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发展视域下大学生执行力的培养
2020-04-07余毅晖
余毅晖
摘 要:在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里,執行力意味着战斗力。员工执行力于企业而言,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于员工自身而言,是职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因此备受企业重视。调查显示,作为职场后备军的大学生,执行力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大学生执行力差,反映了执行意识与执行能力的缺失。企业对员工执行力的要求,可以表述为“三件事”和“四个层面”。因此,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学校对大学生执行力的培养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强化意识,二是养成习惯,三是付诸行动;主要的培养途径是文化熏陶与渗透;主要的方法:一是从制度文化上建立推力,二是在育人过程中形成内驱力,三是在管理过程中体现压力。
关键词:职业发展;大学生;执行力
一、问题的提出
于企业而言,执行力究竟意味着什么?华为的答案是“企业要成功,发展战略和执行力缺一不可。有好的战略却缺乏执行力的企业,终将无法成功。”阿里巴巴的答案是“三流的策划加一流的执行力,远比一流的策划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加重要;阿里巴巴就是靠‘现在‘立刻‘马上干出来的。”
微软则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的问题。可见,在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里,执行力意味着战斗力,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企业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每一位员工。
(一)执行力是个人职业道德的反映
员工执行力,首先反映的是一种职业态度,映射的是一种行为习惯。良好的执行力,来自个人内心对职业的认可,对企业的认同,对职业操守的坚守,对岗位职责的履行,对个人发展的渴望与追求。执行力强的员工所表现出来的敬业态度,使之成为企业中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一份子,也因此成了企业发展可依赖的中坚力量。
(二)执行力是个人职业能力的体现
务实、高效地达成工作目标,是良好执行力的重要标志;保质保量、合时合规地完成工作任务,是个人职业能力的体现。优秀的职场员工,是想做事、能做事、会做事的人。对工作,不仅是不惜体力,而且要肯动脑、肯用心;围绕工作目标,不仅能够提出问题,而且能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任何被动的缺乏主观能动性的工作状态,都反映出个人职业能力的欠缺。
(三)执行力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基础
平安保险董事长马明远说过:“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核心竞争力。”良好的执行力,是职场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历来为企业所重视。在世界500强企业,执行力是员工培训的重要内容,也是员工考核的主要指标。由于执行力是核心职业能力的体现,被企业作为衡量员工职业素质的重要观测点,因此,执行力强的人往往晋升的机会更大,职业发展的前途更广阔。
作为职场后备军,当前大学生的执行力状况如何呢?未来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对他们的素质能力要求?这类问题,与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密切相关。笔者希望通过课题研究,切实关注到大学生的执行力现状,发现问题并找出解决方案,以期有的放矢地为企业、社会培养具有良好执行力的高质量劳动者。
二、大学生执行力表现描述及其分析
从课题组调研结果看,企业及教师对大学生执行力的评价不高。 在70位被调查的企业管理者中,有63.7%的管理者认为自己企业员工的执行力“不太强”;而对学生执行力不满意的教师超过了90%。
(一)大学生执行力不佳的具体表现
教师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普遍表现出的“懒、拖、混”等方面。例如,做事拖沓,不讲效率;办事敷衍,不负责任;投机取巧,不讲诚信;随心所欲,不守规则;做事被动依赖,不讲方法,不动脑筋;勤于幻想,怠于行动。迟到、早退、旷课,作业晚交、不交,是大学生群体的常态;抄袭、作弊等不诚信行为,他们不认为是可耻行为;对自己在学校的日常行为和表现,他们一方面感到不满、自责和不安,另一方面却不能付诸行动加以改正。得过且过,制度、规则、要求、标准都可以马虎应付,甚至忽略不计。
用人单位对于大学生执行力的诟病,主要集中在许多毕业生进入职场后,表现有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散漫随意、幼稚任性、心态浮躁、遇事逃避等诸多行为。
(二)现象折射出的深层问题
大学生执行力欠缺的种种行为表现,反映出的是学生在执行意识与执行能力上的缺失:一是缺少目标意识,没有目标,缺少方向与动力,因此不想吃苦,不愿付出,不考虑未来,能混则混,得过且过。二是缺少责任意识,对人对己没有责任心,凡事依赖,没有担当;遇事逃避、找借口、推卸责任等。三是缺少行动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事习惯拖延、懈怠、敷衍。四是缺少学习力,一方面表现为缺乏学习动力,不想学习;另一方面表现为缺乏学习能力,不会学习。五是缺少自信力,害怕尝试,害怕竞争;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六是缺乏意志力,做事无恒心,常立志,不能立长志。七是缺少合作能力,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会沟通也不愿沟通。由于执行力差, 很多人在学校中往往学业不佳,进入职场后,则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屡屡遭遇挫折。
