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0-04-07张兴王凤鸣吕旭峰华天齐张学军蒋靖怡丁陈丽朱伟夏国栋吉俊敏赵飞

中国防痨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感染率感染者结核

张兴 王凤鸣 吕旭峰 华天齐 张学军 蒋靖怡 丁陈丽 朱伟 夏国栋 吉俊敏 赵飞

MTB入侵人体后,超过95%的感染者产生持续性免疫应答,却不出现结核病临床症状,成为结核潜伏感染者[1]。据世界卫生组织[2]2019年最新估计,全球约有17亿例结核潜伏感染者。HIV能够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根据其对宿主免疫系统破坏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3],两者都是结核感染的高危人群[4]。据报道,2019年全球约21.1%的HIV感染者死于结核感染,AIDS并发结核病是其主要死因[2]。可见,了解HIV感染/AIDS者的结核感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于减少其因结核病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和死亡,以及控制结核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调查江苏省常州地区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情况,分析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的影响因素,以期对该人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于2017年1—7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常州地区3家社区医院(金坛区1家、溧阳市1家及市区1家),以其10年累计登记的HIV感染/AIDS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调查500例,最终纳入475例(图1);其中,男378例(79.58%),女97例(20.42%);平均年龄(44.44±13.85)岁;HIV感染者273例(57.47%),AIDS患者202例(42.53%)。所有研究对象均经过酶联免疫法、蛋白免疫印迹法平行检测,确证为HIV抗体阳性。HIV感染/AIDS者诊断参照《WS 293—2019 艾滋病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诊断》。本研究经常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伦理委员会审批,研究对象入组前均对其进行了充分的知情宣讲,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图1 研究对象纳入流程

2.信息收集:利用统一设计的结构化调查表,调查员与研究对象面对面进行单独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信息(年龄、性别、民族等)、体测信息(身高、体质量)、体力活动情况、生活习惯(吸烟、饮酒)、家族史、职业史、家庭人口、居住及经济情况、既往病史、饮食及营养状况等。

3. 实验室检测:(1)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1 ml,分别采用贝克曼流式细胞仪及试剂盒、COBAS Ampliprep/COBAS Taqman HIV-1 Test V2.0 病毒载量检测试剂盒(瑞士Roche公司)检测CD4+/CD8+T细胞计数及HIV病毒载量。(2)参照文献[4],选取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研究对象,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QuantiFERON®-TB Gold (QFT)检测试剂盒(德国Qiagen公司)进行MTB感染检测。

4. 统计学分析:应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并核对;应用SAS 9.4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的危险因素,将基础变量(年龄、性别)以及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作为因变量,因素筛选选择逐步回归法,并计算各因素的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值(95%CI值)。统计学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1.一般情况:参加调查的490例研究对象中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816/10万(4/490)。475例纳入的研究对象中消瘦[体质量指数(BMI)<18.5]者45例(9.47%),未婚者330例(69.47%),大部分研究对象没有吸烟(314例,66.11%)、饮酒(385例,81.05%)嗜好。16例(3.37%)患有糖尿病,21例(4.42%)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33例(6.95%)有结核病接触史。

2.结核感染情况:HIV感染/AIDS者中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者有429例,结核感染率为10.02%(43/429)。单因素分析显示,家庭人均年收入越高结核感染率越低;有结核病患者接触史者结核感染率高于无接触史者;CD4+T细胞计数越高结核感染率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情况单因素分析

续表1

3.结核感染的多因素分析:进一步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见表2。考虑到病毒载量和CD4+T细胞计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列联相关系数r=0.21,P<0.01),因此,两者中仅引入变量CD4+T细胞计数。结果显示,CD4+T细胞计数>200个/μl的HIV感染/AIDS者中,有结核病患者接触史者结核感染的风险是无接触史者的4.61倍;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的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的风险是CD4+T细胞计数200~500个/μl 者的2.47倍,见表3。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

讨 论

我国HIV感染/AIDS及结核病负担均较重,HIV感染/AIDS者免疫功能低下,而我国结核感染者数量庞大,故HIV感染/AIDS者受结核感染的风险很大,况且我国在HIV感染/AIDS者的结核感染流行病学特征方面的数据积累尚不丰富。因此,针对HIV感染/AIDS者开展结核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CD4+T细胞计数>500 个/μl的HIV感染/AIDS者免疫水平相对较好,结核感染率为13.15%,与我国中东部地区一般人群的MTB感染率(13.47%)[5]接近,低于广西、云南两地HIV感染人群的结核感染率(18.14%、64.3%)[6]。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家庭人均年收入、有无结核病患者接触史、CD4+T细胞计数;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显示,结核病患者接触史是结核感染的危险因素,这和国内研究[7-8]的结果基本一致。有研究显示,CD4+T淋巴细胞数高是HIV感染/AIDS者受结核感染的保护因素[7-8],而本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即CD4+T细胞计数高为受结核感染的危险因素,其中CD4+T细胞计数200~500个/μl组的结核感染率(5.62%)明显低于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组(13.15%),也略低于华东一般人群结核感染率(13%~20%)[5,9-10]。而本研究中HIV感染/AIDS者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816/10万,远高于江苏省一般人群的202/10万[11],分析造成此种情况的可能原因为CD4+T细胞计数200~500个/μl者且QFT检测阴性的HIV感染/AIDS者中存在结核感染未检出的情况[12]。家庭人均年收入影响着个体生活及接受医疗救治水平的高低,有研究认为,家庭人均年收入高是HIV感染/AIDS者患结核病的保护因素[13];本次研究并未发现此关联,可能原因为常州处于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社会保障相对完善,HIV感染/AIDS者基本的生活及医疗条件能够得到保障。

本研究选用QFT技术检测研究对象的结核感染状态,其通过检测人外周抗凝血中由结核特异性T细胞免疫反应释放的γ干扰素(IFN-γ)水平,来判断是否为结核感染。该方法目前在欧美等结核病低负担国家已广泛应用[14]。但是,QFT检测应用于HIV感染/AIDS者仍然存在争论。有研究指出,在HIV感染/AIDS者中,QFT检测的免疫应答与免疫缺陷程度密切相关,即QFT检测中血液IFN-γ含量和CD4+T细胞计数密切相关[15]。由于IFN-γ主要由CD4+T淋巴细胞分泌产生,CD4+T细胞计数降低使HIV感染/AIDS者IFN-γ的产生受到抑制,进而导致MTB的检出率降低。研究表明,QFT技术在 CD4+T细胞计数>500个/μl的HIV感染/AIDS者中检出MTB感染的可能性更高[16];CD4+T细胞计数降低导致QFT检测结果不确定的比例增加,可能会出现假阴性的结果[17]。

本研究存在局限性,一是由于样本量有限,部分指标的分组有合并,分组欠合理;二是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的检测目前没有金标准,QFT检测技术也存在一定的误差,检测结果可能存在假阴性。

综上所述,HIV感染/AIDS者结核感染的风险很高,需要在运用高敏感度和特异度诊断技术进行结核感染检查的基础上,对HIV感染/AIDS者开展健康教育(包括避免与结核病患者接触和提高免疫力等),同时在医疗保障政策方面给予倾斜,以避免HIV感染/AIDS者发生结核感染,导致患者病情协同恶化。

猜你喜欢

感染率感染者结核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健康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状况研究
艾滋病感染者就医和就业歧视状况调查
Is right lobe liver graft without main right hepatic vein suitable for living don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警惕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
肩关节结核诊断进展与关节镜治疗指征
结核分枝杆菌CFP10、ESAT6蛋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ELISPOT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