏误出现13例,占总数的8.39%。如学习者将“下”写成,存在多加一撇的偏误;将“谢”写成,存在多加一点的偏误;将“关”写成,存在多加一竖的偏误。

减少笔画出现15例,占总数的9.68%。如学习者将“谢”写成,存在“身”少写一点的偏误;将“请”写成,存在“青”少写一横的偏误;将“奶”写成,存在“女”少写一横的偏误。

(二)部件偏误

部件在汉字构成层次中处于笔画之上、整字之下,也称“构件”。汉字入门阶段的来华留学生出现的部件偏误主要有部件改换、部件增损和部件的变形与变位。

1.部件改换

部件改换内部又存在多种类型,如形近改换、意近改换、类化改换、声符改换和杂糅改换。

形近改换偏误出现14例,占总数的9.03%,出现频率最高。如学习者将“做”写成,存在单人旁与双人旁改换的偏误;将“昨”写成,存在“日”与“月”改换的偏误。

意近改换偏误出现3例,占总数的1.94%。如学习者将“院”写成“元”,存在对意义辨析不清造成的改换偏误。

类化改换偏误出现2例,占总数的1.29%。如学习者将“做饭”中“饭”写成,存在部件被前字类化改换的偏误;将“杯子”中的“杯”写成,存在部件被后字“子”类化改换的偏误。

声符改换偏误出现2例,占总数的1.29%。如学习者将“努”写成,存在声符“奴”被改换的偏误。

杂糅改换偏误出现6例,占总数的3.87%。如学习者将“谁”写成,存在“谁”与“语”部件杂糅的偏误;将“喂”写成,存在“给”与“喂”部件杂糅的偏误。

2.部件增损

部件的增损即部件的增加和减少。

部件增加偏误出现1例,占总数的0.65%。如学习者将“前”写成,存在“前”字中增加部件“卩”的偏误。

部件减损偏误出现10例,占总数的6.45%。如学习者将“们”写成,存在“们”字中减少部件的偏误。

3.部件的变形与变位

猜你喜欢

偏误分析来华留学生汉字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汉语学习中“对于、关于”的偏误分析
英语学习者焦点句式习得的偏误现象及成因研究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