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应急信息采集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研究

2020-04-07陈兰杰杨睿

河北科技图苑 2020年1期
关键词:信息采集

陈兰杰 杨睿

摘要:采用文献调研分析法,对2003-2018年国内应急信息采集相关的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研究进行全面评价并指出其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应急信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急信息采集的来源、渠道和方法等方面。文章重点介绍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种类型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的采集方法、采集模式和采集技术,最后总结了应急信息采集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采集;应急信息;应急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G353.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突发事件频发,给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突发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破坏性、持续性等特点给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科学应对突发事件,需要全面搜集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由于应急信息贯穿于突发事件的潜伏、爆发、持续、缓解以及消除等各个环节,因此,应急信息成为应急管理科学决策的基础,是开展减灾防灾的首要要素,也是应急信息管理的核心内容。

应急信息采集是开展应急信息管理的第一步,在整个应急信息管理过程中居于首要地位。首先,应急信息具有散乱分布、数量庞大、内容多样的特点,高效、准确、全面地监测收集应急信息有利于开展有序管理;其次,应急信息不对称会影响应急管理的速度和准确性;最后,通过应急信息全面监测,有助于把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减轻其危害。

目前国内还没有人对应急信息采集进行系统的回顾研究,本文意在梳理应急信息采集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归纳研究主题,把握研究进展,诊断研究薄弱与不足之处,预测研究发展趋势,从而为下一步研究的拓展与深化提供借鉴。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应急信息

刘焕成认为应急信息和危机信息还没有统一的概念界定,处于普遍混用状态。他认为二者属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的特殊信息[1]。袁维海从认识论层次指出应急信息是主体能够感知或表述的突发事件的存在方式及演变过程[2]。张艳菊对公共危机信息做了狭义和广义区分,狭义的是指与危机产生相关的各种信息,而广义的则包括危机管理周期中涉及到的所有信息[3]。吴建华认为在危机管理各阶段产生的信息之和叫做公共危机信息[4]。由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各学者概念界定的角度有所差异但整体含义趋于一致,即应急信息伴隨着突发事件而产生,它蕴含于整个应急管理活动中。

1.2 应急信息采集

惠志斌等指出应急信息采集是指根据应急管理的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获取相关信息的过程[5]。来向武提出危机信息采集是一个持续实现的过程。许峰辨析了公共危机监测以及公共危机预测,他指出危机监测包括“平时”和“战时”两种状态,以突发事件的来临为分界。危机预测处于危机监测过程之后,以监测信息为基础,在一系列分析过程后为决策提供服务[6]。

应急信息采集要明确突发事件信息源,构建恰当的搜集流程,应急信息采集是一个动态、连续的过程,信息收集后的集成、分析、决策、发布也应有所考虑。目前,信息采集主要由人工获取和自动采集两种方法。人工获取包括人工巡逻、实地调查等,自动采集则是通过应急监测设备,利用现代自动化技术实时获取信息并进行相关处理。

2 数据来源

以“应急信息或危机信息或突发事件信息”和“采集或收集或监测”为主题构建检索式,对CNKI数据库中的期刊和硕博士论文等子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19年2月12日,经过筛选和去重,共得到378条检索结果。

图1为各年度应急信息采集文献发表柱状图,2003-2006年是应急信息研究的起步阶段,年平均发文量少于10篇。2007-2010年稳步增长,年平均发文量大于20篇,2010年后发表文献数量呈迅猛增长趋势。

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从各类型突发事件应急信息采集研究所发表的论文占比分布,可以发现,事故灾难方面发表文献所占比重最大,为48%;其次是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发表文献,分别为26%、20%;社会安全事件应急信息采集的研究占比最小,仅有6%,因此这方面亟需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3 应急信息采集研究进展

明确突发事件应急信息采集的信息源、渠道与方法框架,对应急信息采集的进一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吴建华指出应急信息采集的渠道分为制度性渠道和非制度性渠道,前者包括报告、举报、公文,后者包括机构、媒体、文献、交流[4]。向鹏将突发公共事件科技信息采集的渠道分为组织渠道和非组织渠道,前者包括政府、咨询组织、大众传播媒体,后者包括现场调查、文献检索、人际传播。向鹏还指出突发公共事件科技信息采集的方法有现场调查法、专家咨询法、逻辑关系法、全程跟踪法[7]。

当前,在学界对于突发事件应急信息采集的信息源、渠道和方法并没有达成一致认识。结合上述阐述,笔者将其界定如下,以便于后面对应急信息采集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

