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景,提高课堂效率
2020-04-07
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多年,常常听学生说,上课能听懂,课下不会做;也常常听教师抱怨说,我已强调多少次了,已经分析得够透彻了,学生听课时还是不明白,一脸茫然,解题时张冠李戴,死搬硬套,表述时逻辑混乱。究其原因,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精心设计问题。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意义建构需要有精心的问题设计,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都需要由精美的问题设计来体现。因此,在教学设计中,要特别重视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精心设计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一、采用悬念引导,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中的很多定义、解答方式都具有想象的性能,对于这些知识的教学,教师应把需要提出的问题,精巧地、有意识地融入相符于学生平时的生活实践知识中,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创造问题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和思索,从而拨动学生探求数学学科奥妙的心弦。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教师向学生介绍毕达哥拉斯证明了此定理后,即斩一百头牛庆祝,因此又称“百牛定理”。为节约课堂时间,可让学生课下搜集有关我国及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对此定理的探索与解答,通过小贴士的形式告诉学生:我国的《周髀算经》中早已记载了勾股定理的公式与证明,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故又称之为商高定理;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做了详细注释,并且给出了另外一个证明。而法国和比利时则称之为驴桥定理,埃及称为埃及三角形。教师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不但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景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他们周围。这就要求教师用数学眼光时刻留心生活,结合生产和生活中的实例,不断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三角形的中位线”是初中几何教材中的经典内容,在大量的听课与教学实践中发现,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证明是一个教学难点,少数优秀学生能在课上独立完成,但是大多数学生在证明中面临困难。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教学难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用“操作”“观察”“猜想”“分析”的手段感悟几何图形的性质是学习几何的重要方法。因此,笔者选择了从学生已有的数学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从研究“折纸中的图形性质”探索出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并加以说明。一方面,折纸活动本身能唤起学生很多美好的生活记忆,如折纸飞机、纸帆船、千纸鹤、窗花等;另一方面,折纸活动又是一种有效的操作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感悟图形的几何性质,运用图形运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而且折纸活动本身也承载着许多重要的几何问题,可以提炼出更一般的几何方法。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有积极的作用。
三、新旧知识联系,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弄清楚本课学生所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出发点,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拓新。在教学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数怎么不够用了》时,教材是从知识竞赛计分的问题引出负数的。考虑到农村七年级学生的实际,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
问题1:小明同学用7 元钱买水彩笔,若每支2 元,则买2、3、4支时分别剩余了多少钱?用算式表示。
问题2:气象台预报,明天气温要下降5~7°C,若明天某时的气温是6°C,则当温度下降5°C、6°C、7°C 时,某时的温度分别是多少?用算式表示。
上述两个问题,学生有生活经验和经历,可以用负数表示不够减的运算结果,即列出算式7-8=-1、6-7=-1,也就是还差1 元、温度降为零下1°C。教师借机告诉学生,古人正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不够减的情况才引入了负数。负数引入的这一难点,通过这两个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经历密切相关的问题顺利解决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课本中负数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四、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问题情景
实践证明,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符合教学内容和要求的问题情景,可以简化教学知识,让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得形象,同时便于学生理解,能够拉近学生与教学之间的亲近感,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如在教学相交弦定理时,过去只能凭借固定的图形和语言的描述来让学生产生想象,用几何证明的方式来教给学生结论,让学生通过记忆结论来完成练习,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难免囫囵吞枣,似懂非懂。而现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利用几何画板画出圆O的两条相交弦AB与CD,交于圆内一点P,通过计算得PA·PB=PC·PD,即相交弦定理的结论。用鼠标拖动任意一点改变PA、PB、PC、PD及圆半径的长度,这时学生会发现各条线段的长度虽然改变了,但始终有PA·PB=PC·PD的结论。还可以把AB、CD交于圆外一点,得出割线定理,把A、B两点重合,使PA为圆的一条切线,得出切割线定理,把C、D两点重合而得到切线长定理。学生通过创设的情境,观察实践,体会变化,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一操作过程连续、直观,加强了知识的连续性与系统性,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与辨证思维能力。
总之,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避免出现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而无当,内涵外延不明确,使学生无从下手。问题的设计要精,能举一反三,不可为问题而问问题,流于形式。只有充分重视问题的设计并不断优化,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高效,课堂效益才能得到真正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持久性地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