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星方略”:基于“全域融入” 思维的小学情商培育探索
2020-04-06赖爱娥沈君
赖爱娥 沈君
摘要:鉴于杭州星洲小学学生的情商量表测评数据整体低于常模,本研究探索了基于“全域融入”思维,开展校本情商培育:通过全学科浸润式情商意识融合培育,促使所有学科教师搜寻本学科的情商结合点,设计整合,达成情商学习。此外,进一步开展全息化真境式情商训练实操,结合多种活动,从个人到团体,从混龄到自主选择,从单一化到复合化,扎实开展情商实践。针对情商问题,进行全角色焦点式研究,通过契约和问诊等形式解决疑难。“全域融入”思维引导的情商培育“100%星方略”,实现了学生情商素养的全面提升,开启了教师情商教育的全新视域,优化了学校情商培育的全局方略。
关键词:情商培育;全域融入;“100%星方略”
Abstract:The overall data of the EQ scale evaluation is lower than the norm for the students of Hangzhou Xingzhou Primary School, the study develops the school ̄based EQ cultivation based on the idea of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Through the immersive cultivation of the EQ consciousness in all disciplines, the teachers are encouraged to search the EQ combination point of the discipline, design integration, and achieve EQ training. In addition,this paper also adopts a holographic EQ training practice by simulating the real context, combined with a variety of activities,from individuals to groups, from mixed age to independent choice, from single to compound, to carry out EQ practice in a down ̄to ̄earth manner. Aiming at the EQ proble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 of EQ with full ̄role focus, and solves the problem in the form of contract and consultation. The “100% Star Strategy” of EQ cultivation guided by the thinking of “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have achieved the overall improvement of the students EQ literacy, opened up a new field of EQ education for teachers, and optimized the overall strategy of EQ cultivation in schools.
Key words:EQ cultivation; wholly integration; 100% Star Strategy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之基础,是为学生一生全面和谐发展打下基础的关键阶段,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领域的发展。因此,情商培育应当成为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在自我认知、人际交往、适应环境、情绪管理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对社会责任感的提升都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能有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1]。杭州星洲小学始终秉持“每个人都是百分之百”的 “100%星教育”理念——“星”既取自于學校名称,又有将小学生比喻为冉冉升起的新星之寓意,本研究基于该理念,采用行动研究方法,以“全域融入”思维为导向,“100%星方略”为途径,在该校开展全方位的情商培育,从而构建起小学生情商校本培育体系,使学校能够更加系统、科学地实践自己的育人理念,形成品牌特色。
一、小学情商培育现实困境及校本探索1.小学生的现实情商问题
近年来,关于学生情商问题导致的极端事件不时进入人们的视野,且呈现低龄发展的态势。2017年5月,杭州星洲小学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情商测试。测试采用美国心理学家巴昂(Bar-on)等编制的青少年情绪智力量表EQ-i[2],从四、五、六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150个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取样时保证了年级、性别均衡,问卷全部收回。经过对回收问卷的完整性、真实性检查,剔除未答题数超过6题且答案以规律性出现的问卷6份,实际有效问卷144份。经统计,各年级各项得分情况呈正态分布,具体各项得分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除四年级“个体内部”分项得分略高于常模,六年级“适应性”分项得分略高于常模外,其余各项得分均低于常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发展进程中普遍性的社会焦虑较之十多年前常模建立时更甚;另一方面是星洲小学的学生情商水平亟待提升。
