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020-04-07
所谓的人文素养指的是人文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它的另一个称呼叫做人文素质,其中包括道德水准、情感意志、心态、价值观、思维水平、凝聚力等。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已经得到了非常明确的阐述。
一、人文素养的概念
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素养指的是一个人所具备的人文精神而形成的一种内在的品质,它是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现。为了提高当代高中生人文素养,对学生自身的精神风貌、对目前社会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在新时期的现在,我国正处于全方位的转型时期。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政治都在这种巨大的转型过程中,传统与现实进行了进一步的交融。不同的想法和观念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出来,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高中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和业务素养以及高中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并且在转型时期的社会中高中生的判断能力不断地下降。目前,我国无论是经济、文化、政治还是科技技术,都在不断地发展,这些发展给社会所带来的影响都是我们大家能看到的,重视科学和发展科技教育已经在高中教育中位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人们所能够给予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的教育却远远不够,往往把科技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教学方面并且对科学教育是更加的重视。很多的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更加忽略了教育的最初目的,把人文素养的教育作为在教学过程中的陪衬。但是由于今天社会问题不断地出现,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对于教育者来说是尤为重要的,也成了人们所需要注意的焦点问题。
二、高中历史教学的特点
高中历史课的知识点丰富多彩,具有较强的人文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解读新课标,挖掘出隐含在课本中的人文素养教育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端正良好的品质,将自己的感情融入课堂中,用心学习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例如在讲授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各大家的思想各抒己见,并且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熏陶其爱国情怀。
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举措
1.情景教学法
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尝试着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一言堂”的作风,可以使用情景教学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使用视频、音频等将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情感共鸣。例如在讲解《西安事变》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放映有关于这一历史题材的电影片段,当学生看到西安事变前日本侵略中国的暴行以及蒋介石消极抵抗的行为时,才能够真正理解西安事变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激发出他们愤懑的爱国之情。教师在接下来的课程讲解中可以将古雅的昆曲作为背景音乐,营造氛围。教师通过这样的精心设计,使学生不仅加深对历史事件的认知,而且很好地激发爱国情怀和民族责任感,从内心深刻认同“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对于人文素养的培养卓有成效。
2.加强教师的知识储备与师资培训
历史这门学科具有广博性,且在科技发展迅速、持续新课改的今天,学生、教学目标、教学方式都充满了变数,所以需要教师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与时俱进,把握与本学科相关的前沿知识,而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仅凭课本和教参书来上课。教师可以订阅一些关于历史教育的书籍或者在网上浏览相关的博客论坛。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修养,树立良好的人文形象。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对待每个学生,则在历史课上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人文关怀,打造一个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的家园,做到真正的传道授业解惑。同时,教育部门与学校应当就“高中教师对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进行相关的培训,一方面引起教师对于人文教育的重视,另一方面让教师的知识与师德永不落后。这样,有助于教师通过新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方面的建设。
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丰富历史课堂更加直观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代,历史教材具有理性客观的叙述分析和评价。如果教育者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接受所讲授的内容,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需要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采用一些比较现代化的手段,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爱国主义思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与历史事件发生思想上的火花,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比如,教育者在对学生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崛起这一课的时候,可以在多媒体的课件中为学生穿插当时的《义勇军进行曲》或者是《黄河大合唱》,让学生感受到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激昂氛围。
其实,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教会了学生充分理解历史知识、学习历史知识,也能够让学生在各种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学到一些品格,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高中历史教学是学生在提高人文素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学生应该以史为鉴,提高自己的人生质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当然,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提高的过程中也要积极地提高和更新自己的人文素养与人文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