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生本课堂” 正确对待体育中考

2020-04-07韦晓武

关键词:生本课堂体育教学对策

韦晓武

摘 要:本文通过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高耗低效现象,分析并找出其中原因,提出了改变高耗低效的措施和方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仅供广大体育教师作为参考。

关键词:生本化;体育教学;高耗低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1-072-1

“生本课堂”是一种新提出的教学形态。首先,生本课堂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其次,生本课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参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课堂。因此,教师必须转换角色,必须高度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活动合理地交付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在感悟中提升思维,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体育课程标准》虽然实行多年,然而,现在的体育课还是按照传统的体育课方式进行授课,教师还是围绕体育中考项目进行教学,把体育课变成了训练课,从初一到初三,考什么,练什么,每节体育课都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一、体育课堂“高耗低效”现状

1.教学内容单一。

体育中考的实行,导致体育中考项目贯穿整个初中教学课堂教学,限制了体育课教学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目前大部分体育课教学内容单一、枯燥乏味,教师的讲解也没有新意,致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大家都不想去练习,即使有的学生参加了练习,但学习效率极其低下。

2.教师传统教学思想未转变。

有不少体育教师对体育中考缺乏认识,他们不重视学生基本的技术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而是围绕体育中考项目进行练习,课课练,天天练,考什么,练什么。

3.体育中考给教师带来的压力。

体育中考带给体育教师压力较大:体育教师不仅要完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体育中考,这样使得体育教师难兼两头,给体育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二、构建“生本化”体育课堂的对策

国家实行体育中考其实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教师应理解中考加试体育,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质的发展。因此,在体育健康课程不断深入之际,体育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中主导者,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对体育教学的管理。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明确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体育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学校体育当作重中之重来看待,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是体育中考的风向标,它的根本目的不是考多少分的问题,而是通过体育中考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思想和理念,通过体育中考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提高。因此,校长作为学校一把手,要重视学校体育工作,认真学习各种有关体育的法规和条例,学校内部要建立学校体育管理体系,由专门的副校长负责牵头,各个教研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落实到位,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

2.认真落实体育各项工作,确保学生体育活动的时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规定:要广泛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國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

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实行“无电话通知”到各所学校检查的制度。对于学校课程表没有按照国家规定开设足够的体育课,没有体育课外活动的学校,要在区内点名批评并整改,并在区内学校年终优秀考评考核中一票否决。

3.理清体育教学和体育中考的关系。

在平时体育教学中,学校的体育教学要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有序、循序渐进、科学化教学,在教学中以教代练。由于体育中考的压力,导致学校体育中考向应试教育方向转化,体育中考内容代替了体育教学正常的课程,严重偏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从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的体育课都变成了中考项目训练课,特别集中在初三整个学年,有的体育教师从初一开始已经在体育课中练习体育中考的内容,也就是说,初中阶段三年体育课教学都是围绕体育中考项目在转,课课练、天天练、年年练,使得原本喜欢上体育课的学生对体育课也产生了厌倦感,严重挫伤了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鉴于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体育中考项目作为一种辅助内容,在保证不影响正常体育教学中穿插进去,在教学中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去学习。这样做不仅不会影响正常教学,而且还能使学生在体育中考项目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提供保障条件,增加经费投入。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及经费投入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检验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好坏的先决条件。部分学校的体育经费投入较少,特别是农村中学,体育经费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学校应加大体育教学经费的投入,重视各项体育的器材的添置,完善体育场地的扩建和修缮,为体育教学的“生本课堂”提供物质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

[2]《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教体发〔1990〕8号).

[3]张铖.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重庆市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青云中学,江苏 苏州215000)

猜你喜欢

生本课堂体育教学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