应急信息采集的信息源按来源主体包括:(1)政府部门。目前国内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政府应急部门体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着应急监测预警、决策指挥等任务。如国家应急管理部在灾难发生后,要进行灾情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动物疫情应急信息监测来源主要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动物疫病防控机构的信息收集。(2)民间机构。包括咨询机构、社区组织、企业、学校、公益组织等,存储的应急信息往往具有针对性,各具特色,而机构专家的知识经验也是宝贵财富。(3)民众。可以填补政府部门、民间机构的信息采集范围的疏漏,发挥群策群防群控的作用。(4)互联网。

应急信息采集渠道可以分为制度性渠道和非制度性渠道。制度性渠道主要有:(1)举报渠道。国家政府开设举报渠道,通过单位和个人的举报及时获取突发事件信息。(2)报告渠道。突发事件发生后,各个地区、部门要立即报告,同时及时续报有关情况。(3)公文渠道。通过行政渠道来收集信息。非制度性渠道主要有:(1)媒体渠道。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体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2)口头渠道。(3)文献检索渠道。(4)交流互动渠道,包括地区、机构等的交流。

应急信息采集方法包括传统信息采集方法和现代信息采集方法。传统信息采集方法包括人员值班 、应急调查法、咨詢法等,主要是人工采集。现代信息采集方法依托于先进科学技术进行采集,包括与专门监测机构的采集系统对接进行采集、舆情信息采集等。其他方法还包括区域交流等。

下面按照突发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依次介绍其具体的采集方法、模式及其所涉及到的技术。

3.1 自然灾害信息采集

3.1.1 采集方法

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学者们对自然灾害各个类型的应急信息采集均有研究。

传统的自然灾害应急信息采集方法包括信息员上报、应急调查、专家咨询等,主要是人工采集。汪晶晶指出基层地区的灾情信息获取主要依赖于基层灾害信息员[8]。涂美义指出应急调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灾害现场调查,分析、评估灾害,了解灾情以及已经采取的防范措施,可以合理提出应急治理、避险等方面的临时处置建议[9]。马娟指出地质灾害的监测难度极大,因此地质灾害监测防治主要依靠群测群防,难以准确及时地预测预警。传统的采集方法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并且无法全面地满足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要求,但不应忽视民众的力量,同时要训练专业的高素质的信息员并确保民众信息交流渠道通畅[10]。

随着应急信息采集方法的日益增多。现代应急信息采集方法主要是通过专业的灾害监测机构进行信息采集,如陆海空观测站、卫星观测站、自动气象站、雷达观测站等,再将信息通过数据接口获取后汇总、集成,进行判断决策或建立数据库。汪晶晶指出国家的灾害信息监测由专业的灾害监测机构完成,借助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严密监测,以获得大量零星分散的灾害信息[8]。程中华指出电网气象灾害监测方法有自动站实时要素数据监测、地面雷达监测(多普勒天气雷达)、高空卫星云图监测(气象卫星获取的红外波段云图、综合云图信息以及相应的地理位置定位信息)等,他还提到可以在平台上接入气象监测站数据,在平台上综合形象地展示,提供最快最直观的信息汇集显示[11]。数据集成方面,马娟等人设计的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用 Gateway 技术进行关键核心类数据的初步接入,实现对较单一的传感器监测仪的采集终端的多协议接入适配和格式转换功能[10]。姜殿荣设计利用ADO数据库接口,从自动站数据库获取气象要素观测资料[12]。吴园园提到信息采集后进一步组织整理的重要性,她指出可以将数据信息通过关联组织实现信息增值[13]。值得注意的是,高萍等人提到要加入生命线系统的监测,包括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信、交通等方面信息[14]。

利用大众传播媒体进行采集也是常见的采集方法。何霆建立了增强型12322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系统,利用短信服务的方式来进行应急信息的采集,保障率较大,覆盖面更广,且更加具有细节性[15]。

3.1.2 采集模式

梁生雄基于云服务的理念,实现了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搭建移动应用中间件,最终实现终端设备移植,形成水资源智能 App 构建模式,对水资源信息进行监测预警[16]。刘禹鑫等设计了应急灾情救助地理信息采集平台,通过移动端与Web端的双结合,实现室内采集、室外核查于一体[17]。

3.1.3 采集技术

(1)传感器技术。信息源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识别。梁骥超提到了传感器技术可以运用于应急管理中,获得突发事件及受灾对象的信息。

