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骨科全麻术后患者护理的管理

2020-04-07许兴宏李亮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躁动医嘱全麻

许兴宏,李亮

上海市上海永慈康复医院,上海 201106

骨科患者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康复时间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多。尤其是骨科全麻术后患者且处于麻醉复苏期时较易引发机体的应激反应,导致生命体征的不稳定甚至死亡等情况的发生,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加大对患者机体的保护措施。常规护理仅为患者提供了基础护理,麻醉复苏期患者的感受、生命体征平稳及效果均欠佳,而且还容易诱发及产生并发症,使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后,改善了患者在麻醉复苏期的情况,改善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思路,降低了患者手术后的应激反应,帮助患者快速有效康复,详见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骨科全麻术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挂号先后顺序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骨科全麻术,排除患者有病理性骨折、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情况。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9:21;平均年龄为(57.85±6.62)岁;平均手术时间为(127.47±68.28)分钟;包括上肢骨折32例,下肢骨折18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28;平均年龄为(57.71±6.25)岁;平均手术时间为(127.88±68.35)分钟;包括上肢骨折27例,下肢骨折23例。两组基线资料(P>0.05),符合比较条件。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用常规护理,包括:在患者手术结束后将其带气管插管一起送回PACU,将PACU温度调整到22-24度,湿度调整到50%-60%,及时为患者连接呼吸机,调整潮气量在8-10 mL/kg,呼吸频率控制在12次/分钟,氧流量控制在1-2 L/分钟,将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与患者有效连接,严密监测患者心率、呼吸等。遵医嘱为患者输注液体,输注前将液体加温至37度,滴速调整为40-60 gtt/分钟,如果患者苏醒后出现较大疼痛,遵医嘱为其提供镇痛剂,患者能自主呼吸后可以遵医嘱使用0.02 mg/kg的新斯的明静脉注射,0.01 mg/kg的阿托品,拔除气管后为患者提供双鼻导管吸氧速度控制在2-3 L/分钟,进行Steward苏醒评分后分值大于4分可以将患者送回病房。

1.2.2 观察组 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包括:保留上组操作,然后利用体温探头监测患者腋温,如果患者体温低于36度,要主动加温,并维持患者体温在37度。还要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让药液在最低有效范围中,一般滴数控制在20-40 gtt/分钟。遵医嘱为患者继续提供丙泊酚,待患者能自主呼吸后恢复,将潮气量、每分钟通气量等调整到正常范围,脱氧呼吸控制在5 min SpO2>0.95,患者若有吞咽动作,吸痰并拔除气管导管后停用丙泊酚。在拔管前或者有创操作前30分钟遵医嘱为患者提供镇痛药,还可以在手术后为患者进行疼痛评估,选择合适的疼痛护理方式。护理人员还要做好患者手术后呕吐、恶心等预防工作,必要时要遵医嘱为患者提供氟哌利多等止吐剂。待患者清醒后让其进行自我介绍等,告知患者手术已经完成、PACU功能等,提高患者在治疗中的积极性,加强心理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利用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及疼痛数字评分法对患者的躁动、疼痛等进行评分,满分为5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越躁动、越疼,详细记录数据并有效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Mean±SD)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拔管后的躁动、疼痛评分情况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拔管后的躁动、疼痛评分情况对比(Mean±SD,分)

3 讨论

骨科全麻术后患者意识较模糊,需要加强护理才能保障患者的苏醒质量。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增加了多项护理内容,改变了常规护理方式,保障了患者手术后的体温、机体血液流通等正常性,避免了患者手术后麻醉苏醒期出现恶心等不良症状,提高了患者麻醉苏醒后的健康度,降低了手术后机体疼痛度[1]。经过本次分析得出,护理后,参照组拔管后的躁动、疼痛评分情况显著差于观察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保障了患者手术后麻醉复苏期的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骨科全麻术后患者麻醉复苏期发挥了较好的护理作用,值得使用。

猜你喜欢

躁动医嘱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道路躁动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面对“口头医嘱”,护理人员须谨慎
两种麻醉镇静深度监测技术在全麻中的应用比较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