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区域化党建的创新研究

2020-04-07朱海燕金毅杨婷燊

新丝路(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朱海燕 金毅 杨婷燊

摘 要:区域化党建是在探索“基层党建+社会治理”中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一条新路子。多年来各地都在进行不断探索。金华市金东区从2013年开始了大胆探索,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创新才有活力,本文也提出了对区域化党建再深化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区域化党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在新时代,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国家和社会治理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积极探索“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的新机制,发挥好基层区域化党建的功能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区域化党建通过整合社会各类资源力量,使基层党组织由传统的“单打独斗”走向现代的“抱团合作”,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金东区从2013年开始对区域化党建进行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了一条新路。

在金华市,金东区的区域面积仅占630平方公里,2013年,大小村(社区)却有508个村,其中300人以下的有126个,有的村只有几十人和几名党员,村里只有村书记没有村支委,单个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极为有限。该区面临着基层党组织发展不平衡、党建资源分散、重点项目在弱村难以推动等诸多困难。2013年,为了响应中央关于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要求,金东区开始了区域化党建工作的探索和实践。金东区制定了区域化党建的总体思路:“党建引领、服务下延、网格管理、互帮共建”,将区域党委定位为工作服务平台,并制定了“区域划分不定规模、组建对象不搞“拉郎配”、不打破现有村级组织的自治模式、不插手村里财务资产、不包办村里具体事务、不改变经济核算体系”的“六不”政策。2013年6月,金东区第一个区域党委――赤松山区域党委成立,到2016年,实现了全区区域化党建全覆盖。2018年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有机联接单位、行业及各领域党组织,构建“美地·智慧红盟”党建系统以及万达商圈等党建综合体,开始了区域化党建的新探索。2019年已构建起较为完善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形成党组织主导运行、政府购买服务、居民自治管理的运作模式,有力推进了互联、互动、互补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形成。

一、多渠道进行区域化党建新探索

1.创新党建模式,优化基層党组织的设置

金东区突破以往“单打独斗”的单位党建模式,将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基层组织合理划分区域,采取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校联建、企业联建四种模式进行联合组建,把全区508个村的729个基层党组织整合成86个区域党委,实现“抱团合作”。选派区域内影响力、带动力最强的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区域党委书记,区域党委副书记可由乡镇联村干部担任,其他村支部书记担任委员。区域党委隶属镇党委,直接接受镇党委的领导,属上下级党组织关系。

2.统筹区域资源,打造党群共享的服务平台

以中心村或规模较大的村为主,一个区域建立一个党群服务中心,把各类文化礼堂、社会调解室、居家养老、卫生服务等资源进行整合,把户籍计生、代办证照、民政社保等21项民生事项服务下延。针对矛盾纠纷,分为两种处置办法,一是一般问题,由区域党委轮流安排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和老党员随时接访,及时予以化解;二是现场难以解决问题,需上报区域党委集体商议,而后安排相关人员上门调处。通过这些措施,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区域”。同时,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建立志愿服务平台,组建医疗卫生、救济帮扶等服务团队,通过开展“党员公益日”、认领“公益服务岗”等活动,实现常态化、多元化的志愿服务。

3.探索运行机制,发挥“抱团合作”的效能

如何把区域内各类组织成为“一盘棋”,金东区探索出了以“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事务共商、难题共解、发展共促”的区域化党委运作机制。组织共建,就是通过选派先进村能力强的书记或副书记担任后进村“第一书记”来进行指导帮扶,以强带弱。资源共享,就是实行村级办公场所、文化休闲场所、便民服务场所等资源的共享。党员共管,就是统筹开展区域内党员的教育培训、不合格党员的教育整转以及一些公益服务活动。事务共商,就是建立区域党委议事制度,一月至少开一次,对区域内的重点难题、重要工作和重大事务集体商议,合力解决。难题共解,就是统筹区域力量,对区域内重点工作、重大事项、单个基层党组织未能解决的问题,开展跨单位、跨村的联合攻坚。发展共促,就是制定区域整体发展规划,各村每年年初共谋思路和举措,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4.下沉四支队伍,加大扶持保障的力度

