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实践探幽
2020-04-07
情境教学法的包容性很强,可以将知识与学生很多感兴趣的东西相联系,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教学法是基于传统教学法所创设的,具有很浓的中国特色,也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不过因为情境教学法的体现方式很多,所以教师无法灵活运用,没有达到预想目标。以下是几种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创设情境的方式,希望可以有所改善教学效果。
一、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创设生活化情境
生物知识来源于生活,也体现于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点,创设生活化情境。既可以减少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心理,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与生物知识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1]。
例如在教学“生物的生存需要营养物质”的时候,教师若是直接进行讲解,学生虽然可以理解知识,但是整个学习过程中都是强行集中注意力,因为太过枯燥无聊,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教师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几张营养液培植植物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并且提出“瓶中的液体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的问题,使学生联合生活经验进行解答。学生顺利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将问题升华,引入教学内容,比如“植物没有土壤要怎么生长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将课堂交给了学生,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生活化的情境既可以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学习,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现生物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明白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将趣味故事与知识相结合,创设故事情境
初中生的心理和身体都在发育过程中,但是受年纪的影响,相较于枯燥乏味的公式化教学,学生更喜欢听一些趣味故事[2]。基于此,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一些有趣的故事融合进来,创设趣味化故事情境,让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掌握知识。
例如在“细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巴斯德实验的故事融入其中。在人们还没有了解细菌的时候,对细菌的产生十分好奇,但是不知道怎么去探究。这时,著名的科学家巴斯德就想着利用所学通过实验去验证细菌的产生。巴斯德是如何进行实验的呢?他先煮好了一锅肉汤,然后分别将肉汤倒入两个不同的烧瓶中。随后巴斯德将普通的烧瓶放在一边,拿起另一个烧瓶将瓶口加热后抓住时机将瓶口弯曲,形成了一个曲颈瓶。随后分别将肉汤加热煮沸冷却。三天后,普通的烧瓶中出现了微生物,曲颈瓶中却丝毫不见微生物的踪迹。最令人诧异的时候,曲颈瓶中的肉汤放置了四年也没有发生一点变化。生物现象本就奥妙,这个趣味故事可以有效地利用生物的奇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教师适当地提出学生所疑惑的问题:“为什么两个烧瓶中的肉汤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一个变质了,而另一个放了四年都没有变化?”教师在讲解相关内容的时候,学生就会将注意力集中,认真地听教师的讲解,积极地与教师产生互动,积极地探究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故事情境的创设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入手的,抓住了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将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积极地与教师产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三、将游戏与知识相结合,创设游戏情境
学生不管什么时候都爱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单来说,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实现乐学。
例如在教学“消化和吸收”的时候,教师可以在教学前准备一些有关于消化系统的拼图,并在课堂伊始就分发下去。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学知识进行拼凑,拼出完整的图之后举手说出消化系统的名字。随后,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学生掌握了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因为场地有限,教师可以随便邀请几个学生上讲台,通过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我介绍。因为初中生有很强的表现欲,所以在进行角色表演的时候,学生会用尽全力,将每个器官的特点突出,并且进行详细的“自我介绍”。因为讲台上学生滑稽的表演,台下的学生也会高度集中精力进行观看。虽然教师在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但是学生对知识都掌握得十分透彻。而且游戏情境的融入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四、总结
情境教学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创设。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而“服务”,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