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室里刮起了一场风

2020-04-07尚宗发

关键词:科学思维自信尊重

尚宗发

摘 要:教育工作追求真善美,行政思维和文学思维更注重善和美,而科学思维更注重求真。

关键词:科学思维;尊重;自信;行政思维;文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91-1

刹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生们喜欢上了“转笔”,课余时间转,自习课转,听课的时候转,思考的时候也在转。有的学生转着转着就把精力全部转移到手上了,听课效率降低了。有的“技术”不过关的总是会掉,教室内的异响、捡笔的动作不断。其中宋明同学更是达到痴狂的地步,甚至连上厕所、放学回家的路上都在转,家长还不断地打电话给我,说宋明同学对“转笔”如同着了魔一样,并让我想想办法。

由此可見,转笔已经严重影响一些学生的正常生活。因此,我果断提出了严禁“转笔”的要求,不然违者重罚。在我的强大重压之下,果然立竿见影,“转笔”的现象短短几天天就看不到了。其中宋明家长也万分感谢我,说宋明已经不再转笔了。我为自己的“铁腕之举”暗自得意……

起风

但是好景不长,偶尔课间走进教室,发现班上又刮起了一阵风——“转书”。真可谓:按下葫芦浮起瓢。不久,各处连连告急。

有任课老师说:“尚老师,你有没有发现近来很多班级的学生喜欢转书?其中宋明上课也会忍不住转起来。”

宋明家长也说:“尚老师,宋明这阵子不转笔了,好像对转书兴趣更浓了……”

怎么办?再颁布一道“转书禁令”,如果明天他们再转起杯子或者其它东西怎么办?似乎我在不断地“灭火”,我暗暗下决心:我不能再当这种总是被动、忙碌的“消防员”了!

捕风

于是我静下心来,找来几位同学了解情况。结合大家提的意见和我平时的观察,发现不管是“转笔”还是“转书”,最为投入的当属宋明同学,有五六个同学玩得不亦乐乎,可以说都是宋明的“同党”。大部分同学是跟风,仅仅尝试一下。宋明同学是一个学习比较懒散的孩子,因一次考试在班级倒数而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总的来看,他是一个外表看似开朗但实际却不自信的孩子。虽然找他聊过很多次,但是影响甚微。我想一定要好好利用这次机会,用这个“转笔”风把他吹醒。

吹风

我决定利用一节班会课举行“转书”比赛!同学们开始很疑惑,很多同学有点惴惴不安,但很快他们的热情就高涨起来。有十来名同学报名参与了比赛,其中宋明更是自告奋勇。另外,我请了一位同学在讲台上做裁判,记录每个参加比赛的同学的转书时间。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最后讲台上只剩下宋明同学一个人悠闲自得地转着书,即使十几分钟过去了,那书依然在他指尖轻盈地旋转着。讲台下同学们一个个唏嘘着、赞叹着,不时传来阵阵掌声。最后,我亲自给宋明发了一个漂亮的记录本奖品,并在扉页上写下“奖给转书高手:宋明同学”。

颁过奖以后,我乘胜追击,说很多同学都想练习转书,那么就请宋明同学来指导一下。他刚开始有点拘谨,不过很快他就大大方方地说:“只要用中指顶着书本,用大拇指辅着书的一侧,手腕开始用力的同时大拇指松开,书就转起来了……”大家都按照他说的去做,但依然有好多同学却始终转不起来,只好自叹不如。这时的宋明眼睛发亮,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不厌其烦地教了这个又教那个,最后还总结说:“掌握了转书的要领后,必须要勤加练习,才能转好。”

班会快结束时,我总结说:“合适的时间做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喜欢这项活动,我以后再找时间给大家练,但不能让转书活动出现在课堂上,要遵守课堂纪律。”

然后我又布置了一项作业,请大家写下这节班会课的感想。我发现宋明写的最多,洋洋洒洒写了两千多字,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一种自信和喜悦。思考片刻后,我写下这段文字:

“台上一秒钟,台下十年功。今天你用转书比赛证明了这句话。其实,世间哪有什么高手,只是将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今天你做到了!祝贺你!自信,自律,慢慢地,你将会变地更加自强!(我把这句话故意写的很大)

宋明,加油!一直看好你的尚老师”

最后,我把事先打印出的一篇文章《所有的优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夹到他的日记本里面,并给他推荐了一本书《自卑于与超越》,然后隔一段时间就里面的章节一起交流看法。

思风

1.做一个具有科学思维的班主任。王晓春老师曾经谈到班主任的三种思维即行政思维、文学思维(基本等同于道德思维)和科学思维。王老师指出,教育工作追求真善美。行政思维和文学思维更注重善和美,而科学思维更注重求真。行政思维和文学思维总是强调学生“应该”如何如何,而科学思维则强调学生“事实上如何”。因此,行政思维和文学思维很容易使教育者从主观愿望出发考虑问题,对学生提要求。如同文中“刹风”我所做的一样,打着为学生好的名义,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问题。科学思维则不然,它从问题出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比较容易走向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文中我在“捕风”和“吹风”中的做法体现了科学思维方式。

2.用好学生生长的“非连续性”。郝文武教授在《教育哲学概论》一书中谈到学生生长的连续性,具体是指学生生长是基于自身内在的身心发展规律的直线式、持续不间断、循序渐进地提升和发展的过程。连续性是就总体的方向而言的,着眼于一个较长的生命发展过程。所谓学生生长的非连续性,一般是指受到突发事件和不可干预的外在事件的影响,引起或者导致学生生长顺序发生偶然性中断或者转向。一般而言,危机、唤醒、号召、告诫以及遭遇等为非连续性的教育方式。这些事件既是造成人生非连续性或者说教育非连续性的原因,也是教育的一种途径。我在“吹风”中,通过班会的形式让宋明同学既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又通过当小老师找到了自己的自信,并通过留言和推荐文章和书的方式,为他的生长创造一种“非连续性”,从而唤醒他的自信、自律,从而达到自强。

(作者单位:南京市临江高级中学,江苏 南京210000)

猜你喜欢

科学思维自信尊重
用面向科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改进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教学
重视科学实验课教学发展学生科学思维探析
做一个自信的“小小音乐家”
关于深入开展文化养老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深化年轻化战略108万已是“小目标”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教若三“点”成线 注定别开“生”面
浅谈高职学生内力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