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上风力发电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探讨

2020-04-06李娜

中国市场 2020年36期

李娜

[摘 要]文章从陆上风电的成本构成特点及成本控制的建议探讨了成本管理的问题,希望能引申出更多新能源成本管理和控制的创新思维,为新能源企业的发展提供思路。陆上风电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企业要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系,通过对企业项目的全过程、全周期、全生命周期的规范标准化管理和控制,做好成本管理和控制,提升成本管控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成本管理;风力发电;成本控制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6.109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在总量和结构上都呈现出增长和不平衡的态势。尽管我国已经进行了跨区域的大规模调点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供电不平衡,但总体来说,电量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已经刻不容缓。新形势下,风能电发展极为迅速,但是陆上风能发电企业单机装机小、项目运营地点分散也给企业成本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题。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非常重要的版块,企业的发展不能脱离成本管理,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不但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且能够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正向损益。陆上风力发电企业在电价较为恒定的情况下,除了要在电力营销上做文章,还要坚持低运营成本,切实做好企业成本梳理和管控,帮助企业提高效益。

1 风力发电企业成本控制的目的

1.1 步入新能源发电企业平价上网现状

新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趋势,陆上风力发电靠上网电价增加收入正在逐步退出。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6年12月26日较大幅度调整了全国陆上风力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其中电价水平I、II、III类资源区下调幅度较大,风电向IV类资源区转移发展的趋势明显,比如2018年调整后电价与上次调整电价比较,I、II、III类区下调0.03元,下调比例6%;IV类区下调0.02元,下调比例3%。2018年新建陆上风电企业I类区下调0.04元,下调比例9%;II、III类区下调0.02元,下调比例4%;而IV类区还是只下调0.01元,下调比例2%。对于电价补贴,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所示,从2019年7月1日起,新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通过竞争方式确定上网电价,还要求低于项目所在资源区指导价;在此基础上,取消前期较大面的电价补贴,2020年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及新核准的项目,国家取消补贴,使电价平价上网成为常态;微利必将促使企业最大限度地上量,同时做好成本管控,企业才能得以可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1.2 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伴随陆上风力发电企业的竞争加剧,陆上风电企业的市场竞争正在不断升级,新能源市场全面放开,我国全面发展以清洁能源为主的电力市场,5大发电集团相继进入新能源发电行业,行业的开发竞争变得尤其激烈。市场情况下,陆上风力发电企业目前仍然陷在了价格红海,不仅需要考虑控制有竞争力的电价,也要考虑开发新的资源,用有效的产量夯实企业发展基石。故当务之急,企业通过优化成本结构、整合资源,以达到有效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目的。

1.3 控制成本确保企业效益提升

陆上风电的发展,电价补贴的取消和退场是大势所趋,而且电价补贴的结算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遥遥无期。标杆电价也指不定有再次下调的可能性。企业的收入稳定性变得不可控制,在这种不可控的收益减少情况下,降低运营成本也是企业长期谋求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不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大成本控制力度,为企业提升盈利能力。比如集团管理下的风力发电企业,集团以ROE的表现不低于一年期银行贷款利率为标准,其下管理的Z风力发电项目位于Ⅰ类地区,因为有几年的运营期,税金增加,人工增加,设备检修增多,成本费用没有控制好,使得ROE的表现低于集团要求,被列为低效关注资产。如果后期不能做好成本管理,对于该项目的后期发展极为不利。

2 陆上风力发电企业的成本特点

陆上风力发电企业的前面已经分析,其收入单一,依靠自然的风力发电,电价为发展改革委指导的标杆电价+电价补贴,收入难以可控。其发电成本主要分为不可控费用和可控费用,投入运营后非可控费用主要包括财务费用、折旧费用、相关税费及人工费用;可控费用包括运维成本和日常运营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是陆上风电企业融资带来的成本,主要包括企业投入的融资方案、利率和资本金比例。折旧费用由陆上风电开发建设时的金额和设备使用年限决定。相关税金为各类城建税等附加税。运维成本主要包括日常运行、维修费、人工费、备件费等。陆上风电企业投资大,资产价格高,是高资产企业,因此其财务费用和折旧占比较大。以Z陆上风电场2019年数据为例,在总成本费用中各小类成本费用所占比例,折旧费用占47%,财务费用占34%,运维费用占8%,日常运营管理费占3%,其他费用和税费占8%。可见控制折旧费用、财务费用的所占比重最高。

