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思考
2020-04-06李剑飞
[摘 要]企业要想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而建立全面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实现与促进企业战略经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有效方式。基于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更要做好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企业战略经营目标
[DOI]10.13939/j.cnki.zgsc.2020.36.107
1 前言
全面预算管理不仅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经营目标,更有利于控制企业各个部门的经营活动。所以,企业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管理工具。而如何形成一套符合我国企业发展需求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以此改善我国的企业管理水平则是众多学者研究与关注的重点。文章结合个人实践研究经验与相关参考文献,就当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效用,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 面临的问题
第一,企业欠缺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本身就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决策、组织、执行这三个管理环节协同配合,才能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然而,不少企业现如今仍旧欠缺一个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将预算管理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负责,这一方面降低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专业性,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财务部门的实际工作量,并降低了财务部门的工作质量,可谓是得不偿失。
第二,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环节较为薄弱。即便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已经相对较为普及,但纵观其实际发挥出的作用还有着很大的欠缺之处,究其根本主要是全面预算的分析环节相对较为薄弱,无法准确地体现出企业的预算结果,以致预算目标与实际执行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传递预算管理信息上也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这是因为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的分析过程中,往往只是对预算执行率加以核算,并未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也就无法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责任主体,最终也就造成了企业在划分全面预算管理职责上存在着相对较为明显的缺陷问题,不仅造成了全面预算分析工作难以深入进行,也使得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工作流于形式化。此外,部分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分析时,并未采取全员配合机制,而是由单个部门独自进行,以致在收集预算分析数据上相对较为困难,也就难以有效的开展全面预算分析工作。
第三,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流程、方法不够科学。对于企业而言全面预算管理的编制流程、方法可谓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实际编制过程中许多企业往往会选择增量预算法进行全面预算编制。主要是因为该种方法的编制流程相对较为简单,编制工作也相对较为省力,但是在科学性与先进性上,相对比零基预算、弹性预算还有所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企业无法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预算的增长。
第四,企业的预算考核机制不够完善。目前仍有部分企业缺乏一个完善的全面预算管理考核机制,以致企业在执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预算的编制工作以及执行工作,而对预算考核机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度,使其一直流于形式化作业。同时,由于预算考核的次数相对较少,难度也相对较低,根本达不到企业全员参与的程度,也就使得预算考核机制无法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优质服务。此外,企业的全面预算考核机制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过于注重对费用类指标的考核,而忽视了对非费用类指标的关注,以致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根本无法被客观地反映出来。
3 解决对策
第一,为企业构建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正是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配合。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企业必须要为其构建一个专门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从而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执行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应该构建一个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编制与审批等工作;其次,应该构建一个专门的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执行预算管理委员会的各项决定,并开展日常的汇报、总结、管理等工作;最后,应定期组织企业全员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知识培训,将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贯彻到每一名员工的心中,使其积极主动地承担起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工作,积极地配合好预算管理办公室将各项要求落实到位。
第二,提高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分析水平。可以从定期分析企业的关键性经营指标与构建预算差异反馈渠道这两个方面来提升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分析水平。通过对某一个固定时间周期内,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关键性指标加以简单的汇总分析,有助于减少后期数据的分析时间,提高预算分析水平。这是因为企业的关键性指标往往包含了企业的财务指标、市场的占有率以及成本费用率等,快速地掌握这些关键性指标就等同于掌握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而预算差异反馈平台的打造,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及时总结全面预算管理的执行情况,并且对后续的预算执行情况加以修正,为落实预算编制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因为预算差异反馈平台的构建,需要企业全体工作人员对预算结果与实际预算差异加以分析,这样就能使预算分析成为每一名员工的日常工作,进而实现各个部门、各个岗位信息之间的及时沟通与交流,使全面预算分析工作得以深入开展。
第三,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编制流程、方法加以优化。在全面预算编制过程中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才能够发挥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最佳效用,所以,在选择全面预算编制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选择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同时,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对全面预算管理编制流程加以优化,改变原有的过于随意化的编制流程,转而制定出标准化的作业方式,以避免发生人为操作失误,进而影响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打造多维度的预算考核体系。为了更好地完善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企业可以引入多维度的预算考核体系,如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的引入,以完善企业的预算考核机制。这有助于帮助企业在财务、客户以及内部流程等诸多方面上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从而全面的反映出预算管理工作的执行结果,后期顺利的修正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4 结论
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虽然越来越广泛,但是面临的问题也日益显露出来,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全面预算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历程相对较短,无论是在理论还是方法上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为此,在今后的实践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从很多方面继续探索研究,从而打造一套适合我国企业国情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通过全面预算管理达到增效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彭艳容.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
[2]魏高俊.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面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财会学习,2020(3).
[3]胡江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现代国企研究,2019(5).
[4]王艳. 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贸实践, 2018(10):207-208.
[5]杜全森. 新时期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探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8(11):34-35.
[6]刘畅.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J].纳税, 2018(6):97.
[7]滕放. 浅谈民营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经贸实践, 2017(21):27-28.
[作者简介]李剑飞(1980—),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副教授,国际财务管理师(高级),研究方向:会计信息化、管理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