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莱州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格局面临的挑战及实现路径

2020-04-07李文玉

新丝路(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构建路径社会治理

李文玉

摘 要: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碎片化的单一治理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治理的需要。莱州把平衡协调发展提到重要日程,关注民生需求,多元主体协调合作,着力构建全民共享的美好愿景,笔者拟对莱州社会治理实践进行检视与剖析,探索打造莱州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格局的新路径。

关键词: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莱州实践;构建路径

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碎片化的单一治理已不能满足当前社会治理的需要。莱州把平衡协调发展提到重要日程,关注民生需求,多元主体协调合作,着力构建全民共享的美好愿景。本文通过莱州当前社会治理工作实践的梳理与剖析,旨在探索一条有莱州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格局新路径。

一、莱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存在的问题

莱州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积极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这几年的工作获得了民众的广泛认同,满意度调查多次在烟台各县市位列第一,但是必须清醒看到,莱州社会治理领域仍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

1.心态失衡,社会价值观还没有达成共识

社会心态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它虽然是无数社会个体心理组成的,存在着内部差异,但其整体上却很大程度地影响着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进而更大程度上影响着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实现。

莱州这几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平稳发展,大多数民众对政府表现出了很大的认同,彰显出了莱州人民强烈的市民感、责任感,体现出了更强的奋斗心、进取心,总体上看,社会心态主流是健康的,但是社会问题、信访事件的不时发生也透露出一些不良的,诸如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公平正义、民主法治的理念,浮躁、冷漠、焦虑、粗俗的社会心态和现象仍然存在。

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贯力度不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心态的指航标和定位仪,培育和建设良好的社会心态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但是从当前工作实际来看,莱州对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贯彻工作仍然远远不够,许多只停留在墙上、纸上、口头上,没有融入生活实践;

二是社会舆论对社会心态的正能量导向力度不够。互联网时代,言论更加自由,一些负能量话语充斥网络,影响人心态健康。主流媒体对凡人善事等正能量事迹的传播还不够广泛,对各种违背法律和道德的不良行为披露还不够,舆论造势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是“群体性怨恨”仍然在部分范围内存在。有的人思维极端偏执,缺乏理性思考,事情非黑即白,人非善即恶,长此以往,社会认知固化,不良心态蔓延,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极为不利。

2.政府主导,多元化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滞后

多元化主体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极其重要的力量,虽然莱州目前参与者有之,但是毕竟少数,不成规模,呈现“碎片化”特征。并且各种主体力量之间还缺乏积极有效的沟通引导机制。

一是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整体不高。目前社会治理仍是党委政府唱主角,其他社会主体甘当配角或者根本不乐意参与其中,对政府依赖性强,责任意识不够,甚至认为与己无关,缺乏热情;

二是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参与面整体不广。社会治理是个系统,但目前仍存在统筹不够、渠道不畅、方式不灵活等问题,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巨大潜力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是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不够通畅。社会组织、企业与政府间关联、联动较少,缺少一种更加规范而便捷有效的合作协调模式,不能做到同频共振。

3.人才稀缺,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逐渐凸显

人才是社会治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根本保障。社会治理工作要想开展得好,必须有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但现在莱州社会治理工作面临着“无米可炊”、人才短缺的境地。

一是与传统社会管理相比,新型社会治理需要更多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传统管理人员普遍感到知识技术储备不足、专业能力不强的现象,专业技能亟须提升;

二是治理手段仍然比较落后,现在一线大城市的社会治理才刚刚起步,可以借鉴发展的模式和经验还比较少,而且不同地区发展模式和内容不尽相同,莱州作为县级市在社会治理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

三是莱州目前从事社会治理工作的专业人才数量很少,高质量、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更是寥寥可数,虽然作为县级市的莱州经济发展形势还是不错的,但是人才对大城市的向往一直有之,如何增加对人才的吸引力是今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构建路径

社会治理内容方方面面,系统纷繁多杂,需要多措并举、齐头并进。只有重塑价值理念,引导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吸引人才,科技加持,智能创新,才能汇聚形成辐射全局的社会治理合力。

1.重塑价值目标: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思想根基

这些年民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情感认同的建立并不仅仅依靠于此,要想民众认可并支持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构建还必须精心对价值目标进行培育和塑造,对社会心态进行正确引导,这样才能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更大程度地提高民众的幸福度、社会的和谐度,从而筑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思想根基。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深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媒体、报纸、网络、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宣传先进模范典型、凡人善举、身边英雄,一方面传播正能量,另一方面加大对失德失信失范行为的曝光力度和惩戒力度,在全市营造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是整合社会心态,筑牢社会心理防线。首先要及时关注社会心态的走向,借鉴采取第三方评价的方式,特别是有重大社会影响事件的时间节点,对公众的社会价值取向和行為方式进行经常性评估,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良好的社会心态支撑。其次关注心理健康,疏导不良社会情绪,通过实施心理疏导、心理干预等心理服务手段,指导民众心理健康。再次提高精神文化供给的质量,用积极健康、正能量的文化产品丰富公众精神文化生活。

2.培育多元主体: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体系支撑

在传统的社会治理格局下,政府一直处于中心主导地位,其他社会组织、基层组织则处境尴尬,甚至被边缘化,而在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模式下,政府要与社会组织、基层组织等主体形成“多元协同”的格局。因此政府要进一步“简政放权”,主动从一部分公共事务中剥离出来,最大程度地激发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内生动力。

一是政府要敢于“放手”。针对各个多元主体职能擅长,敢于进行权力分散,实现从管理者到规划者、调停者、协调者的定位轉变,通过各种制度保障拓宽共建共治渠道,打造公共领域的“多元协同”。

二是建立多元主体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不同主体各自的功能作用,多渠道促进多元主体参与共建共治。比如引入第三方共建、共治,大力推进社会购买服务。健全第三方评估制度,引入专家评估、专业公司评估、社会代表评估、民众参与评估等方式,确保应有的服务质量,形成主体协同、合作互动的社会治理格局。

三要吸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在提高城市吸引力的同时,为人才增加福利待遇,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同时为社会工作人员多增加交流学习、培训充电的机会,提高专业技能。

3.推进智能创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科技支撑

当前科技迅猛发展的大数据时代,科技和创新的加持,在很大程度上为社会治理工作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资源以及人力资本。大数据大背景下,社会治理创新将进一步促进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使治理更具有弹性、流动性、高效化、智能化。

莱州现在借助“互联网+”利用政务网站、政务微信,加大对民众服务,但这些都停留在信息采集阶段。应该进一步建设数字政府,进行“传统+科技”、“大数据+创新治理”等系列探索,尤其是在医疗、教育、卫生、就业、社保、家政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更要积极打造“智慧政务、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家政、智慧社区”等数字化综合民生服务平台,开展“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新模式,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这样民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各种证件、大数据就能监控各种设备安全运行、通过手机就能与名医面对面会诊、让老师答疑解惑……

推进科技创新,释放数据活力,既为多元社会治理主体间建立起了信息沟通桥梁,又进一步拓宽了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真正让民众享受便捷的城市服务,从而真正意义上来增强民众的幸福感、满足感、安全感,从而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猜你喜欢

共建共治共享构建路径社会治理
打造新时代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社会治理格局
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治理新格局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