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场域创新视角下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

2020-04-07孟霞

江苏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摘要】场域创新下的数学活动是在创新的学习场域中进行的一种数学探索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顺应儿童学习的“自由性”创新问题场域,顺应儿童学习的“不厌性”创新探究场域,顺应儿童学习的“觉悟性”创新关系场域,顺应儿童学习的“转化性”创新思维场域。

【关键词】学习场域创新;数学活动;教学设计;问题场域;探究场域;关系场域;思维场域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9-0018-03

【作者简介】孟霞,江苏省连云港市墟沟小学教育集团(江苏连云港,222042)副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强调:数学不是一个封闭的知识系统,而是人类的一种活动。场域创新下的数学活动是在创新的学习场域中进行的数学探索活动。本文中的场域创新包括问题场域创新、探究场域创新、关系场域创新以及思维场域创新。下面,笔者以苏教版六上《分数乘分数》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怎样在学习场域创新视角下对数学活动进行教学设计。

一、顺应儿童学习的“自由性”创新问题场域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在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应学会解决已有的问题,还应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和猜想。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基石,因而数学教学应提供数学问题产生的背景与载体,鼓励、帮助学生提出值得研究且能够研究的问题。

“我学故我在”,学习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习得的个体生存与发展能力。自由学习即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独立自主、自觉自愿地学习。自由学习需要相应的环境、制度、机制和条件来保障,它可以表述为学习者在整个学习活动中自主思考和采取行动的内在思想和外在行为状态,以及与之相关并支持这种状态的一系列权利。“学起于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四能”相伴而生。没有问题的课堂是缺乏思维深度的课堂,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在学生无疑时导向有疑、有疑时导向无疑的过程。

顺应儿童思维的“自由性”,为儿童创造主动提问、主动质疑的场域,不仅有助于他们树立目标意识,让他们在学习中有的放矢,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和“四能”。

二、顺应儿童学习的“不厌性”创新探究场域

“厌学”的实质并非学习者“厌恶学习”,而是厌恶与其“最近发展区”相去甚远的学习任务。“不厌性”是学习的本色和基调,它能保障学习活动的自主导向、自我悦纳、内在激励和积极情绪。在创新的探究场域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和感受真实的、曲折的数学再创造的过程、思想和方法,使学生有目的、有依据地推算、猜想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问题的发现者,也是问题的研究者和探究者。

三、顺应儿童学习的“觉悟性”创新关系场域

觉悟性表征个体学习的自我化、具身化、建构性、反思性、生成性、累积性等,是指学生对文本、客体、他者、外在的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规律、原理、方法的“自我化認识”和“具身性把握”。数学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与文本、同伴和教师之间以场域、话题为中介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建构、相互影响的过程。关系场域的创新着眼于生生之间“伙伴式”关系、师生之间“对话式”关系、人与环境、学材之间“沉浸式”关系、环境与学材之间“融合式”关系的创建,最终指向学生学习觉悟性的发生。宽松的关系场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活动的发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觉悟性。

四、顺应儿童学习的“转化性”创新思维场域

陶行知先生主张: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没有思维的学习,不是真正的学习。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创设富有层次的思维场域,让学生的学习向深处拓展,向思想转化,从而实现“转识成智”。

总之,场域创新下数学活动的教学设计,要准确把握教材意图,科学定位教学目标,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情感,引导学生从“学以致知”到“学以致用”,最终实现“学以致慧”。

【参考文献】

[1]喻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7(1):48-53.

[2]昂利·彭加勒.科学与方法[M].李醒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M].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4]靖国平.论学习的本质属性及其意蕴[J].课程·教材·教法,2017(3):12-17.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教学设计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玩转学具 玩转数学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