本研究回顾了星洲小学每学年初例行教师个人诉求的调查,其中就“你在教育学生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这一问题,选择“学生情绪失控”的教师占33%,选择“处理学生之间矛盾”的占22%,选择“特殊学生耗费大量精力”的占13%,选择“家长不配合”的占14%,选择“学生不自觉不上进”的占7%,选择“其他”的占11%。“学生情绪失控”“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属于情商范畴,教师选择这两项的总共占比55%,而“特殊学生耗费大量精力”“学生不自觉不上进”以及需要家长配合教育的有很大一部分也是情商问题,情商问题显然已成为教师在教育一线遇到的较为棘手的难题。怎样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既关系到教师的职业成长,也事关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2.小学情商校本培育的理念
本研究立足于“100%星教育”理念,从小学生情商实际出发,尝试基于“100%星方略”的“全域融入”思维大力推进情商培育[3]。所谓“全域融入”,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情商培育内容全景融入,从全覆盖的情商课程实施、全学科的情商意识融合、全方位的情商训练实操、全角色的情商问题解决4个维度有梯度地融入;二是情商培育策略全面融入,在情商培育过程中,全面运用层级式课程实施策略、浸润式意识融合策略、真境式训练策略、焦点式解决策略,通过策略的融入提升情商培育效果。
情商培育是以情商提升为目的而开展的有关教育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理解自己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及管理情绪的能力等四大素养,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
全覆盖的情商校本培育是“100%星方略”的具体体现,它面向每一个学生,全学科的意识融合挖掘每一门学科的情商要素,全方位的训练实操涵盖各项活动,全角色的问题解决勾联学生、教师和家长。
3.小学情商校本培育的目标
2017年9月起,杭州星洲小学开发并实施基于“100%星方略”的情商校本培育,培育的总目标是通过情商校本培育,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学习和生活需要的情商知识、情商素养,为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情商支持。
总目标涵盖了4项情商要素:一是学会理解自己:培养自我认知能力,激发内在自我意识, 培育自我激励能力,展示充足自信心;二是学会与人交往:锻炼健康的体魄、优雅的形体仪态,具有移情体验能力,培养与人交往、交际的能力,形成社会职责意识;三是学会适应环境:学会自理自立自护自律的基本技能,自觉主动制订目标,化解对环境和变化带来的心理压力;四是学会管理情绪:能辨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主动表达情绪,并掌握负向情绪处理方式,提升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
4.小学情商校本培育的学教范式
本研究在探索小学情商校本培育中实践了4种行之有效的学教范式。
第一种范式是“活动体验式”,以创设活动、学生体验、分享感受、小结提升为流程开展课程学习。活动体验在实践中收效较好,主要是形式喜闻乐见,学生对游戏活动兴趣浓厚,实施时较为顺畅。而且内容寓教于乐,摆脱了单纯的说教,在体验中感受,让学生更易接受,更愿尝试。
第二种范式是“行为示范式”,以“聚焦内容、行为示范、学生模仿、互动点评、改进内化”为流程开展课程学习。如在“与人交往”的“绅士淑女屋”主题课程中,一年级的学生学习个人礼仪时,教师就进行了行为示范。教师讲解特定情境中礼仪交际的一些基本行为,然后请学生进行模仿演示,并通过生生互评进行改进或固化,下课时间很多孩子都还在互相做上课时学到的这些动作。行为示范有两大优点:一是针对性强。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明确,完成难度不大,完成度上比较容易把控。二是效率高。这些行为一般在不断的操练中可以快速反馈,快速改进,快速固化。
第三种范式是“问题研讨式”,以“提出问题、学生分析、讨论交流、教师引导、解决问题”为流程开展课程学习。这种范式在讨论中相互学习,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头脑风暴法”及交流反思讨论处理办法,相互学习。在问题讨论中学习到他人的有效方法,相互成长。
第四种范式是“总结汇报式”,以“任务回顾、学生汇报、互动交流、总结提升”为流程开展课程学习。由于此种范式具有后置性,学生可以细致回顾自己完成任务的全过程,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同时它更具有全面性,学生既关注自己的行为,也会着眼于身边的人,对于情感的体验与关注会更为丰富、细腻。
5.小学情商校本培育的评价机制
为了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的情商培育,学校立足于激励性评价理念,采用了4种评价策略。
第一,“点亮式评价”。通过“亮点我来评”的形式,根据学生创意性的作品呈现,师生共同发现亮点,并开展及时性点赞激励评价。班内定期展评优秀练习,提倡个性化创作,让“星作业”“星学子”多多亮相。师生找出优秀创作点,点赞激励性评价,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第二,“跟踪式评价”。根据学生阶段性表现,如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等,跟踪学生情商拓展课堂表现,师生互动性阶段反馈评价。如根据学生在校本情商培养课程中的阶段性表现,课堂可以及时分发“阳光激励卡”,一个阶段后,如期中时,可以根据学生表现,发表扬信、喜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跟踪评价。学生很期待拿到“阳光激励卡”、表扬信、喜报,都积极争取分享,阶段性地互动评价,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第三,“宣传式评价”。通过“故事大家评”的形式,通过学生故事汇、教师微课等多元展示形式,在宣传中开展评价。课前学生自主准备身边有关情商的故事,在课堂进行展示评价,学生在故事交流中学习成长,学生间相互评价。这样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自主搜集相关故事案例,在宣传中学习,促进了对情商的真实理解。
