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传统村落的空间网络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04-07王葆华孟赛龙
王葆华 孟赛龙
传统村落作为我国社会群居文化最基层的聚落单位之一,是社会与人类发展的源泉[1]。皖南传统村落作为我国乡村聚落的典型代表,由于其受儒家思想、风水堪舆等文化及地理要素的影响,使其发展有别于中国其他地域的村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以及对于美好乡村的建设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挑战,具体表现为:村落数量的急剧减少、村落风貌的逐渐消失、村落传统文化的消亡。
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由来已久,业已形成较为丰富的文献和理论成果。从对民居及乡土建筑的单体研究开始,逐渐扩展到多学科参与、不同角度的乡村聚落研究。关于其研究内容与方向也是各不相同,大致包括:传统民居建筑研究、传统聚落研究、宏观及微观视角下的空间形态及格局研究、传统村落景观要素研究以及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等几个方面。其研究内容呈现出由微观到宏观、由局部到整体的一个发展趋势,随着研究的深入也更加的具有系统性及整体性的特征。
在有关传统村落的研究中,对于其空间网络方面的研究较少,尚没有形成具体的理论体系。进行传统村落的空间网络研究有利于从宏观层面上整合传统村落资源,把握不同区域相互之间的联系性,这对于艰巨且具有系统性的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对空间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也令保护工作更具有宏观性、系统性和整体联系性,对于区域性保护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1 相关概念阐释
1.1 皖南传统村落
皖南传统村落是指安徽省境内长江以南地区明清时期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民居、祠堂、牌坊、水口等建筑群构成的村落,其分布的中心地带为原徽州府一府六邑,即歙县、黟县、休宁、绩溪、祁门和婺源,又称徽州古村落。它是我国传统村落保存面积最大、最完整的区域之一,皖南传统村落体现出了地域基址(村落原型)的完整性;空间形态(水系、街巷、建筑形态等)的多样性;研究资源(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地理、景观、建筑、民俗等)的丰富性,具有典型的地方文化特色[2]。
1.2 皖南传统村落的历史沿革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云:“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较为形象的对于皖南传统村落所处地理环境进行了描述。皖南地区自古地狭人稠,最初本为古越人(亦称“山越”,为我国所谓“南蛮”的“百越”之分支)的天下,春秋属吴,战国吴亡属越,后楚灭越后又属楚,直至楚灭。秦时统一全国,推行郡县制,全国共分三十六郡,皖南地处会稽郡,后秦始皇迁徙一部分越国移民至此,置黟(黝)、歙二县,属鄣郡。汉置新都郡,西晋太康元年改新都郡为新安郡,至此为新安之始。隋时歙人汪华起兵占据新安郡,地及宣、杭、睦、婺、饶五州,号称吴王。后唐武德四年(621 年),汪华附唐,封其为越国公。宋宣和三年(1121 年),方腊之乱平息,“五月二十四日诏,改歙州为徽州”,徽州始得名,置徽州府,辖黟县、歙县、祁门、休宁、婺源、绩溪,至此历经780余年,至宋、元、明、清,“一府六县格局”未变[3],这种整体的社会环境对于徽州孕育出相对统一稳定的地域文化与风格起到重要作用和有力保障。
1.3 皖南传统村落的区域现状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社会环境剧烈变化,徽州地区由曾经的繁荣无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经历了区域空间嬗变的阵痛。婺源县的脱离,绩溪县的区划调整,古徽州的空间范围被掐头去尾,分属两省三市,这使得历史上稳定的一府六县的区划范围不复存在。因为旅游业资源丰富,过去徽州的核心空间改作黄山市。徽州的概念已经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过去的历史文明依旧被人们珍藏保留,徽州的名字虽然缺失,但人文、空间和格局依旧[4]。
1.4 空间网络特征
国内对于空间网络的研究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初期,最早应用于对物流企业空间组织网络的研究之中[5]。其中地理、经济和信息等领域对于空间网络的研究较为广泛,从初期的道路交通、物流港口和城市群等的实体空间网络研究,逐步过渡到以旅游经济、信息网等的虚拟空间网络研究之中,逐渐成为一个共同关注的热点领域。而空间网络应用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之中较为少见,关于其空间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结构和空间演化等方面的研究,侧重于对单个村落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硕,但在面对庞大聚落群体的研究中,缺乏对于宏观整体性的空间网络研究。
对于传统村落空间网络特征的研究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其一是指具有表象的自然山水、聚落形态以及建筑和街巷布局等的物质空间网络研究,其二是指那些存在于人们身边,对于人们具有潜移默化作用的文化以及精神等的非物质空间网络研究。