一是区机关干部按照各自所联系乡镇,挂钩一个区域党委,每月到区域党委至少开展一次公益服务,要求区机关干部充分利用亲情、友情,在回乡之际做好这项工作。二是按照区域党委的大小,选派乡镇干部到区域党群服务中心轮流值班,指导区域党委更好地开展工作。三是每天至少安排一名村干部在区域党群服务中心轮值坐班,负责接访。四是按照选区和出生地把“两代表一委员”进行划分,到区域党委开展帮扶。同时,为了保证工作质量,明确把辖区基层党组织年度考评与区域党委实绩相挂钩,并体现在评先评优中。

二、多举措凸显区域化党建高效能

1.区域化党建“以强带弱”“以大带小”提升了基层党建整体水平

在金东区,原先有127个村(社区)为二星级以下的党组织,有些是集体经济薄弱,有些则是基层组织涣散,金东实行区域化党建后,把强村与弱村“捆绑”在一起,通过选派第一书记的方式,通过组织共建党员共管,通过联合开展村干部培养、党员公益日等方式,实现以强带弱、以大带小,推进了全区29个软弱涣散村的整顿转化,补长了基层党建的短处。最早成立的赤松镇赤松山区域党委,包括10个村,既有2个“四星”级以上先进村,也有3个“二星”级以下后进村,其中下新屋村是问题最多的后进村,全村只有四名党员,没有村书记,区域党委将山口冯村与其结对,选派山口冯村老党员、副书记担任该村“第一书记”,指导村里开展各项工作,培养新书记人选,该村各项工作很快进入了正轨,得到了村民好评。澧浦镇陈坞村新上任村书记、主任都是新手,面对农村工作不知所措,各项工作推进缓慢的情况,三联区域党总支成立后,有着10多年村书记经历的杨宅村书记主动传授经验,同陈坞村干部一同开展工作,使该村久拖未决的200亩的改地造田工程得以顺利启动。

2.区域化党建提供民需的服务平台方便了群众家门口办事

金东区86个区域党委通过建立区域党群服务中心,既节省了政府财政支出,又有效整合了基层服务资源,解决了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建立便民服务中心难以为继的现状,并使农村群众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以往“土地办证需要哪些手续”、“医疗保险怎么办理”、“法律维权该找谁”这些问题常常搞得村民晕头转向。区域党委成立后,以党群服务中心为载体,通过“零距离”沟通、“一站式”服务,实现了“村民动嘴,干部跑腿”。全区从党群服务中心建立以来,每年均接待群众1.2万人次,代办服务事项3800余件,2/3以上老人实现养老服务。一些区域党委,通过区域党群服务中心这个平台,建立了区域民警“平安岗”、“卫生团队服务岗”、“基本养老金代发岗”、“话费充值服务岗”等岗位,为群众提供贴心服务。

3.区域化党建共建共商机制解决了重点项目难推动问题

区域化党建通过统筹区域内各方面力量,对区域内大事、难事联合攻坚,有力推动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征地拆迁等一批老大难工作。比如,杭长高铁和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两个重点工程,都要经过下新屋村,涉及41户农户的拆迁。针对大部分村民持观望态度、抱团拒签、征迁工作三个月进展缓慢的情况,赤松山区域党委就组织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尽管多次吃闭门羹,但还是一次次不厌其烦。最后转变了村里最难缠的一个“钉子户”的态度,后来这个“钉子户”不但自己签约,还帮助去做其他村民的思想工作。只用了短短一周,就有38户同意签约。曹宅镇官田区域党委的8个村,7个村都有征迁任务,区域党委召开成员会议,在土地、青苗补偿上实行区域统一价,避免村民观望比较,遇到难题一起会商攻坚,征迁工作比完成期限提早1个月。

4.区域化党建调处矛盾纠纷实现了“有事不出区域”