第四,“體验式评价”。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性活动,如学生自主排练节目,相互学习评价,共同成长,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参与综合的星级评级。这种评价策略通过激发学生之间的情商互动来开展,有助于孩子更好地互动互学,始终立足生本,学生在体验中评价,在活动体验中参与综合的星级评价。
二、小学情商培育推进的基本策略
自2017年9月至今两年多时间的情商培育校本实践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观察、调研、思考,一步一步尝试、分析、优化,杭州星洲小学逐步形成了较为清晰、有效的推进方略。
1.全覆盖层级式情商校本课程实施
“100%星方略”下的情商校本培育关注了两方面的“全覆盖”:第一个覆盖是指此课程涵盖理解自己、与人交往、适应环境、管理情绪的情商培育四大要素;第二个覆盖是指此课程培育对象为全校每一个学生。全覆盖的培育目标和内容是有层级的,根据年段设计不同的内容,开展较为切合年龄特点的学教活动,让情商教学更有实效。
基于情商的4项素养,杭州星洲小学在实践中尝试构建了一到六年级层级推进的主题课程体系(见表3)。一、二年级为基础营,三、四年级为进阶营,五、六年级为高阶营,每一个层级都有其相应的培育主题系列活动。
基础营“漫游镜子铺”主题引导学生自我观察,促进全方位了解自己:一年级开展多种形式的照镜子体验,孩子进行自我观察,说一说、画一画,全方位了解自己;二年级时则通过平面镜、哈哈镜体验不同状态下自我的可变性,写一写、比一比,了解我眼中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我,尝试进行积极的自我评价。
进阶营“自信布丁街”主题在三年级聚焦自信心,画一画“积极树”Vs“消极树”,写自我标签,指导学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接纳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四年级时利用情境再现,引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如写一个鼓励自己的常用语,不妄自菲薄,在面对挑战时能有意识地扬长避短。
到了高阶营,开展“梦想达人秀”活动:五年级学生在活动中秀出自己,写一写自我激励的方法,学习自我激励的具体技能;六年级则利用梦想达人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优势竞争的尝试,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改善,形成更积极的自我评价。
“理解自己”主题课程的层级体现在关注学生的自我审视,运用自我观察、自我对比、自我评价等手段全面了解自己;关注学生的自我激励,通过写积极标签、写鼓励标语练习自我促进技巧;关注学生的自我改善,利用扬长避短、有意识的优势竞争成就更好的自己。
2.全学科浸润式情商意识融合培育
情商培育过程中,“100%星方略”强调每门学科都要挖掘情商培育资源,抓住合理的契机开展教育。而学科的融合培育策略是“浸润式”的,情商内容的学习不是生硬的添加,而是和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
全学科情商意识融合培育路径则以搜寻情商结合点、设计融入、点化感悟步步精进,既不偏离学科本身的课程目标,同时也深化学生的情商意识。
浸润式情商意识培育的第一步是在各学科中挖掘、整理相关的情商结合点,包括目标和内容两个方面的结合点。首先,寻找学科目标与情商目标的结合点,这有助于情商培育目标实现全学科落实。比如,《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中有“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小学阶段体育课程要“注意培养学生自尊、自信、不怕困难、坦然面对挫折,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交往”。在小学数学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了情感教育的目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品德、语文、综合实践等学科目标与情商目标也有着密切的契合点,如语文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中明确指出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次,寻找学科内容中的情商培育点。各学科中含有许多情商培育资源,如语文教材中含有相关内容的课文达62篇,如《卡罗纳》《谁和谁好》等。語文课外阅读书目的相关内容更是不可计数[4],如音乐教材中有《好朋友》《快乐宝贝》等与情商培育相关的曲目,以及与情感内容密切相关的音乐背景知识,如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在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了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乐曲,突显了情感中的意志力。
浸润式培育的第二步是教师在不背离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将寻找到的情商资源融入教学中,既适切年段特点,又根据学生的情商现状使其符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形成浑然一体、不可或缺的环节。如开发一系列兼顾情商培育的体育游戏融入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提高情商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再如,音乐课有关音乐家贝多芬生平教学中融入有关意志力的情感内容,即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家失去了听力会有怎样的感受,又是如何在那样的情况下继续创作的。情商培育的点拨要立足于内容,触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才能获得直接的效果。
