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护理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07董华
董 华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31)
全身麻醉是临床内外科疾病手术治疗中的重要辅助措施,能够对患者生命体征及感染能力进行调节,减少机体对手术操作的敏感性,从而确保治疗顺利实施。但是在治疗中,受药物、手术室温度、身体暴露等因素影响,患者术中极易出现应激反应,且术后则出现躁动等不适感,严重影响治疗实施及术后恢复。因此,针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应辅以有效护理措施,以对治疗效果提供保障。本院围绕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护理开展研究,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前来我院接受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82例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各41例。研究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24~61岁,平均(42.5±1.3)岁,疾病类型:胃癌16例、结肠癌14例、肾癌11例;对比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25~62岁,平均(42.6±1.4)岁,疾病类型:胃癌15例、结肠癌15例、肾癌11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对比结果显示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其病情及生命体征进行检测,维持其生命体征及水电解质平衡;研究组采用麻醉护理,护理人员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将麻醉及治疗重要性对患者进行讲解,积极提高患者自我认知水平;手术中对患者输注液体前应进行加温处理,尽可能将液体温度控制在37 ℃,降低药物对机体造成刺激及过多的温度消耗;同时,护理人员对手术室内温度进行控制,合理调节室温及空气质量,手术操作严格按照无菌规定实施;治疗中,尽可能保证患者裸露皮肤温度及干燥情况,避免外在因素对手术切口造成的负面损伤;麻醉后,护理人员密切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手术完成后,尽快将患者送回病房,及时将治疗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讲解,以及时缓解其负性心理,以进一步对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1.3 研究指标:术后1个月后开展随访观察疗效,包括术中应激反应发生情况、麻醉评分及护理前后心率指标变化。采用Ramsay镇静评分判定麻醉效果,1分为不安静、烦躁,6分为深睡状态、呼喊无反应;2~5分为不同等级睡眠状态,分值越高表明麻醉效果越好[1]。
1.4 数据处理:研究涉及数据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计量数据的处理,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的处理,检验采取卡方χ2;当P<0.05时,说明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应激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术中应激反应发生率2.44%(1/41),其中全身耗氧量提升1例,对比组术中应激反应发生率26.83%(11/41),其中交感神经兴奋4例、凝血因子激活3例、全身耗氧量提升4例,研究组术中应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χ2=7.907,P=0.005)。
2.2 麻醉评分对比:究组麻醉评分(5.23±0.11)分,研究组麻醉评分(4.42±0.13)分,研究组麻醉评分高于对比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t=30.456,P=0.000)。
2.3 护理前后心率指标对比:护理后,研究组心率指标高于对比组和护理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心率指标对比(±s,次/分)
表1 护理前后心率指标对比(±s,次/分)
3 讨论
以往临床针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多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通过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制定护理内容,有效减少外在因素对患者造成的负面影响。应用于临床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整体干预效果不佳,无法对患者健康提供保障。麻醉护理是临床针对术中麻醉患者实施的护理措施,能够对患者麻醉后生理变化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了解麻醉后及手术过程中患者需求,结合其实际情况拟定护理措施,通过护理内容来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稳定,确保治疗顺利实施的同时,减少麻醉对患者造成的损伤[2]。本研究结果,研究组术中应激反应发生率(2.44%)低于对比组(26.83%),麻醉效果处于较高水平,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患者心率可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水平,证实采用麻醉护理在临床中的显著疗效。
综上所述,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中实施麻醉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减少术中应激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并使其生命体征得到稳定,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