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家庭教育中老师扮演的角色

2020-04-07滕家露

关键词:角色扮演家庭教育老师

滕家露

摘 要:面对孩子,老师作为倾听者,听孩子的苦楚;面对家长,老师作为转述者,传递孩子的心声;面对家庭,老师作为旁观者,期待幸福时刻。家庭教育,离不开老师的参与。面对不同对象,老师所扮演的角色也要不断变化,要从不同的角度去参与家庭教育,以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更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老师;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89-1

每个人一生当中都要接受三种教育,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而对一个孩子而言,最重要的便是人生开始阶段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每个孩子的启蒙教育,它影响了孩子最初的道德品行及价值观念,但很多家庭因为各种原因,父母都缺乏对孩子的教育,再加上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孩子就更难接受父母的管教,父母也对此手足无措。所以在问题学生的家庭教育过程中,老师如果能加入进去,做好学生与父母关系的调节者,那么更有利于家庭教育的开展。

老师让学生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必须的,那如何帮助学生、家长开展良好的家庭教育呢?作为学校的老师,我们可以适当地帮助学生,帮助家长共同建立和谐关系,使学生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下面以我的实际经历来谈谈,面对叛逆问题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我将从“师对生”、“师对家长”和“师对家庭”三方面来叙述。

一、师对生,倾听者

我们的生活需要倾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个倾听者。学生在困惑中,在痛苦中,更需要一个有强大支撑力的倾听者。我们老师在此时便应该做一个倾听者,给予他们力量与希望。

一个青春活泼的女孩子天天乐呵呵,可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似乎有点叛逆,说什么都是反着来,便把她叫到办公室。简单地问了句:“你最近怎么了,状态不对呀!”她的眼泪立马下来了,我见状便知情况比较严重,同时为了孩子的隐私,约她单独到外面去聊天,静静地听她的倾诉。不觉中,我的眼中似乎泛起了淚花,这是心疼她。如此活泼可爱的孩子,她的家庭竟是重组家庭,小时候也是跟着外婆在异地生活,六年级时才搬来和妈妈及新爸爸、新奶奶生活。我默默地听着她的哭诉,时不时地拍拍她的后背,表明我在听,不要伤心了。

我是刚刚走上社会的老师,我没有太多的经验来劝慰开导她,但我可以拿自身的经验来跟她分析。

我拍拍她的肩说:“我之前在家,早上起床看到长辈都会叫一声。打个招呼,这是一种礼貌,与熟悉还是生分无关。就像你每天到学校,看到最好的朋友要不要打招呼?”

“要。”她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就这样,我花了整节课的时间,听她说着自己的现在,而我谈着我的过去,她的心情似乎好点了,没有那么压抑了。其实她的问题并不是很严重,就是和妈妈有些小矛盾,只是由于家庭的特殊,她羞于向别人说,此刻她向我说了,内心的难受吐出来一半,自然好得多。

把内心的苦楚诉说出来,同时有人在认真地倾听着,这是一种释放,一种解脱。学生很多时候是不愿说,也没有人听她说,更没有强有力的人在听她说,从而自怨自艾陷入更深的绝望。我们老师作为学生坚强的后盾,可以多花点时间,听听孩子的心声。

二、师对家长,转述者

面对学生的种种问题,我只能作为一个倾听者,即使开导也无法从源头上解决这问题,那只能代做桥梁,和家长沟通。

上面这件事,我便向她母亲转达了孩子的想法(对母亲的不满之处),并从孩子的角度向她母亲提建议,但她的母亲却一直再重复着一句话“我这是为他好呀”。她的母亲是一个脾气很倔的,而我作为一名年轻人,说话没有什么影响力,于是我建议道:“没错,是为她好,但她不理解你,怎么办呢?我建议把你的想法写成文字,以信件的方式跟她聊天,这样会很郑重,我相信她会认真思考的。”母亲认真地点点头。

语文老师也是有优势的,学生的作文中会流露出近阶段的想法,我将那学生的作文翻出来给她的妈妈看,基本上每一篇主旨都是“母爱”,她妈妈看了深受感动,我相信她母亲会思考该如何做的。

我们不能代替家长把孩子与家长的矛盾处理好,只能在他们中间起桥梁作用,传递双方的想法,并提出适当的建议。

三、师对家庭,旁观者

在家庭这个棋盘中,黑白双方深陷此局,无法冷静思考,但作为局外人的老师,可以旁观冷静思考,适当地指点黑白双方如何进行下一步。可我们不能代替他们来下棋,不能进行过多的干预,只能适当地提出建议,并观望发展动态。

对上面提到的那个家庭,我便是这么做的。过了一段时间,那妈妈主动来询问我有关孩子的状态,我回复“挺好的”,她妈妈则是很感激地说,两人有矛盾时,都靠写信来解决,现在关系比以往好多了,她也很少跟我对着来。我感受着这位母亲的开心,我内心也感到暖暖的,我的付出不是没有回报。

倾听了孩子的想法,了解了他们的问题,并以自己的经验开导她;将孩子的问题实实在在地转述给家长,让父母知道孩子的想法,同时提出些合理的建议。在这以后作为老师的我,便只能作为旁观者,不能一直夹在中间,否则,孩子不再需要父母,父母则感受到的也只是孩子的叛逆。

面对学生,老师是倾听者,倾听学生的心声;面对家长,老师是转述者,传递孩子的想法;面对家庭,老师是旁观者,静待春暖花开。老师只是这小小家庭的桥梁和调节器,帮助家庭更加和谐融洽,从而使学生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

因此,在平时忙碌的教学中,每个老师不光要传授学生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从生活中去关心孩子,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背景,这样在遇到问题时才能有预判性,才能更快地、更有效地进行疏导与教育。学生身心发展好了,就会对老师更认可,从而会更有利于开展教学工作,那么一切都会朝良好的方向发展,这样才会显现教育的效果,老师才能享受到教书育人的幸福感!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角色扮演家庭教育老师
谈初中地理角色扮演法的实施
角色扮演法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思考
角色扮演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