3 陆上风力发电企业降低和控制成本的探讨

从上面分析成本的构成特点可以看出,陆上风力发电企业投资及建设是发电成本的主要部分。风力发电投资金额大,融资方案的优化和开发建设投资成本的控制对电站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影响很大,反而运营管理期的成本影响有限。因此陸上风电企业的成本管理和控制贯穿企业的全过程,从源头成本开始管理和控制,到运营的成本管理控制是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的整个生命周期。

3.1 更新制度理念

陆上风电企业要切实做好成本管理和控制,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要制定成本管理制度,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和控制制度,能使企业规范化的做到成本管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能从成本管理的全过程对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实、分析、考核进行更精益化的管理。企业的管理者更新理念,将成本管理放入企业健康发展的首要地位,重视成本管理与控制,做到全员成本管理的体系,把成本管理与控制融入全员、全环节、全过程,从各个环节入手研究探讨如何控制和降低成本管理。

3.2 前期开发建设阶段

3.2.1 控制投资开发费用

要加强陆上风电项目成本控制,严控项目开发条件。隨着政策的变化,风力发电项目的开发也要不断更新变化,企业要加强对外界的了解,投标开发项目时要严格做好投标把控,筛选优质或是可行性项目,严把开发关,才能保证企业后期对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3.2.2 管控建设成本并提升质量

企业在项目实施之前要制订完善的执行计划,每一个项目投资建设金额巨大,因此要完善项目建设制度和方案,严格按项目制度和计划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及时进行更改,并对更改后的计划严格执行,提升施工效率,严控建设成本管理。在施工建设过程中,要提升施工质量,保证施工安全,缩短建设时间,减少安全事故对工期时间和质量的影响,保证资金控制水平。财务要运用现代信息化管理工具,分析建设过程的隐形成本,把控成本进度和预算结果的全面可控,尽可能地寻找降低建设成本的方法,有效降低成本,控制费用。

3.2.3 降低建设设备采购费用

风电项目的建设需要购置大型设备和各类建设材料,合适的采购手段能较大程度地降低成本消耗,提升采购成本控制质量。通过集中招标谈判等方式达到利用合理和较低的成本获取质量过关的设备和材料,降低采购成本。

3.2.4 降低融资成本费用

陆上风电企业一般的建设周期为12个月,短期内筹措资金且资金体量较大是项目建设的难题。利用银行借款、集团公司内资金使用等融资方式,选择融资成本低的融资方案,不仅满足项目建设所需资金,还可以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一般通过集团贷款渠道向银行贷款,可获取足够的资金,且资金利率不高于自行向银行贷款利率。

3.3 运营阶段成本管理和控制

3.3.1 减少税费管理

陆上风电企业一般是重点基础建设企业,所得税有三免三减半政策,增值税有即征即退政策,风电企业一般厂房在偏远的山区,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都有优惠政策或是在不征收此税收的地区,要提前做好税收筹划,积极寻找有效税收政策,做好优惠备案、退税工作,保证优惠政策落实,降低企业税费。

3.3.2 降低人工成本费用管理

风电项目一般按编制配备公司运维人员,要有效控制员工数量;公司是高人才高资产企业,要物尽其用、人尽其能。在人均费用提升的情况下,可减少人员编制,提升人员多方面的技能,尽其所用。在不能减少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实现师带徒,培养新人,控制人工费用。还可探索运维一体化管理方式,在年度维修上使用内部人员,在人工成本不能降低的情况下,降低外委维修工程的成本。

3.3.3 控制运行维护费用管理

加强设备日常管理维护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率,完善监控设备和技术手段,提高自动化水平。提升公司设备管理水平,提升设备可靠性,提升发电能力;提升设备检修计划准确性,合理安排计划性检修作业,安排在小风天气进行检修不仅可以提升设备使用,还可以减少电量损失,进一步落实线路巡视工作,并对发现的潜在缺陷提前处理,避免线路发生故障。

3.3.4 降低日常运营费用管理

陆上风电企业要探索日常管理费用的降低,如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交通费等,汇小成大,这也是有效降低成本的一个好办法。风电项目大部分是集团公司管控,项目地分散的情况,在办公、差旅、交通可探索区域甚至集团管理方式,统一进行集团指定网络采购、网络提前订房订车出差管理方式等,实行规模化可有效降低各小成本的控制管理。

4 结论

在陆上风电企业的发展中,其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要更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体系,通过对企业项目的全过程、全周期、全生命周期的规范标准化管理和控制,做好成本管理和控制,提升成本管控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力,使陆上风电企业能在新能源企业中高质量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勇.浅析光伏发电企业的成本管理[J].财会学习,2018(33):134,138.

[2]王春连.光伏发电企业的成本控制研究[J].商讯,2019(26):126-127.

[3]刘佳.新形势下新能源发电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探讨[J].商讯,2019(3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