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效果观察
2020-04-07刘立博
刘立博 王 强
(大连市友谊医院,辽宁 大连 116021)
椎间孔镜早在20世纪就出现了,其对腰间盘突出等病症都有很好的疗效,而且不会引发很多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性较高的治疗方法。发展到今天,其手术技术有了很多进步。它原来是由Yeung等人提出的经Kambin安全三角区进入椎间的盘内的YESS技术,它的作用机制是间接对椎间盘进行减压[1];到今天它已经演变成了Hoogland等人提出的经椎间孔进入椎管内的靶向技术、TESSYS技术、简式技术,其作用机制是直接对神经根进行松解和减压。该方法之前只适用于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到如今,它能治疗多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甚至可以治疗伴有神经根管骨性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本文旨在探究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效果,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以下是关于本次探究的具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本院接受椎间孔镜TESSYS治疗的患者29例设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龄在45~74岁,平均年龄为(63.54±7.54)岁。
1.2 方法:德国joimaxGmbH公司生产的椎间孔镜(TESSYSMultiscope)来穿刺并形成椎间孔。用1%的利多卡因对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18G穿刺针沿着事先标好的穿刺线方向穿刺到理想位置,其X线的正位像和侧位像分别显示穿刺针位于上关节突尖部、椎间隙上缘和上关节突尖部前缘、椎间孔后上缘。穿刺进去后,将18G穿刺针内芯取出,并置入弯曲(15°~20°)的22G穿刺针,注入1~3 mL的碘海醇(欧乃派克)和亚甲蓝混合液来进行椎间盘造影,这样能看到椎间盘破裂的情况。22G穿刺针取出后置入导丝,并在进针点切一8 mm小口,然后沿导丝把德国joimaxGmbH公司提供的四级扩张导管逐级插入,之后把第2级导管退出来以插入直径最小的蓝色环锯,当蓝色环锯到达上关节突的尖部时,顺时针旋转手柄来磨除增生的部分,将椎间孔进行扩大。磨除完之后逆时针旋转手柄,退出蓝色环锯,再依次绿色、黄色、红色环锯进行上述操作。用环锯磨除增生部位时,要监测环锯的深度,环锯尖部到达椎弓根内缘连线时就不能再继续深入了,避免对患者进行损伤。椎间孔完成扩大后安置工作通道,注意工作通道应安装在椎管内而不是椎间隙内[3]。
手术操作过程:从工作通道中放入椎间孔镜,能通过椎间孔镜看到染成蓝色的髓核组织,用镜下髓核钳、可曲性髓核钳和蓝钳把染成蓝色的椎间盘、孔以及侧隐窝里增厚的黄韧带等等取出来,使受压迫的神经根得到松解。再用双极射频对纤维环挤出的肉芽组织进行热凝,如有部分出血,可对出血部分进行电凝止血,从而对纤维环的裂口皱缩成形。手术后如果对患者的减压进行的到位,能够在手术镜下看到清楚的硬膜囊,并随着心跳的频率跳动,这时候手术就可以终止了。将工作通道从患者体内取出,用胶条把创口黏合,再在创面敷上无菌敷料。
1.3 观察指标: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进行评估,分数越高则疼痛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统计软件SPSS22.0处理分析得到的临床数据,组间数据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数据对比,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s)和百分率表示,最终如果P<0.05,则说明组间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显示治疗后患者的VAS疼痛分数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见表1。
表1 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VAS疼痛分数(±s)
表1 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VAS疼痛分数(±s)
3 讨论
在之前的阶段,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有效方法还是进行传统的开放手术,虽然其疗效还不错,但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愈合及预后,因其创面较大,护理不得当会引发多种并发症,还可能会对患者的腰椎结构造成一定损伤[4]。且其费用高昂,部分患者难以承担。相比较而言,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能有效保护患者腰椎的后路结构组织,有助于稳定患者的病情,减轻患者的痛苦,可使患者在短期之内快速痊愈出院。同时,因其手术创口较小,方便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小,且其适应的病症类型较多,多数腰椎间盘症的患者都可以用此方法进行治疗,在节省医疗资源的同时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总的来说,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对LDHP伴神经根管狭窄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便于患者的术后愈合,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患者的经济负担,是个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