(2)3S技术。刘长青等人指出3S技术投入于地质灾害预警监测的方法,先采用实地调查灾害地带的方式,再进行遥感信息提取;利用GIS分析灾害分布;利用GPS监测滑坡活动;最终利用采集到的信息对灾害进行评估预警决策[18]。

(3)物联网技术。徐永强指出当前物联网在地质灾害应急中应用的范围较小,还未形成有效支撑[19]。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灾害监测物联平台,通过一系列技术实现,如:模型仿真演算、质量管理等,实现灾害信息的全面监测。

(4)射频识别技术。这是一种无线射频信息技术,工作原理主要是读写器和标签之间进行数据交换、识别时序和能量从而进行通讯,在图书馆、档案馆都有较为普遍的应用。谢宗艳指出在档案馆遭遇水灾或者其他危机事件后,可以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的无屏障读取功能,快速采集档案相关信息,定位档案的地理位置信息,及时挽救档案[20]。

在应急信息的组织集成阶段,组件知识图技术被利用。梁骥超提到了通过将应急管理过程中的算法、模型组件化,并建立组件库,通过组件搭建的方式来构建应用系统,再通过知识图描述灾害事件、主题、业务逻辑和应用流程,关联主题相关的这种信息、数据和知识,组织业务应用,形成主题应用知识图[21]。

3.2 事故灾难信息采集

3.2.1 采集方法

事故灾难突发事件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传统的应急信息采集方法方面,郑红从中国矿难事故信息采集方面指出采集途径包括现场调查、逻辑推理、全面跟踪、咨询专家[22]。交通运输事故应急信息采集方面,李建斌指出真正可投入使用的方式包括:电话途径、派人巡逻、机器监视、设立采集点进行采集、GPS采集等[23]。宋成龙同样也从电话、巡逻、指挥中心监控等途径详细介绍了设立信息采集点的具体方法[24]。

现代应急信息采集方面,陈珑凯指出利用安全监测终端设备进行化工园区数据采集,值得注意的是,他指出通信传输的改进方法。此外他还提到了由于传输数字信号的格式协议未统一,数据采集方式可以采用综合运用基于标准协议的主动采集和基于总线监听的被动采集两种方式,以实现化工园区现场前端各类监测数据的集中处理[25]。

3.2.2 采集模式

卢涵宇建立了基于RFID的旅游应急动态调度模式,RFID技术可以实时定位旅游人员的地理位置,在发生突發事件后可以迅速反应[26]。道路安全事件方面,李建斌提出分阶段分层次的交通信息采集点布局模式,先采集,再实施交通数据检测,后续可以实现自动算法识别[23]。

3.2.3 采集技术

交通运输信息方面。目前交通运输信息主要分为固定型交通信息和移动型交通信息,按照信息采集设备是否处于固定地点进行划分。固定型交通信息采集包括电磁、视频、红外检测器以及能见度仪等技术。而移动交通信息采集技术主要包括3S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田瑞重点介绍了基于遥感图像的交通信息获取技术,研究了车辆、自行车的数量计算方法,进一步设计了交通流密度信息的提取算法[27]。冯铁男等人提到3S技术在道路交通应急中的应用:除了定位事故发生地点、采集图像外,3S技术还可以辅助选择急救路线,通过出租车的车载GPS系统可以了解去往医院路上等交通状态等[28]。汤祥州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信息监测系统,感知层由传感器、摄像仪、GPS等组成;无线有线网络构成数据传输层;应用层完成监测信息的存储和数据分析[29]。

3.3 公共卫生事件信息采集

3.3.1 采集方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有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传统信息采集方面,李明云指出食品安全事件采集方法有调查法和观察法,调查法分为访问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包括对人的观察和对事的观察两个方面[30]。张天琛等人提出传统流行病学采用调查方法进行信息收集存在的弊端:实时性差、方法单一、管理效率不高等[31]。

关于现代信息采集,王薇指出动物疫情应急信息检测方法包括信息直报,舆情检测[32]。同时余政祥指出要配合使用行政网络,并对消费者的申诉和举报进行积极处理,达到对市场全方面监控的目的[33]。关于医学救援应急采集,彭博提到要利用现代化、智能化采集装备,实现实时信息采集。如将二维码应用于救护车、药物、医疗器材等物资以完成信息的识别。彭博还提到为了实现及时信息提取,应建立救援资料数据平台。关于应急信息集成方面,郭良友指出,在应急专网传输方面还需加大改善力度,同时要扩大省级,市级应急专网的带宽,增加应急专业的接口数目。在现有的公共网络基础上,国家需加快应急专用网络的建设速度,并且快速实现应急专网对公共卫生的实时检测,保证信息的时效性[34]。

