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导学案与有效课堂构建整合的实践研究
2020-04-07
一、导学案的概述
导学案是教师为了指导学生主动学习而编制的含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等的学习活动方案,是指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自主、高效学习的路线图,其目的主要是用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另外,导学案还具有引导学生阅读、思考及形成行为习惯的功能。导学案的设计是以学生为本,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然后配合教师科学的评价来最终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等的教学方案,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交流成长及良好的自主发展。将导学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学习的难度及压力加大,学习的任务量也在不断增加并且由于学生在初中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都与高中有所差异,因此在刚进入高中学习地理学科时可能会存在学习上的问题或不适应,而使学生在学习地理学科方面出现比较困难、跟不上课程进度、对地理学科不感兴趣、比较抗拒排斥地理学科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找到问题的根源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对地理学科能有充分的认识并树立起对学习地理的兴趣及积极性[2]。
打造高效的课堂应是学校或者教师都希望能够做到的事,那么教师要为了打造高效的课堂而去努力,首先要明确高效的意义。打造高效的课堂就是要使班级内的每个学生都能融入课堂教学中,使每个学生都能保持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积极的参与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较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从而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效率等获得提升,甚至说教师也能从课堂教学中有所收益,从而真正打造高效、高质的课堂[3]。
三、高中地理教学导学案与有效课堂构建整合的具体实践
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对于打造高效课堂有重要的作用,将导学案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目的不仅是要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知识与技能,还要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要注重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塑造出优秀的人格。
1.课前的学习行为
要想充分发挥出导学案的价值,课前的学习行为也很重要。教师在讲解新的课程内容前,可以先给学生制定相应的预习导学案,让学生按照导学案自行对教材内容或理论知识以及相关的知识等查阅资料或进行具体的学习,这样在进行学习时学生便不会感觉到有太大的难度,对于地理知识也能很好地消化、理解或掌握,这样还能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掌握很多教材外的东西,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2.课中的学习行为
课中的教学及学习行为是教授学生知识、提高学生能力、检验学生知识水平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课中的教学及学习行为重视起来。教师可以将预习导学案或者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设计成问题对学生提问,这样能够检验学生课前的预习效果,也能使学生自发地对问题及教材内容进行思考、分析等,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制定课上的导学案时一定要围绕教材内容、教学目标等制定合理的导学案,使导学案能够按照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展开教学。教师还可将制定的导学案传给学生,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发地按照导学案进行学习,然后教师对其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进行指导,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自主学习体验。
3.课后的学习行为
课后的学习行为指的是教学评价,教学评价环节是检验学生获取知识程度及知识水平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一定不要忽视其工作的开展。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巩固作业以及下一节教学内容的预习导学案并对其完成情况进行检验。另外,在一堂课结束后,教师一定要带领学生对导学案、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等进行评价,反思、总结其中的不足以便为下次设计制作导学案及下节课的开展提供宝贵的经验[4]。
综上所述,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确实能够为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有力的帮助,但是教师在其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导学案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甚至是教师的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设计,使导学案能真正起到引导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重要因素,促进有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