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缓解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
2020-04-07刘庆
刘庆
摘 要:当前,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对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的要求大大提高。如果因没有充分做好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的准备,导致幼儿不能尽快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和学习,这不仅会阻碍幼儿自身的发展,而且还会为幼儿家长增添更多的负担,这也与社会对学前教育高质量的要求相违背。如何缓解小班新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分离焦虑;家园配合;区别对待;转移注意;适当宣泄
一、幼儿分离焦虑产生的原因
(一)幼儿获得的已有经验需要改变
(1)幼儿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幼儿园有相对固定的一日生活时间表,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盥洗,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起床,而幼儿在家中的生活规律并不一定与此相符。有的家庭中生活作息比较随意,一切以幼儿的意愿为中心;有的幼儿甚至有一些不良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如晚上熬夜,早上睡懒觉等;有的幼儿则精力旺盛,没有睡午觉的习惯。据调查,一些幼儿就是因为怕在幼儿园睡中午觉而不愿意来园。因此,在入园之初,幼儿不习惯固定化的生活制度。此外,幼儿园的饮食和饮水也和家中不同。一些幼儿在家中养成了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到幼儿园后不愿意进食一些食物。而有的幼儿则在家中从来不喝白开水,而在幼儿园提供的饮水都是白开水等。
(2)幼儿与成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改变
幼儿入园之初,见到的教师和小伙伴是陌生的面孔,容易使幼儿感到不安全。由于幼儿园是集体教育,师幼比大概为1:15,也就是说一位成人负责照顾15名幼儿,这和幼儿在家中的环境有着天壤之别。幼儿不可能像在家里一样得到一对一甚至是几对一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幼儿在入园之初感觉失去了亲情和温暖。此外幼儿在幼儿园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之中,如何获得教师对自己的注意和关怀,如何占据自己喜欢的玩具等等。因此一些幼儿在入园之初会感到不知所措。
(3)幼儿要进入陌生的环境
幼儿从家庭迈入幼儿园,环境有了巨大的改变,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当幼儿初次踏入活动室时,活动室的环境对他来讲是完全陌生的和新鲜的。无论是桌椅的摆放还是盥洗室的设备等都与家中不同。这在使幼儿感到好奇和新鲜的同时,也会引起他的恐慌和不安。如有的幼儿在家中大便时使用坐式的尿盆或者抽水马桶,而幼儿园则是蹲式的,幼儿就感到不适应而引起心理上的压力。
(4)对幼儿能力要求的提高
在幼儿园中教师要求幼儿具备一定的独立和自理能力,包括: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裤、自己上床睡觉、能控制大小便、遵守一定的规则等等。这些要求都可能使幼儿感到一种挑战和压力。
(二)家庭对幼儿教养的方式
家长的教养方式是幼儿入园适应快慢的重要因素。实践证明,平时不娇惯孩子,注重幼儿独立能力培养,鼓励孩子探索新环境、与新伙伴一起玩的家庭,幼儿入园的适应期就较短,情绪问题也较少。而那些溺爱、一切包办代替的家庭中的孩子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甚至有一些孩子由于环境的巨大差异和转折而出现情绪和生理上的问题。如有的孩子因过分哭闹和情绪的不安,而出现夜惊、梦魇或者腹泻、生病等问题。
(三)幼儿自身个性的特点与经验
研究证明在入园之前有与家长分离经验的幼儿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性格外向、活泼大胆的孩子则要比那些性格内向、安静胆小的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二、缓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对策
为了尽快稳定新入园幼儿的情绪,帮助他们度过入园焦虑期,适应新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保证正常的教育尽快开展,新入园教育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家园配合,加强小班幼儿入园的准备工作
幼儿园是幼儿第一次步入较正规的集体生活环境,对培养幼儿社会适应能力起决定性作用。师幼关系和班级气氛会对幼儿心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教师是关键。在孩子入园前,父母可有意识地多带孩子到幼儿园来,熟悉其周围环境和教师,经常把孩子带到幼儿园来看看,谈谈,玩玩,让他们观察幼儿园里其他小朋友的游戏活动等,家长还可以放手让孩子玩,让教师抱一抱,亲一亲,让孩子熟悉新的声音,使他们喜欢上幼儿园及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入园后,老师要主动、热情接待新入园的孩子,抱一抱,亲一亲,摸一摸,问一问,叫一叫孩子的乳名,表示最喜欢他,让孩子感到温暖、安全。总之,教师要用一颗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在生活上关心照顾他们,在精神上支持帮助他们,使他们感到老师像妈妈一样的可亲可爱。
(二)针对幼儿的个性特点区别对待
既然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和所受的教育与环境各异,以至于他们的分离焦虑之表现也各不相同,那么,我们也应该根据幼儿各自的特点对症下药。如:暴躁型的孩子,我们可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他急的时候,老师千万不要急,可把他撇在一边,拿几样玩具给他,待他平静下来之后则用亲切的语言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他,鼓励他。又如:波动型的孩子重要的是让其有事干,老师要不停地给他新的刺激,让他参加不同的游戏活动,以保持他对新的环境的好奇心、新鲜感。
(三)适度转移注意力策略
适度转移策略包括情感转移、语言转移和游戏转移。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运用文学作品和文艺形式陶冶心情,树立榜样,将幼儿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最独特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有些心理学家把游戏称为幼儿的"主导活动"。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这是因为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确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文学艺术是最富有感染力,又是幼儿所喜爱的活动形式之一,艺术作品欣赏和文艺表演会使幼儿从中得到启发和陶冶。如:故事《高高兴兴上幼儿园》、诗歌《幼儿园里朋友多》、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等,这些文学作品都是为了让幼儿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常言道:"榜样是最好的老师"。对那些哭闹不休的孩子,教师要坚持正面引导,正面教育哭闹的孩子要向不哭的乖孩子学习。有些幼儿为了得到老师的夸奖,也会停止哭声,这时教师应该循循善诱、循序渐进,逐步消除分离焦虑的情绪,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钢要》教育出版社,2002.9.
[2]马丽红.做好新入园幼儿的教育[J].甘肃教育,2004,(Z1).
[3]方佩英.淺谈如何使新幼儿尽快适应入园[J].科技信息,2009,(8):641.
[4]张慧编译.减轻孩子的分离焦虑[J].幼儿教育,2004(8):5.
[5]陆婷婷.家园携手帮助幼儿摆脱依赖[J].科学大众,2009,(01):55.
[6]邹卓伶.婴幼儿入园适应的过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