2 皖南传统村落空间网络特征
2.1 研究基础
本文研究的区域主要锁定于以根受徽州文化影响的皖南核心区域安徽省黄山市为主,其下辖屯溪区、黄山区、徽州区3个区以及歙县、休宁县、黟县、祁门县4个县,区域内地形地貌类型多样,主要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四季分明,水热资源丰富。在这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座座古城、市镇和村落宛若串串撒落的珍珠,星罗棋布地镶嵌在山间盆地、溪流两岸和平缓山麓上,构成一幅幅生动地画卷。
作为人们生产与生活的物化空间,皖南地区传统村落历经千余年历史积淀。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公布的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统计,其中黄山市共入选271个传统村落,其中以黟县、歙县为主要核心区域,占据整体的一半以上(图1)。这在区域内甚至于全国范围都是较为少见的,足见黄山市地区内的传统村落之众,数量之广及质量之高。
图1 黄山市中国传统村落分布比例图
作为徽文化的集中体现,皖南传统村落作为其文化的活态传承,其以程朱理学、宗族伦理为基础,独树一帜且素有“东南邹鲁”之美誉。
2.2 物质空间网络特征
2.2.1 山环水抱的自然网络特征
皖南地处“山岭川谷崎岖之中,东有大鄣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厄”[6],其地貌以山地、丘陵这两种基本类型为主,山谷和盆地所占比重非常小,耕地面积非常有限,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与庄园”之称。
皖南区域内以黄山山脉、天目山山脉、白际山山脉和五龙山山脉四条山脉为主,其间形成休歙、黟县、祁门等盆地。源于四周山脉的河流及支流众多,主要以新安江水系和鄱阳湖两大水系为主。歙县、休宁、绩溪和黟县大部分属于新安江流域,祁门和婺源则属于鄱阳湖流域。
2.2.2 发展演进的聚落网络特征
《汉书·沟洫志》一文中,贾让奏曰:“时至而去,则填淤肥美,民耕田之。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7]。这其中关于聚落的记载,传递了其所形成的几个必备条件,即要具有适宜耕作的肥美田地以及无害的自然条件,继而房屋的建造使人们停留于此进行生产生活,长此以往,慢慢形成聚落。
关于皖南传统村落的发展,陆林教授根据时间朝代的不同将其发展演进划分为4个阶段,其分别是:东晋到南宋的形成期、南宋到明中叶的稳定发展期、明中叶到清中叶的勃兴鼎盛期、晚晴的衰落期。本文在此基础上将皖南传统村落的空间网络特征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到秦汉时期的雏形期、魏晋南北朝至北宋的形成期、南宋至明中叶时期的发展期、明中叶至清中叶的成熟期以及清中叶以后的衰退与发展并存期等五个时期。
雏形期的聚落空间网络发展呈现散点型的特征分布,尚无明显的规律性,聚落间联系较弱。主要以山越人的原始定居型聚落为主,生产生活方式较为原始,多分布在靠近水源且地势较高之处,对自然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形成期的聚落空间网络呈现紧凑型的特征分布,聚落形态初具规模。其源于中原地区的大规模移民,从“八王之乱”到“康王南渡”前后三次高峰,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原名士望族,仕宦人家、家丁人奴、平民百姓均渴望一方太平之地,纷纷定居于此。持续的大规模人口迁入为空间网络的成形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发展期的空间网络呈现扩张型的特征,人口的迁入以及不断的繁衍增长,人地关系矛盾不断突出,过剩人口开始不断析出形成新的聚落,通过一轮轮循环扩张,最终一个个的村落犹如星罗棋布般遍布全境。
随着村落的不断扩张,基于商业贸易及联系的要求,道路交通相应也在日益完善,并伴随着产生了一些依靠交通而生的聚落。随着点状的聚落空间和线状的交通空间不断完善,明清时期形成了以稳定型为主的面状空间网络特征。
但晚清至今,社会层面政治、经济、文化发生重大变革,村落更新迭代,许多已消失不见。古道交通衰败并伴随产生新的现代交通方式,衰败与发展并存的现状形成了重塑型的空间网络特征。
2.2.3 树状分布的巷弄网络特征
街巷空间作为传统村落的主要公共空间,是村落景观的外观表征。它构成一个多功能的空间活动网络,容纳了人们的居住生活、商业交往和游憩观赏等多种活动,是反映历史风貌的主要视觉廊道[8]。
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与交流的主要场所,街巷空间网络特征呈树状型结构分布,以街道(图2)为主干,贯穿于整个村落;以巷弄(图3)为支干,延伸至村落的各家各户。从街道至巷弄的这种由主到次,由外到里的空间变化,也是一种从开放到私密的转化过程,符合中国传统习俗中既希望公众交流,又渴望拥有个人独立空间的心理需求。
图2 唐模水街
图3 呈坎巷弄
2.3 非物质空间网络特征
2.3.1 兼收并蓄
高山丘陵围合而成的皖南山区,因地形交通等原因文化交流相对闭塞,早期主要以越文化为主,伐山为业,刀耕火种,且勇悍尚武,属于为山地游耕文化,秦置黟、歙二县,中原汉文化亦开始渗入山越文化,但均较为缓慢,尚未产生质的变化。后中原地域的不断战乱致使大批世家大族被迫举家外徙,最终选择定居于此的大批中原迁徙者为皖南地区带来了中原文明,他们重视教育、爱好儒雅、聚族而居。在东汉末年至南宋一千多年的时期内,中原文化与山越文化相互冲突交融,不断渗透,形成了新的新安文化。
自南宋以后,历经元、明、清三个主要时期,新安文化在吸取了浙西文化、太湖文化、金陵文化、江淮文化、赣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原有的地域文化,这一由内而外长时期的文化融合,吸取其他地域文化的优点过程,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也使得其具有易于其他文化的兼收并蓄与和合包容的文化特点。
