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2020-04-07王冬冬胡金蓉

关键词: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王冬冬 胡金蓉

摘 要:在“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一节教学中,教师在搜集素材、实地调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制定了“提升学生科学思维”“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增强学生建设家乡责任感”等等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83-1

一、教学目标

本节的教学目标:1.教师要指导学生搜集本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在育种实践方面取得成功的事例,分析其中包含的遗传学规律,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从而达成知识构建的显性教学目标。2.教育的目的是立德树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学生。因此,教师还应指导学生从育种的认知过程中总结和感悟生物学观点、科学思维、社会责任等,以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隐性教学目标。

二、教学思路

课前一周指导学习小组对校园和本地植物展开实地调研,并上网进行资料查询,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学校乃至家乡的热爱

学习小组汇报古代育种方法,体会古代勞动人民的科学智慧,同时明确选择育种的局限性

学习和了解袁隆平创造杂交水稻的事迹,并进行交流讨论,以增强为祖国发展而献身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学生小组合作设计植物杂交育种方案,提升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学习小组汇报我国神州飞船在太空育种的过程,总结诱变育种的科学方法,设想定向改造生物的育种方法

三、教学程序

课前准备:以学习小组形式实地考察、资料查询,搜集整理相关的育种方法。

课前一周,教师将学生分成3个学习小组,并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等研究活动。

培养学习小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协作学习和总结分析的能力。将课堂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关注校园、关注家乡的育种实例,知识与生活的无缝对接,以提升学生科学研究的兴趣,同时增强其对学校和家乡的热爱。

第一学习小组汇报古代植物育种方法,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盐水泡种和印第安人的隔离育种。

组织第一学习小组上台展示,引导学习小组交流选择育种的关键及了解育种方法的局限,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更为高效的科学育种方法——杂交育种。让学生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科学智慧,同时发现选择育种的不足,激发学生对优良育种方案的研究兴趣,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第二学习小组汇报樱花的育种发展史:校园樱花品种的来源,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的成就和梦想。

思考讨论:设计出杂交育种方案

完善设计方案

总结出植物育种一般步骤:

组织第二学习小组上台交流樱花育种和袁隆平杂交水稻育种的嫁接、扦插、杂交方法,并通过另一种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为例,指导学生掌握实施杂交育种的方案并解决育种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分析案例:小麦高产(A)对低产(a)为显性,抗病(B)对不抗病(b)为显性,现有纯合的高产不抗病的小麦(AAbb)和低产抗病的小麦(aaBB),怎样才能得到高产抗病的优良品种(AABB)?

继续追问: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在F1中均为高产抗病个体,但因为是杂合子,它的下一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如何得到可以代代相传的优势品种?请你们用几个关键词总结植物杂交育种的一般步骤。引导学生关注校园植物,认识校园美,增强学生对学习生物和对学校的热爱;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在发展社会生产力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袁隆平的事迹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技术将来为家乡,甚至祖国奉献自己力量的梦想。教师应以粮食作物小麦为例,通过基于科学思维训练的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遗传学知识理论分析实际问题,阐明杂交育种所蕴含的遗传规律,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又充分发挥其“学以致用”的能力。

第三学习小组介绍我国“神州系列飞船”太空育种方法。归纳诱变育种概念、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过程及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杂交育种能否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性状,为什么?怎样做才能产生更多可供选择的新基因呢?联系基因突变的特点,谈谈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优缺点。组织第三学习小组介绍我国“神州系列飞船”太空育种,指导学生总结育种方法。突出杂交育种的局限,激发学生思考育种技术发展的动力和原因,明确诱变育种的优缺点,体会我国航天事业对生物科学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期培养学生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课外再探究设置探究问题:能否将矮牵牛中蓝色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定位的红玫瑰中获得表达,继而培育蓝色玫瑰?设置疑惑,让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从课外回归到课内,又从课内延续到课外,让科学之火得以燎原。

(基金项目:马鞍山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利用研究”,No.MJG17068)

(作者单位:安徽省和县第一中学①,安徽 马鞍山238200;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中学②,安徽 马鞍山243000)

猜你喜欢

教学设计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