关于大众媒体信息采集,陈峰强调对多渠道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形成可以上报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同时使信息与信息源相关联[35]。袁俊等人提出可以使用搜索引擎进行公共卫生监测,结合RSS技术,实现快速从海量媒体信息中捕获危害公共卫生危机信息[36]。

3.3.2 采集模式

余政祥指出,搭建食品安全警情监测系统,其核心对象应是国内食品安全监测的领头者,并向下指挥各个部门,形成监测网络,制定出统一规定。对化学性,生物性食品污染为主的食品疾病源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测[33]。张天琛、胡国良等人创造性地提出建立卫生应急信息采集系统,可以使用PDA作为信息采集终端,B/S为架构的云端服务器为指挥调度后台系统。PDA采集终端由应急人员随身携带,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采集与传输[31]。

3.3.3 采集技术

PDA技术在卫生应急现场信息采集中的应用,它集上网、定位、摄影、录音、存储功能于一身,容量密度大,可以作为信息采集系统等终端设备,实现多样、实时性、共享。

3.4 社会安全事件信息采集

3.4.1 采集方法

社会安全事件一般包括重大刑事案件、重特大火灾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金融安全事件、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民族宗教突发群体事件、学校安全事件以及其他社会影响严重的突发性社会事件。

在高校危机信息采集方面,江海宁提出可以通过横向和纵向部门渠道来监测学校安全事件应急信息,横向包括学校的各个职能部门,纵向是指院系学生管理部门到年级到班级再到每个宿舍[37]。黄宏纯指出我国传统对突发事件信息收集方法存在其局限性,对危机事件按照定性在前,应急预案反应在后的形式进行处理,不能够全面地收集信息[38]。

3.4.2 采集模式

陈怡针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提出要建立应急云管理模式,实现应急资源能够统一整合,实现信息互通,保证了应急资源的在不同部门或平台的配置[39]。刘宏杰基于大安全观视角下提出建立应急机制,应急管理机制要与国家安全危机处理机制资源共享,可以建设依申请公开的层级信息共享机制,使得应急监测信息的获取更为快速、及时、有效。同进,他还提出建立应急信息的主被动监测与收集体系,包括政府应急协调系统,驻军安全信息系统,国家安全系统,公安系统,新闻媒体信息系统[40]。

3.4.3 采集技术

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近年来有较多的使用,它将信息源定位于广播、电视、新闻等,通过信息流分割技术,进行话题监测。

3.5 应急信息采集的通用方法与技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针对应急信息采集中的普遍问题开展了研究。陈龙设计了应急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利用无线技术、智能管理,通过车载平台完成应急信息采集[41]。沙勇忠构建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体系结构框架是基于元搜索引擎的,他阐述了系统实现的五大技术问题[42]。

4 发展趋势

整体来看,国内突发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研究开始于“非典”疫情,该事件后该领域研究受到普遍关注。关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和应急信息管理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包括管理系统构建、平台建设、机制构想以及案例研究等方面。但专门研究应急信息采集的文献较少,大多是将其放在整个应急信息管理体系中进行探讨。同时,目前国内的应急信息采集研究与综合应用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现阶段应急信息采集的主体以政府为主,其次是具体企业,对更加细化的信息采集主体如社区组织、公众的研究正逐步开展。应急信息监测的研究范围在不断扩大,对于生命线系统等基础信息的监测重视程度有所增加。

应急信息采集方法方面,依靠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进行信息采集愈发占据主导地位。监测机构、监测站、监测终端进行信息的采集,趋于專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传统的采集方法虽有一定的弊端,但不应被忽视,仍是重要的辅助采集手段。应急信息采集模式逐渐趋向于应急管理一体化,应急信息采集、组织、上报、预警等操作逐渐集成在一个管理系统中;建立应急信息资源专题数据库是另一发展趋势,专题数据库有助于及时调用相关的地理信息、灾害信息、案例等。应急信息采集技术方面,3S技术、物联网、无线通信、话题检测与跟踪技术广泛应用,使得应急信息采集成为众多学科所涉及的领域。信息时代新技术与信息采集的结合是非常迅速的,这使得采集过程更加高效、便捷。虽然技术在整个应急信息采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应急信息效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续应急信息的整序、组织、分析,技术只能解决外在的机制问题,信息管理的核心理论知识在应急信息的采集、组织、控制、利用等问题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凸显。

参考文献

[1] 刘焕成.国内应急信息研究的定量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5):105-110.