作为当局者,学生对自身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出认识的不足,而且重视不够。不少学生抱有一种“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觉得现在自身存在的问题,工作以后可以改,全然不知习惯一旦养成,改变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教师对学生执行力表现认同度最低,反映出作为教育者 “恨铁不成钢”的急切心情。企业为用人方,出于对企业发展与企业效益的考量,对员工的执行力有较高要求是理所当然的。反观学生群体,距离企业要求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也从另一个角度提示了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大学生执行力的培养
(一)大学生执行力培养的内容
从课题小组的调查结果看,企业对员工执行力的要求,可以表述为“三件事”和“四个层面”。“三件事”,是指想做事,能做事,会做事。“四个层面”,即第一层面,听从指令,做事主动、认真,不仅把事做完,而且把事做对;第二层面,善于计划,做事有条理、讲章法,不仅把事做对,而且把事做好;第三层面,勤于动脑,创造条件实现目标;第四层面,坚韧不拔,有坚持,有担当,不达目的不罢休。对照学生的普遍表现,距离企业的要求显然相去甚远。因此,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执行力的培养,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强化意识,二是养成习惯,三是付诸行动。首先,要强化执行意识,即将理想、目标、任务、指令立刻付诸实践的意识;其次,要养成执行习惯,即“今日事今日毕”,是令行禁止,是对规章、制度、决定、要求、标准不折不扣执行的习惯;再次,要训练执行能力,即学会做事,具备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有效率、有质量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大学生执行力培养的途径
大学生执行力的培养的主要途径是文化的熏陶及其渗透。对大学生执行力的培养,有别于对企业员工的执行力培训,需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全方位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层面和环节中,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多平台、多渠道形成合力,有的放矢地展开。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案例宣传、企业文化讲座、学生社团等途径和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影响力,或强制执行,或无形渗透,帮助学生形成与建立符合社会道德与职场要求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促使学生自律性与自觉性的养成,并使之融入灵魂,成为学生生命的一部分。
1.在制度文化上建立推力
最有效的推力,来自教育者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来自制度框架下的各种表彰和奖励。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得到他人的肯定,是人类需求中较高层次的需求。在学校教育中,任何来自学校、教师、同学的认同,如各级组织的嘉奖,教师各种形式的表扬,同学的肯定、欣赏,都能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悦与行为上的激励。及时的表扬与鼓励所营造出的浓厚的欣赏氛围,对学生群体具有很好的教育与引导作用。让被褒扬者成为行为的范例,成为学习的榜样,在榜样的示范作用下,以点带面,形成风气,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逐步培育起学生的自律与自觉。
2.在育人过程中形成内驱力
源自内心的需要与追求,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学校教育,一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建立长远的奋斗目标,使其在对理想、梦想、希望、未来的追求中产生行动力;二是要让学生有可见的短期努力的方向,在奖励、激励、成长与发展空间的引力下,付诸行动。一旦学生的渴望变成行动,那么这种来自内心的驱动力量,就是学生建立自律与自觉的最有力的保障。
3.在管理過程中体现压力
学校教育,要随时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和表现做出回应,如批评、处罚等。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如将学生执行力的表现与学生的操行评定、学业成绩挂钩;教师在布置、安排任务(作业)时,要科学评测任务(作业)工作量,规定合理的完成时间,不给学生任何拖延的机会和理由等。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够给执行意识薄弱、执行习惯差、执行结果不好的学生造成压力,促使其在制度的压力下逐步克服缺点,改进不足,建立意识,养成习惯。
四、结语
鉴于目前大学生执行力普遍欠缺的现实,在这个问题上,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和引导,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多、更有效的培养方法、手段、策略与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春林.阿里巴巴执行力[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7.
[2]孙科柳.华为执行力[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