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浆工艺在极复杂“孤岛”工作面开采中的应用

2020-04-07年福田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孤岛浆液裂隙

年福田

(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刘庄煤矿,安徽 阜阳 236200 )

临近“孤岛”工作面的岩体整体性遭到破坏,受动压影响后,处于流变状态,矿山压力显现规律极为复杂,矿山压力引起的巷道维护、顶板管理、防灭火治理等问题尤为突出。因此,研究一种快捷、安全、经济的治理手段,实现“孤岛”工作面安全高效开采,已成为矿井安全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刘庄煤矿120502“孤岛”工作面开采为背景,通过优化传统注浆工艺及参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于类似条件下的“孤岛”工作面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 概况

1.1 矿井概况

刘庄井田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北部,面积约82.2km2。井田内共13层可采煤层,主要可采煤层平均总厚19.85m。

图1 120502工作面开切眼剖面

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100万t/a,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采用立井、主要石门、集中大巷、分区开拓的开拓方式。矿井分东、西两翼,东翼水平标高为-762m,西翼水平标高为-747m。

1.2 “孤岛”工作面概况

1.2.1 工作面位置关系

工作面为走向长壁布置,切眼斜长295m,东临XL2陷落柱,西接东二5煤采区集中上山,南为120503采空区,北近120501采空区及原120502轨顺,上方为6-1煤。具体如图1所示。

工作面位于120601采空区下方,胶顺位于120601采空区南侧22.0m,轨顺位于120601采空区北侧约52m。120502工作面北侧为原120502轨顺和120501采空区,距原120502轨顺10m,距120501胶顺约22m;工作面南侧为120503采空区,距120503轨顺约33m。工作面胶顺上距120802采空区法距29.7~45.9m,工作面轨顺上距120801采空区法距41.0~46.6m,工作面切眼与120601采空区间距5.3~8.8m。临近工作面开采情况及位置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邻近工作面开采情况及位置关系

1.2.2 地质构造情况

掘进过程中共揭露19条断层,其中1条落差大于5m,6条落差在2~5m之间。

2 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面距上方6-1煤平均8~12m,层间距小,胶顺与6-1煤间距4.2~13.4m。切眼下端头起22~215m与120601采空区间距5.3~8.8m,不利于巷道支护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顶板管理。

(2)120502轨顺与原120502轨顺煤柱净宽10m,且原120502轨顺南帮每40~50m有一巷帮钻场(深度4.5m),煤柱宽度被进一步减小。受工作面超前回采动压影响,轨顺北侧煤柱维护困难,易与120503工作面采空区产生导通裂隙,不利于工作面回采期间煤柱维护、采空区瓦斯及防灭火治理。

(3)部分断层贯穿至采空区,形成风流通道,不利于工作面顶板、一通三防管理。

(4)120601回撤通道封闭前未做特殊填充处理,经探查,压实状况差,空间较大,极易集聚有害气体,工作面回采过巷期间存在顶板片冒、采空区有害气体异常涌出等问题。

(5)工作面两巷受回采动压影响,矿压显现明显,巷道围岩完整性进一步遭到破坏,巷道变形较严重,影响安全回采。

(6)周边闭墙及闭墙围岩受回采影响,多数变形开裂,密闭性较差,对工作面防灭火产生不利影响。

3 注浆工艺的应用与优化

针对工作面“孤岛”开采特点,先后采用注浆工艺对离层破碎围岩加固、老巷填充、密闭墙封堵等,具体措施如下。

3.1 断层加固注浆

从两巷向落差大于4m的断层面布置扇形注浆孔,终孔位于断层面附近,采用水泥浆高压注浆,改善工作面顶帮围岩条件,防止工作面与120601采空区形成风流通道。经统计,断层注浆单孔注浆量平均300kg(最多900kg),具体注浆孔设计示例如图2所示。

图2 断层注浆设计示例图

3.2 切眼超前加固注浆

切眼由上向下掘进,自临近120601采空区对应位置,向120601采空区施工注浆孔,对巷道顶板采空区岩体超前预注浆。浆液沿采空区裂隙向下自流,超前加固巷道顶板,为安全掘进创造条件。工作面回采前,超前对120601采空区两巷进行注浆充填,改善过巷处顶板环境,防止工作面初采期间超前片冒,导通采空区。

3.3 原120502轨顺充填注浆

自120502轨顺每隔约50m,向原120502轨顺施工注浆孔,使终孔位于原120502轨顺巷中顶板附近。采用两台注浆泵注水泥+水玻璃(简称双液浆)混合浆液,预先配置水灰比为1.4:1(重量比,下同)的水泥浆及水玻璃稀释液(水∶水玻璃=1:1,体积比,下同),合理调整注浆泵动作频率,使水泥浆液∶水玻璃液控制在4:1~2:1(体积比)范围内,使浆液混合后经终孔孔口流出的初凝时间约10~15s。利用浆液堆积形成混凝土挡墙,分段隔离后在挡墙中间施工注浆孔充填水泥浆液,使浆液扩散半径能够覆盖两挡墙之间空间,并通过自流有效充填两巷之间煤柱裂隙,提高煤体自承载性能,同时阻断120501采空区与120502采空区之间有害气体涌出通道。如图3所示。