[2] 袁维海.突发事件管理中的政府信息公开[J].中国行政管理,2011(1):66-69.

[3] 张艳菊.我国城市综合危机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8:5-6.

[4] 吴建华.试论公共危机信息收集的范围与渠道[J].情报科学,2007(12):377-381.

[5] 惠志斌,何小菁,吴建华.试论国家综合性危机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J].情报杂志,2004(8):56-58.

[6] 许峰,谢承华.公共危机监测、预测与预警关系辨析[J].图书与情报,2011(5):75-77.

[7] 向鹏.突发公共事件科技信息的采集与传播[D].长沙:湖南大学,2008:28-36.

[8] 汪晶晶.基于信息管理的协同应灾机制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09:13-18.

[9] 涂美义.省级地质灾害应急服务架构及方法体系研究——以湖北省为例[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6:110-119.

[10] 马娟,黄喆,石爱军,等.地质灾害应急物联平台建设方案[J].物联网技术,2014(8):80-83.

[11] 程中华.气象灾害预警的电力应用课题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4-5.

[12] 姜殿荣.柳州市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工作平台设计实现[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7:18-26.

[13] 吴园园.突发水土流失事件的应急管理及预案数字化应用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7:43-54.

[14] 高萍,齐乐,徐国栋,等.我国街道社区地震应急管理机制研究——以北京市街道社区为例[J].灾害学,2014(7):192-196.

[15] 何霆.增强型12322地震应急信息服务系统[J].华南地震,2012(9):107-117.

[16] 梁生雄,冶运涛,王鲁江.基于云计算的水资源智能App系统研究[J].水利信息化,2017(2):5-11.

[17] 刘禹鑫,朱建伟,周源,等.基于“天地图·黑龙江”应急救灾地理信息采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40(6):21-23.

[18] 刘常青,伊万娟,祁永辉,等.“3S”在青海输电线路地质灾害中的综合应用前景[J].电力勘测设计,2015(3):88-92.

[19] 徐永强,马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地质灾害动态监测预警体系及其架构[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3,24(3):90-93,99.

[20] 谢宗艳.档案水灾应急管理运行机制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5:28-36.

[21] 梁骥超.应对水土流失事件的过程化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18:37-58.

[22] 郑红.我国矿难事故中的信息采集与披露机制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3:13-15.

[23] 李建斌.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紧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45-68.

[24] 宋成龙.决策支持技术在公路交通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6:25-28.

[25] 陈珑凯.基于物联网的化工园区事故态势感知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5:21-22.

[26] 卢涵宇.高海拔地区旅游应急信息服务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2:55-69.

[27] 罗艳.RFID在奥运门票中的应用[J].中国电子商情(RFID技术与应用),2008(4):35-37.

[28] 冯铁男,吴恒璟,姜成华.3S技术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防和应急中的应用[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3(4):34-38.

[29] 汤祥州,翁锦榕,郑绵彬.基于物联网的化工园区应急管理系统[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24):48-50.

[30] 李明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17-22.

[31] 张天琛,胡国良,袁辉,等.浅谈PDA在卫生应急现场信息采集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4(8):39-40.

[32] 王薇.动物疫情公共危机政府防控能力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5:6-12.

[33] 余政祥.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前馈控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0:56-59.

[34] 郭良友.吉林省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运行现状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5:22-25.

[35] 陈锋,孙哲丰,陆颖,等.食品药品安全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初步研究[J].中国药事,2016(9):851-857.

[36] 袁俊,王鸣,郝爱华,等.公共卫生危机信息媒体监测平台的建立与运用[J].疾病监测,2009(8):559-562.

[37] 江海宁.试论高校危机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11):220-221.

[38] 黄宏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基于地缘政治格局变迁[J].人民论坛,2016(2):59-61.

[39] 陈怡.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应急云管理模式应用优化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6:18-35.

[40] 刘宏杰.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0:196-205.

[41] 陈龙.多功能应急信息采集与发布系统的网关设计[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3:7-11.

[42] 沙勇忠,徐瑞霞.基于元搜索引擎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J].情报学报,2009,27(10):1441-1447.

猜你喜欢

信息采集
基于Internet的网络化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如何提高卷烟零售市场信息采集的有效性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农田温湿度信息采集中的应用
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实践
浅析卷烟消费者研究分析工作的运用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