浸润式情商意识培育的第三步是在融合中进行点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将情商学习内容以灌输的形式将相关内容教给学生,而是以启迪、催化、点拨的方式让学生思考、领悟,这样的方式更像是一种点化,学生对情商要素的吸取和习得自然发生、自然获得。如学生在课外阅读交流课上分享《坚强感恩的霍金》一文时,教师的点拨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感悟霍金的精神,即他在身患重疾的情况下以坚强不屈的意志创造了科学奇迹,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所共鸣,增强自身情商意识。
3.全息性真境式情商训练实操
“100%星方略”在推进情商培育的实践过程中,离不开具体的情商训练活动,这些活动具有全息性,即在每一项训练实操活动目标中都衍射“理解自己”“与人交往”“适应环境”和“情绪管理”这4种情商素养。同时,每一项活动都以真境式开展,即都是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进行,这些场景涵盖校内校外。具体而言,情商训练包括个人化、团队化、混龄化和复合化4种实操[5]。
个人化情商训练是结合各种节日活动,设计一系列由学生个体完成的节日唤情活动,详见表4。
假日小队活动中,各成员通过充分表达和适当妥协,自主设计活动内容,并将活动方案在校园网上展示,供其他小队提出修改意见,小队成员们根据意见,再次讨论、修改和完善。团队化情商训练实操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了解自己,学习表达自我、与人协商和共同承担,极大丰富并促进了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往合作,培养了学生的情绪管理和与人交往能力,同时在活动过程中体验了公众形象塑造,提升了自信心。
除了同龄的假日小队,也可从学校层面推进混龄团队的情商实操训练。星洲小学基于情商教育整合并梳理了学校已有的贸易节、科技节等学校传统活动,创新出情商教育“大手拉小手”“自由贸易”“我秀你评”等活动,详见表6。表6基于校本实践的混龄情商训练内容
训练项目科技节:大手拉小手贸易节:自由贸易和爱心捐款艺术节:我秀你来评训练内容高年级与低年级同学“大手拉小手”游园,完成各项游园体验、挑战任务学生自由选择贸易商品、贸易地点、贸易形式、交易对象,开展自由贸易活动,活动结束后为贫困儿童爱心募捐有才艺的学生在学校提供的平台上展示自己,展示结束后观众为表演者贴星评价
这些活动都是校域层面整体联动的,搭建了混龄合作的平台,在不同年龄层的生生互动实践活动中切实提高了情商。如学校自由贸易节活动中,学生自主摆摊,自由贸易,切实提升了学生社交能力,有效提升了学生情商。贸易节后的爱心捐款让学生懂得了分享和关心,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提升相关情商。
复合化情商实操训练主要以跨学科项目制活动开展(内容见表7)。在项目制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实施有关项目,解决实际问题。
过跨学科项目自主选择个人或团队方式展开训练,进一步理解自己。如四年级开展职业体验的跨学科项目学习,学生要去体验家长的职业,记录自己的体验过程,撰写体验感受,并制作PPT进行展示。学生独立应对新身份带来的新挑战,考验着他的适应能力,而他很享受这个忙碌的过程。这么多事情要做好,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去坚持,去应对。
4.全角色焦点式情商问题解决
在情商培育实践中,“100%星方略”还提倡“全角色”投入,即学生、教师、家长以及专家都投入到情商问题的解决中。同时,聚焦典型问题,在“焦点式”情商问题解决中以典型情商问题展开研讨,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首先,学校鼓励基于多角色约束的情商管理契约的应用。目前,情商管理契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生生契约”。以“七天不吵架”记录卡为代表,让低段的学生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情绪,教师通过在班级里公布“七天不吵架”记录卡,放大学生约束情绪的行为,给学生以激励。二是“师生契约”。师生的“约法三章”就是以平等的方式让师生互相督促,践行情绪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给学生的有效情绪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三是“亲子契约”。即让孩子与父母签订情绪管理契约,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孩子和家长一起“量身定制”短期、中期和长期奋斗目标,各阶段的时长由家长和孩子根据自身的情况确定,并严格按照约定努力实现各阶段目标。
其次,学校积极组织实施基于多角色协作的情商问诊疗愈举措。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情商方面存在特殊问题的学生,常用的情商培育方式往往失效,而多角色协作的情商问诊疗愈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尝试。针对特殊学生的问诊方式,由全员探讨若干典型“情商教育症候”,把脉病源所在,探求教育之道,推进学生情商培育研究。
再次,学生的情商培育离不开家庭,针对家长在养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惑,有多个班级创建困惑家长养育群,通过教师指导、家长研讨,能随时了解学生问题,给出指导策略,随时反馈效果,从而提升家长的情商培育能力[6]。