2.3.2 宗族教化
皖南地区的居民多来自因躲避战乱的中原士族,迁徙至此的这些人同时带来了强烈的宗族观念和严格的宗法组织,并以此为根本生存繁衍在这片土地上,宗法观念带来的直接影响是聚落建立与发展上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掺入的局面,同时基于宗族组织的聚落裂变是皖南地区传统聚落扩散发展的基本模式,也是聚落产生和发展最根本的动因。
3 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作为聚落的基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皖南地区传统村落的规划与布局尤其重视地形条件与水源对于村落的影响,无论从传统堪舆风水意义上看,还是从人与环境的关系上说,背山面水、负阴抱阳都是皖南地区传统村落选择聚落聚址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前有来龙(即“活水”),后有倚山,这是堪舆家认为包括村落的聚落兴旺和人文发达的关键因素之一[9]。在现实生活中皖南地区的先民们也确实是按照此类思想去进行村落的择址与布局,从如今的村落空间分布可以看出水网结构丰富、流量均衡平缓、地形地势平坦开阔的休歙盆地和古黟盆地自古以来便是传统聚落生成发展的主要区域,并以此为核心不断向四周扩散。而位于周边的五大山脉区域,聚落的空间分布则较为稀少,这同时也印证了以地形地貌和水源为代表的自然环境对于皖南地区的传统村落空间网络分布具有较大的影响意义。
3.2 人口迁徙因素
历史上的皖南山区居民主要是以大规模的移民为主,究其原因主要是躲避战乱抑或爱其山水,他们成为徽州居民的主体。最初的移民成为皖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力量,他们在此定居并建立村落。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村落达到饱和,人口开始析出并重新建立新的村落,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建立新的村落,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构建成完整的村落空间网络。
3.3 社会经济因素
皖南地区自古地狭人稠,耕地严重不足,人地关系的矛盾与生存的压力导致大量徽州人不得不外出经商谋生。早期的商业贸易主要以周边的特产及粮食交易等资源互换为主要方式,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并产生了早期的商业贸易线路。
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动了商业的繁荣,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长途贩运贸易兴起,贩运线路不断延伸至边缘地带,水陆交通网得到较快发展。并产生了一大批依靠水陆交通为生的村落。商品经济的显著发展给徽商的崛起创造了条件,至清中叶徽商依靠盐业达到顶峰。与此同时,徽商对于家乡的反哺促进了皖南区域村落的繁荣与扩张,也使得交通线路不断完善,因此,以徽商为首的社会经济因素对于皖南传统村落空间网络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3.4 人文历史因素
作为朱程故里的皖南地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元末明初商山书院山长赵汸曾在《商山书院学田记》一文中所写,“新安自南迁后,人物之多,文学之盛,称于天下。当其时,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其学所本,一以郡先师朱子为归,凡六经传注、诸子百氏之书,非经朱子论定者,父兄不以为教,子弟不以为学也”[10]。以此为标志,徽州最终赢得了“文献之邦”和“东南邹鲁”的美誉,在科举时代,仅明清时期就出产了1303名文武进士,而休宁一县,宋至清代连本籍带寄籍与他乡的进士中,竟然出了19位状元,至今传为佳话。这种读书重文的传统虽历经千年,却盛而不衰,一直被后代子孙继承和延续下来,成为皖南地区人们依然享之不尽的宝贵财富。
4 结语
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资源丰富的皖南传统村落,具有易于其他地域的独特性与延续性,深刻体现了地域历史与文化的变迁过程,是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之一,是我国弥足珍贵的民间瑰宝。具有山环水抱、发展演进、树形分布的物质空间网络特征和兼收并蓄、聚族而居的非物质空间网络特征两部分共同构成皖南传统村落的空间网络特征研究。
皖南传统村落的空间网络演化时期主要分为雏形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衰退与发展并存期五大时期,与此相对应的空间网络特征类型分为“散点型、紧凑型、扩张型、稳定型、重塑型”五种类型。皖南传统村落空间网络特征的形成主要与自然环境、人口迁徙、社会经济和人文历史四种影响因素相关。
随着对于皖南传统村落研究的深入与研究类型的多样化,在现在这么一个多元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传统村落对于人们的重要意义与价值。以往对于传统村落的保护多趋向于单方面、小区域的建筑单体及村落保护,这种保护方式既割裂了区域之间联系,也对于大范围、整体性空间网络的形成影响甚微。在这么一个对于传统村落的研究与保护不断深入的阶段,关于其空间网络的研究,无论对于丰富徽学的研究理论体系或是为传统村落保护及利用规划方式提供新思路新视角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