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景散文教学的诗意追求

2020-04-07陆香

江苏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想象力

陆香

【关键词】语用点;想象力;诗意追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9-0074-02

人们通常把“像诗一样表达美感意境”的言语境界称之为诗意。写景散文,因其形散神聚、意境深邃、语言优美的特点,更易于诗意抒发和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讲,写景散文是契合诗意的文体存在。统编语文教材三下《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语言富有韵律美,清新动人,是一篇经典的写景佳作。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可以从语言生长点、意蕴延伸点及布局承接点三个层面探寻写景散文教学的诗意。

1.基于散文语言,感悟文字的诗风雅韵。

鲁迅先生称萧红是民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她的语言风格如儿童般天真、率直、朴实、自然,犹如天籁,富有节奏韵律,字里行间流淌着音乐美,虽不是诗,却胜似诗。例如:《火烧云》第三自然段,作家萧红以多个不同构词形式的词语描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渲染了红霞飞舞、瞬息万变、目不暇接的奇妙景观。教师可以从“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词语入手,品味构词与音韵,感悟文字的诗风雅韵,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才情,进而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文章生发的诗意。

诗意起于文字。文字的质感散发着浓浓的诗性。也只有贴近了这些文字以及文字背后的画面和音律,语文课堂才能摆脱枯燥与乏味,才能彰显生命的多彩与活力。语文教学的绝妙之处在于:专注一字,尽得风流。

2.基于想象,再现变化的诗情画意。

写景散文的精神不在于景物本身,而在于景与情、景与境的交融。这种交融需有“思接千載,视通万里”的想象来承接。《火烧云》一课想象丰富,集中体现在对火烧云形态变化的描写上。作家按“出现—变化—消失”的顺序写火烧云的形态变化,融入大胆奇丽的想象,在瞬息万变中捕捉清晰、印象深刻的造型。动静结合,寓情于物,强化了火烧云的变化性和趣味性,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变化入手,借助课文中的例子让学生发挥想象,按照“出现—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有学生写道:这时又来了一只大花猫,猫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点。我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点点。它趴在空中,眼睛紧盯前方,似乎在等待着小主人回家,好好抱抱它。真有趣!过了两三秒钟,它弓起身子,伸了个懒腰,还似乎喵喵地叫了几声,便不见了。也许躲到哪里睡觉去了吧。

诗意是可以传递的。前提是,你必须让学生产生诗意。当这些想象激荡了学生的心灵,并与其产生共鸣,学生潜在的诗意便极容易被激发出来,产生更丰厚的诗情与更奇幻的画意。

3.基于散文结构,探寻转承的诗律节奏。

散文本是诗歌衍生出的文体,留有诗歌的节奏与格律。如《火烧云》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句子: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不仅写出了火烧云颜色变化多,还能让读者感受到火烧云变化“快”这一特点。这四个“一会儿”排比句式,读起来恰似音乐中的二拍,用轻快的节奏把火烧云色彩多、变化快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再如文中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构段章法: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这些词句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火烧云的变化之快,还把文章串联成了一个整体。那些节奏鲜明、结构严整的句式,诱发着唱咏的冲动。

严格意义上说,《火烧云》不是一首诗,但谁又能否认,在文本结构转承中,这些节奏的控制与文章的架构,到处都有诗的影子。语文教学的意义在于,在繁杂的文体样式中传承文学的本源,传承那些能融通的文化因子,这本身就是诗意的行为。

(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白田小学)

猜你喜欢

想象力
Fun with Leaves看!我们都是树叶变的!
Monet Talks
你永远都不知道喵星人在想什么
想象力
可爱的想象力
等你来上色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