三、小学情商培育校本创新成效分析
杭州星洲小学通过两年的情商培育实施,学生、教师、家长及学校都有丰厚的收获。
1.学生成长:实现了情商素养的全面提升
2019年5月,星洲小学再次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情商测试。测试量表和测试方式与2017年5月相同,实际有效问卷146份。经统计,各年级各项得分情况依然呈正态分布,四、五、六年级的各项得分与常模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均不同程度高于常模。这表明,在全域融入的情商培育体系下,学生“理解自己”“与人交往”“环境适应”和“情绪管理”4项素养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培养和提升。
此外,2017年被测的四年级与2019年被测的六年级是同一届学生,对他们的两次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发现,除“压力管理”得分与两年前持平外,其余测试项目都呈现不同程度的提升态势。这说明,这届学生虽然两年后的学业压力和升学压力增大,但经过情商培育后依然能保持较为平稳的心态,没有呈现断崖式下跌态势。
学生有意識地进行自我情商教育,该过程在学生的文学、绘画、音乐作品创作中都留下了印记。其中,2019年期末版《最近比较烦》火爆网络,而这首MV就是由星洲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创作并演唱。歌曲内容从期末复习压力带来的烦恼出发,以家庭关爱为依归,唱出了许多孩子的心声,其中既有情绪表达,也有情绪的自我调理,与情商培育一脉相承。此外,星洲小学有学生在军训时写了意志锤炼内容的家书,在区级演讲中获一等奖。这些案例说明,情商培育正逐步在学生的心里扎根,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生发灵感,促使每一个个体都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校园网上各项行为规范扣分情况中,由于各种情商问题导致的不规范行为造成的扣分人次相较上一年减少56.2%。各级别各学科公开课每个班级学生都能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获得上课和听课老师的交口称赞,情商美誉度显著提高。
2. 教师发展:开启了情商教育的全新视域
在推进情商培育的过程中,教师也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为了提升教师们的情商教育能力,学校组织了大量的情商系列培训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情商类讲座通过情商培育领域相关专家的讲座培训,提升了教师对情商培育的认知,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在理论的引领中得到启迪,实现教学相长。情商读书月里,教师们阅读了大量情商培育相关的理论与实操书籍,从不同角度了解了情商培育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并开展了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读书感受,从不同维度解读情商。
在研究推进过程中,学校结合学术节和隔周一次的“星论坛”活动,开展了情商培育系列论坛,分享情商培育案例,优化情商培育策略。教师们的案例源于教育实际,汇聚教育智慧,听者深受启发。
在情商培育探索过程中,教师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丰富了情商研究的外延,人人撰写了情商案例,进行校内评比。两年里,学校在各级各类情商类课题立项7个,3篇论文分获市论文评比二等奖和区教育教学专题论文二、三等奖,2项科研成果获区一等奖。教师在研究中主动了解情商培育的内涵,一起编制培育目标和方法,建立起较为系统的情商培育能力图谱,提升了教育水准。
3. 校本经验:优化了情商培育的全局方略
经过不断尝试和调整,星洲小学完成了情商培育的整体规划,明确了“一个目标、两重保障、三大环境、四式融入”的情商培育格局:“一个目标”即情商培育的总体目标和层级目标。“两重保障”是从学校和家庭两个维度出发,提供师资保障和家长支持。“三大环境”则是在情商培育中营造自我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情感培育内在驱动力;创设体验性、可操作、可协同的校域体验环境,引导学生深度体验;开发家校互联环境,实现家校协同培育和快速响应机制。“四式融入”是指通过实施层级式情商培育课程,浸润式学科情商要素渗透,真境式情商训练活动开发,焦点式情商问题研讨和解决,实现情商培育的有效提升。
杭州星洲小学推行“100%星方略”,从不同层级、不同学科、不同梯度、不同角度,系统化、整体化地推进“全域融入”情商培育,不仅坚持以学生为本,保证了情商培育的全面覆盖,也兼顾了个体,致力于解决个性化情商问题,让每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努力做到尊重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
参考文献:
[1]戈尔曼.情感智商[M].查波,耿文秀,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2-32.
[2]徐小燕,张进辅.巴昂的情绪智力模型及情商量表简介[J].心理科学,2002,25(3):332-335.
[3]文建龙.情商教育要从娃娃抓起[J].基础教育研究,2010(22):6-8.
[4]许雯.试论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儿童情商的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2(21):70-71.
[5]韩梅,刘幸娟.体验式团体活动对培养儿童情商发展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6(12):108-109.
[6]贾淑伟. 儿童情商教育中的几种技巧[J].华夏教师,2018(24):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