图3 原120502轨顺注浆设计示例

3.4 120502两巷顶板离层、破碎段注浆

根据探查的顶板实际离层位置布置注浆孔,深浅孔配合(孔深2m,深孔超离层位置约1m),不喷即注,实现浅孔封堵浅部围岩裂隙,深孔高压充填深部离层裂隙,合理调整注浆参数,快速加固(浆液凝固时间控制在8s以内)。辅助采用顶板小角度钻孔注浆,快速大范围充填浅部破碎围岩,实现一次注浆加固范围12~15m。

3.5 120601回撤通道注浆

从两巷向120601回撤通道扇形布置贯通孔,先注水泥浆充填老巷底板裂隙,根据同坡度等长度斜巷模拟试验,得出浆液在类似斜巷耗时约30s,注浆套管长70~110m。通过调整双液浆配比,实现双液浆定点填充,确保浆液流至回撤通道下端头附近开始初凝,由下至上逐渐堆积充填回撤通道裂隙及空间。如图4所示。

图4 120601回撤通道注浆设计示例

3.6 密闭墙注浆

首先在密闭墙外顶底板及两帮与巷道延伸方向成一定夹角造孔,顶帮造孔深3~15m,底板孔深2~5m,注水泥+水玻璃浆液,填充围岩裂隙,增加闭墙附近围岩抗压性能。后根据密闭墙周边注浆效果,选择自密闭墙或密闭墙两帮向闭内造孔,终孔位于闭内顶板及两肩窝处,注双液浆充填。如图6所示。(1)上山巷道闭墙,宜采用粉煤灰辅助配合水泥(水泥∶粉煤灰=2:1~1:1)注浆,利用浆液渗透性强的特点,充分填充裂隙,加固闭墙。可采用间歇式注浆,防止连续注浆对闭墙产生过大压力而造成闭墙损坏。

(2)通过多次试验,平巷及下山巷道闭墙宜采用双液浆(初凝时间10s)注浆。通过调整注浆管路长度,使得浆液经终孔孔口流出后约3s初凝,可有效控制浆液流淌范围,实现快速定点注浆封堵。

图5 平巷密闭墙注浆设计示例

4 注浆效果

(1)通过对断层面预注浆,使断层附近破碎围岩构成一个整体,防止围岩进一步风化、水浸,增加围岩自承载能力。工作面过断层期间未出现片帮、掉顶、有害气体异常涌出、动力现象等。

(2)通过对切眼超前预注浆加固,掘进、安装及初采期间,切眼和工作面顶板整体稳定完好。经观测统计,巷道顶板最大变形量280mm,帮部最大变形量140mm,未出现片帮、冒顶现象。

(3)通过对原120502轨顺超前注浆充填、加固,经统计,回采期间,煤柱侧帮部最大位移量720mm,未出现帮部扩修及有害气体超标情况,回采过程中仅采取局部卧底措施即可满足回采需要。

(4)工作面两巷(主要为胶顺)顶板及帮部围岩通过注浆加固,辅助施工锚索+矿工钢、单体等补强支护措施,经观测统计,帮部位移量均控制在450mm以内,配合巷道修复机超前卧底,即可实现工作面顺利推进。

(5)通过向120601回撤通道注浆充填、加固,过巷期间未出现片帮、冒顶、有害气体异常涌出现象。

(6)通过向闭墙内及周边围岩注浆,闭内气体、温度指标均下降至正常范围内。

(7)通过注浆工艺应用与优化,工作面最高月推进165m,原煤单产48万吨/月,实现了安全高效开采。

5 结论

(1)采用传统注浆工艺,通过优化注浆方案,可有效解决井工开采过程中围岩加固、裂隙充填、采空区隔离等难题。

(2)科学合理的注浆参数,需根据注浆目的进行优化调整,并辅以试验手段,方可实现快速定点高效注浆,达到因地制宜的效果。

(3)围岩充填、加固注浆,其注浆时间需遵循“先变形后注浆”、“找裂隙充填”的原理,注浆孔位置的选择需按照“哪坏注哪”的原则,结合工程进度及围岩变形情况进行随机选择调整。

(4)注浆工程中,根据注浆需要,可辅助配合粉煤灰等廉价材料,能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猜你喜欢

孤岛浆液裂隙
考虑滤过作用及黏度时变性的盾构壁后注浆扩散模型研究
充填作用下顶板底部单裂隙扩展研究①
裂隙影响基质渗流的数值模拟1)
裂隙脑室综合征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600MW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浆液中毒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
不再是孤岛
肖贤梅 孤岛脱贫带头人
吸收塔浆液品质简化定量分析模型及应用
《岛上书店》:与书相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600MW机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浆液中毒案例分析及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