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阈下民族类院校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探讨
2020-04-06吴琼
吴琼
【摘 要】本文分析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必然性,阐述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应把立德树人作为协同育人的核心、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协同育人的前提、把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作为协同育人的重要遵循、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作为协同育人的核心点,提出构建课程体系协同育人机制、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保障机制等对策,从而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体系。
【关键词】民族类院校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协同育人 机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3-0088-03
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学校、教师、各门课程都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形成协同效应,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根据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高校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担负起育人的重任。本文就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必然性、构建逻辑、构建体系等层面展开探讨,为民族类院校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提供参考。
一、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的必然性
(一)高校形成育人合力的必然选择
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要想求取各方的合力,需以全课程协同为必然选择。不管是育人的主体—— 教师,还是育人的对象—— 学生,都对高校形成育人合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是实施课程育人的关键。当学校每个教师把自己负责的每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时,学生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德育的浸润、受到教育,久而久之,在思想道德层面实现良好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非常大的。如果单单依靠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课堂“单枪匹马”地教授大小道理,是达不到这种育人效果的。因此,高校要懂得借力来达到育人目标。合力、众力聚合在一起就会形成磅礴伟力,有了这样的教育伟力,学校就有了足够的自信去引领学生珍惜韶华、拼搏进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努力奋斗,贡献毕生的精力。
(二)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客观需要
思政课的开展实效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目标可不可以达成、能不能实现。一直以来,思政课、专业课在高校中是“两条互为平行线难以交叉”。也就是说,专业课、通识课教师负责讲授专业知识和培养能力,而没有把课程所蕴含的价值引领融入讲课中。思政课教师只是完成所教授的课程,多数教师都未和专业课老师就教学展开探讨和沟通,最终造成思政课、专业课成为“两条平行线”,这对思政课的实效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和阻碍。因此,高校开展思政课急需专业老师的配合和支持,思政课和专业课必须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二、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原则
(一)把立德树人作为协同育人的核心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此,要全面提升和增强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教师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不但要以德立身,还要以德立学和以德施教。“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做好高校育人为本、立德树人工作,应将立德树人目标列入专业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并以此设计课程,将教学、学工的优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校只有紧抓人才培养能力的提升这一核心任務,肩负起自己所担负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以及未来接班人的重任,才能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真正地帮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持续提升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二)把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协同育人的前提
要想在协同育人上“同向同行”,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价值导向地位不动摇。马克思主义以指导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基本属性,因此对于大学生的德育来说,马克思主义意义重大,它无论是在塑造大学生的政治观方面,还是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以及树立他们的理想抱负上,乃至是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层面,都具有明显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因此,课程思政的开展和实施一定要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基于此,在社会主义、非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间一定要划分明确的界限,让教师能够清楚地辨别所教到底是否真正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否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一定要从原来的“思政课程”转变为“课程思政”。
(三)把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作为协同育人的重要遵循
高校培养人才不只是要做好育人,还要做好育才,这是统一的两个方面。要紧紧围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突出党的政治建设,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育人和育才相统一作为协同育人的重要遵循。首先,育人是前提。党中央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教育以培养出有助于社会发展、有益于文化传承的、有利于国家存续的、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的人才作为根本追求。其次,育才是关键。当前我们正在经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国际竞争愈发激烈的整体环境下,无论是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还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到底我们都要靠人才。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虽然我国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但培养的人才与现实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现有人才无论是在创新方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以及在进取精神上都依然有极大的提升空间,我们更是缺乏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必需的创新型、复合型和实用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过程中,高校应将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国家发展紧密相结合,让人才培养符合时代的要求、符合国家发展的要求,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
(四)把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作为协同育人的核心点