区域党建普遍在区域党群服务中心建立群众接待室,定期接访,化解矛盾纠纷。区域党委委员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及社会影响力,在调处矛盾纠纷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比如,岭下镇在一次八仙溪堤岸加固中,施工方不慎将几棵树苗撞到,引发村民和施工方冲突,现场围观近百人,当日在新停区域党委值班的两名委员马上前往调处,经过半小时努力,双方达成和解。又比如,孝顺镇胡塘村发生一起疯牛顶人惨剧,造成一死四伤,受害人家属情绪非常激动,甚至穿着孝服到镇政府闹事。集镇区域党委了解情况后,组织村干部和党员上门,以亲情、友情关系分头做好情绪稳定和劝导工作,该纠纷得以妥善解决。浙江交通技师学校在兴修校区征地问题上和地方有矛盾,有人甚至冲进校长办公室拍桌子,村民们为了做生意故意破坏校园围墙,弄得周边环境又乱又差,学校也束手无策。区域党委成立后帮他们调处矛盾,理顺关系。如今,村民和学校亲如一家,学校还为村民开放运动场所,为望府墩社区赞助20万元用于环境整治。

三、多启示助推区域化党建再深化

1.强化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以创新社会治理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党的决策部署上起着“基础”作用,创新社会治理必须强化基层党建的引领作用。我们党是有着9059.4万名党员、461个党组织的大党,这些党组织就是党的一个个“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根植群众,肩负着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的职责。新时代,各种社会组织、民间社会组织和群团组织不断涌现,多元思想交汇、社会群体结构复杂、社会组织架构变化显著,导致社会治理难度日益加大。在社会治理重心不断下移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基层党组织与其他社会各类组织的关系,并有效发挥各類组织的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这就必须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以保证各类组织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激发各类社会建设主体活力。区域化党建在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上凸显了它的优势,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在经验推广中,切忌注重数量,忽视质量,不能追求假大空,坚决杜绝形式主义。

2.打造区域化党建“升级版”以助力经济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路径,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本质要求。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为人民谋福利、为中国谋发展,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当前,基层党建和社会治理的难点主要在农村,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城乡经济的不断融合,城市和农村的党建难以界限清晰,矛盾纠纷日益增多。如何让党建资源趋于平衡,如何促进城乡党建有机融合,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区域化党建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区域化党建通过改变“单打独斗”的单位党建旧模式,大胆创新,实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校联建、企业联建,整合区域内的党建资源共建共享,使党建“洼地”变成了“高地”,促进了服务型党组织的建设,进一步夯实了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今后还要积极创新,打造多元多维的党群联盟,通过党群合力来构筑诸如“城市+工业”、“农业+旅游”、“科创+人文”等多渠道多类型的党群联盟,破除“壁垒”夯实“堡垒”,引领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项目、人才和资金,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乡村振兴的动力和企业发展的人才驱动力。通过党群联盟凝聚更多组织合力和社会力量助推经济发展。

3.保持区域党委“原生态”以防止官僚化

目前,区域化党建实行“区域化党委非行政化”。也就是说非官非民,一方面,区域党委的成立既不属于党员选举产生,也不属于上级党委派出机构;另一方面,区域党委组成人员虽拥有党内头衔,但没有实质上的行政级别及相应工资待遇,大多数是由区域内拥有一定威望的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在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时,群众愿意听从他们,而他们也能充分利用地缘、人缘、亲缘优势积极发挥作用。在社会治理,尤其在乡村治理中,在实现“有事不出区域”中能有效发挥作用。今后在为区域党委定性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防止其走向行政化、官僚化。当然,各地组织部门也要从严管厚爱的角度,多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同时积极帮他们提升素质、解决一些切身利益问题,让这条基层社会治理中探索出的新路子能够进一步拓展深化。

参考文献:

[1]金华市金东区委组织部.金东区以智慧党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2019年2月28日

[2]李君如.基层党建区域化协同创新的内在机制.人民网——人民论坛,2015年2月16日

[3]周星亮.浙江金东探索党组织共建 党组织握指成拳出战力.人民日报,2015年6月2日18版

[4]翁浩浩.金东区探索区域化党建新路——支部抱团,活力涌流.浙江日报,2015年2月12日19-20版

[5]楼伟民.区域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党建研究,2015年1月1日

作者简介:

朱海燕,中共金华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金毅,中共金华市金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

杨婷燊,中共金华市金东区委组织部党员服务中心主任。

猜你喜欢

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思考
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价值
社会组织有效参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路径分析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政党微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