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研学旅行为抓手,构建德育教育新模式

2020-04-07吕红梅

关键词:研学旅行新模式小学德育

吕红梅

摘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鼓励学校通过丰富的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体验中,丰富学生在特定情景中对特定环境、人物、事件等的特殊情感,从而逐步建构起学生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计划,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自然、历史、科学、人文、体验等活动类型的研学旅行活动,能够让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在丰富的研学旅行活动中,打开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交流,让学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对学习对象的认识和体验,从而能够促使学生的德育水平在新的体验模式中得到有效地提升。

关键词:小学德育;研学旅行;新模式;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2-040-1

一、研学旅行的特点和意义

“研学旅行”是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先生在第十二届全国基础教育学校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演讲的重要指示。他在会上提出了研学旅行的定义,“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学生集体参加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校外参观体验实践活动”。也即在特定区域特色的学校,根据学校特色、学生特点以及学科内容需求,以学生走出校园、集体旅行、集体食宿为形式的教学活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将研学旅行活动纳入中小学日常教育范畴,并以之为载体,在与具体的现实情境相结合的基础上,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国情教育等,让研学旅行成为德育的抓手,开启新的德育教育模式,为学生的德育渗透开创丰富多彩的新局面,让德育以更加形象和生动的形式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达到更好地教育效果。

二、研学旅行德育新模式的构建策略

1.本土研学,在寻根体验中构建德育教育新模式

研学旅行是立体感强、生动十足的活力课堂、创造性课堂。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研学的形式以本乡本土的资源为主。通过让学生深入家乡,深入体验生活,深入体验身边的生活与单个家庭中生活的不同,形成孩子在不同的生活和学习情景中独特的心理体验,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例如,在研学旅行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农郊生活为依托,让学生通过深入农村郊区,体验种植、除草、抓虫、浇水等农家生活的经历。饭桌上,就以农村的出产为食物,在为期两天的农家生活中,学生们能够切实体会到,农民伯伯种田的艰辛。种植不同的农作物,要把握好种植的疏密、距离、田垄等許多问题,对于农业新手的孩子们来说,每一件事物都很新鲜,每一件工作都非常劳累,他们在体验了两天的农村生活后,真实地感受到,要珍惜每一粒粮食,蔬菜。因为他们的成长是劳动人民付出了无数艰辛的成果。大家吃的每一粒米、面,蔬菜、水果……,都是广大劳动人民艰辛付出的结果。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在形象的体验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社会的意识。

2.文化研学,构建丰富文化内涵德育新模式

走进文化意蕴深厚的地区去研学,让学生能够深入到过去从书本中认识到的、感受到的许多先进文化、传统文化等都是学生学习和体验的重点,利用研学旅行的契机,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展开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对祖国等的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使他们更深刻地懂得学习的真谛、人生的意义,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斗志,为了新中国之伟大复兴,而奋斗和努力。

开展研学旅行祖国的心脏活动,带领同学们来到祖国的首都北京,这个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城市。领略名校的风采,领略天安门升国旗奏国歌之壮丽。领略长城之雄伟壮观,领略圆明园之人类文明之泪的心伤,感受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之雄壮……。在研学旅行的开展中,学生间的团结合作、换位思考的意识有了很好地培养,学生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信心有了极大地提升,他们在了解祖国历史,认识祖国的发展进程的过程中,了解到中国曾经的经历的苦难,因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决心;激发学生热爱学习,团结同学、勤奋努力、善良勇敢等品质。

3.人文研学,构建人文德育新模式

旅行是形式,研学才是研学旅行的本质。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质。研学旅行应将学和研科学地结合起来,因此,在研学旅行开展的过程中,体验和交流,是研学的基本模式,让学生在体验和交流感悟等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学习和实践,让德育在丰富的教学体验中得到科学地渗透。

例如,开展学生职业研学旅行活动,走进所在地域的环卫工人、警察叔叔、销售员、司机……,进入这些不同的角色中,体验不同的人所处的环境,对人的态度和方法等,感受不同的人文情怀。在与人的相处和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不同行业的人都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份子,自己的父母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在研学旅行的体验中,能够感受到父母工作的艰辛,感受工人叔叔阿姨们工作的不易,感受不同行业的风险和付出,从而培养孩子们以平等的观念来对待他人,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以孝的方式对待家人,以敬的方式对待他人,心中有他人,时刻考虑他人的心理和感受等品质。

总之,以研学旅行为媒介,以学生的体验感受为契机,在形象生动的活动实践中,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念。学校应积极开拓更多可行的措施,让研学旅行在德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宏亮.数字时代的知识变革与课程更新[J].课程.教材.教法,2017(02).

[2] 郭戈.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兴趣说”[J].课程.教材.教法,2016(09).

注: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开启“研学旅行”德育教育新模式的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8]GHB0098)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万里小学,甘肃 兰州 730070)

猜你喜欢

研学旅行新模式小学德育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
礼仪文化引领下的高校女生教育新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