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农村小学数学特色家庭作业
2020-04-07武玉娥
武玉娥
摘 要:数学家庭作业是小学生巩固数学课堂学习成果的重要媒介,家庭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复习巩固数学课堂学习成果的效率,农村小學数学教师应慎重斟酌数学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科学复习、有效复习。文章简要介绍了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状况,并就如何设计特色化数学家庭作业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特色作业;农村教育
一、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状况反思
在农村数学教学资源有限的背景下,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元素,将其融入数学作业中,增强数学作业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仍多次布置重复的作业,以至于削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引导学生发现作业中的错误,多次布置重复的作业反而会导致学生对错误的计算方法印象深刻。在讲解过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后,笔者尝试利用“题海战术”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连续一个星期给学生布置了相似的计算作业。通过对比同一学生不同时期的作业状况,笔者发现该生并不理解计算顺序问题,在多次作业中仍反复出错。由此,笔者意识到布置作业应当以“少练多思”为原则,布置适当的作业、提升作业内容的质量才是正确思路。
二、设计农村小学数学特色家庭作业的策略探究
(一)丰富数学家庭作业的完成形式
农村小学生课余时间多,能够接触到的事物也多,因此,教师可以丰富家庭作业的完成形式,鼓励学生调用身边的资源完成作业。例如,笔者在布置“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的家庭作业时,考虑到农村学生家里往往有小庭院,便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家里庭院的长和宽,然后算一算各家庭院的大致面积。学生在合作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既增进了友谊,又对毫米、厘米等单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进一步了解了自己家的状况,一举多得。一些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测量过程中还发现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找到了记忆面积单位换算关系的规律。回到学校后,学生们迫不及待地上台介绍自己的测量过程和计算方法,分享自己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规律,课堂积极性明显提升。
(二)增添具有乡土气息的作业内容
教师设计作业内容时,可增添更多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事物,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取材,丰富作业的内容。
例如,教师布置“位置与方向”知识点的相关作业时,可以充分利用农村住宅区结构的特点设计题目。教师可让学生在作业中描述自己与同学的行进方向,然后结合行进过程中位置的变化,利用数学的语言将位置的变化记录下来。例如,甲同学以自己家为原点衡量其他同学家的位置,测量出乙同学家在自己家东北方向45°。甲同学再和乙同学共同探究,以乙同学家为基准描述甲同学家的位置,发现甲同学家在乙同学家西南方向45°。不同学生重复这一测量过程,发现了两个不变的坐标在描述对方时方向、角度的规律。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教师还可让学生写出不同的行进路线;或鼓励学生将行进路线画出来,谈一谈自己对不同路线的看法。教师还可在本课作业中融入“时、分、秒”的知识,体现作业的连贯性。
(三)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标准
评判农村学生数学作业完成情况的标准应当与时俱进,突出创新性、特色化的特征。
笔者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往往会结合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贡献程度、思想态度、正确率等指标进行评价。为提升学生的参与感,笔者还引导学生参与到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来,鼓励学生随机选择一位同学的作业,评价其优点与缺点。通过这种批改作业的方式,学生能汲取他人作业中的优点,同时,看到其不足而避免自己出现同样的错误。在批改过程中,许多学生对其他同学的作业产生了一些争议,如在画出行进路线的作业中,一些学生画的是同一条路线,但描述的方向、位置却略有不同。笔者以学生作业的差异为基础,带领学生共同探究此次作业的正确答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明显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布置特色化家庭作业的根本原则是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农村生活中搜索作业素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农村小学生学习的优势,培养他们对数学学科的探究热情。
参考文献:
[1]乔 虹.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案例调查与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5(11):43-45.
[2]李红艳.如何有效地设计农村小学数学家庭作业[J].教育革新,2017(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