分析课程思政,课程是其基础,思政乃其重点,教师为其关键。因此,为了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核心、关键和重点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在教师。统领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工作全局并推动其发展,掌握全员育人工作的主导权,要强化建设教师队伍,提升育人者的整体素质,在责任明确的基础上,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求取协同,让课程教学、思政教育能够在“同向同行”的条件下,一起合力发挥自己的作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因此,要充分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教师的主体作用,在思想上提高教师的重视度,在行动上调动教师的参与积极性,让教师把提高自身人才培养能力作为不懈追求。教授各门课程的教师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自己的育人责任,才能在课程实施讲授的备课阶段、讲授过程中,考虑到把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中,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三、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机制体系
(一)构建课程体系协同育人机制
一直以来,思政教学和课程教学各成体系,双方不能互为协同,究其原因,在于没有确立“全课程、全员育人”的基本理念,进而造成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以及人才的培养方案之间各行其是,互不协调,乃至彼此冲突。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特别强调:一定要对专业课程中、专业教学方法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予以充分的挖掘,一定要让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能够紧密的配合在一起,全范围的、一体化的育人。这为我们解决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张皮”“两条线”的状况提供了重要遵循。高校应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合力构建协同育人的科学课程体系。为此,需要从协同和育人两方面考虑。
1.在协同层面,应建构协同育人的具体机制,革新现有的教师考核体系,构建育人实效导向主义机制下的考核体制。考核中要注重课程育人的功效,而不是看科研成果的多少。首先,年终考核应该着重检查人才培养和育人目标是否协同;其次,考核目标应考虑到各门课程是否在授课计划、授课方案、授课大纲中真正体现出实施了课程思政教学;再次,应将立德树人这一目标有无达成确定为考核教師教学成效的重点;最后,把教师育人要求纳入教师个人业绩和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方面予以着重考量。
2.在育人层面,在思政教育、教务系统两个方面展开深度的合作。一是各门课程要完善课程思政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方案时,把育人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二是课程教师需要结合本专业的特性研究设定具体的育人目标,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独特思政元素、思政教育资源,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政元素有效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二)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
1.整合学校育人资源。将学工、团委、宣传部门、各二级学院的学生中心、社团、行政管理部门等共同纳入承担育人责任的部门。在组织开展相关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应将基本的目标确立为培养价值观正确、世界观科学、人生观积极的人才,要求他们能高度认同党的理论,对我国的社会制度高度自信,在情感上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和自己的国家以及文化。
2.建立集体备课机制。任课老师共同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让思政课程、专业课程能够相结合。思政教师在备课中可以向专业课老师咨询适合学生专业的思政教学案例,而专业课教师则可以让思政老师把关课程教学设计融入的“思政元素”。
3.构建丰富的线上教学资源库。由学校教务处牵头组织学校各门课程思政授课负责人把备课、教学过程中的思政元素素材集中统一收集起来,由思政课教师检查审核把关后,挑选优质教学内容发布到线上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全校老师均可共享这些教学资源。
(三)建立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建设机制
1.将课堂和实践两个层面的教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组织开展“周末理论大讲堂”“道德大讲堂”等系列讲堂,深入开展包括“重走长征路”“中国梦.我的梦”等在内的社会实践和实训活动,不断拓展思政课程开展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2.开发地方红色教育资源,以其作为思政课程的重要教学资源。民族类院校所在的民族地区一般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将这些资源用于课程思政建设中,让课堂讲授内容更易于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以笔者所在的民族类院校为例,学校地处桂西南边疆,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充分利用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的深厚红色资源,开展国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培育师生的爱国情怀,打造具有南疆特色的“国门”思政教育品牌。
3.将具有本地特色的民俗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民俗文化是思政教育的重要教学资源。在壮族地区,农历“三月三”是极隆重的节日。民族院校可以此为契机,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通过有机地融合校园文化、民族文化,展示多样的、多彩的民族风情,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民族的独特人文魅力,同时助推民族文化的流传,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并提升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升华爱国情感。再如丰收节,此节日是为了庆祝丰收。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当地丰收节的民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这个节日设立的背景、主题,并借此节日了解中华农耕文明、乡村振兴的光明前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三农”,愿意到农村参加脱贫攻坚战和新农村建设,毕业后能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到国家建设最需要的一线奋斗,并教育学生感知耕种和收获的不易,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四)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保障机制
协同育人这一机制包括引领、投入、培训等诸多方面,其建设需要在政策支持、整体谋划、重点培育、逐步推进等几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1.引领机制。邀请各级党政负责人到学校为学生宣讲形势政策,创新上课模式,革新思政课的开设机制。鼓励和支持学校申报建立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使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注重构建起在规划引领这一载体之上的协同创新体系,学校顶层做好设计、科学有效的引导和激励,鼓励辖属院校在学科课程思政开展的过程中打造成效显著的思政品牌课程,在资源上做好支持,于校内培育典范,在不同院系间形成激励和引领。
2.领导机制。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以党委为责任主体,相应地,高校实施跨学科思政育人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就应该是高校党委书记以及分管思政教育的学校副书记、副校长,在责任主体和主管者明确的基础上,建议高校设立思政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常设办公室,小组领导是校领导,常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办公。
3.投入机制。高校制定《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行动计划》,着眼加大课程思政建设经费投入、设立课程思政专项研究课题和课程思政示范课堂,深化学校课程教学改革,从制度上确保“课程思政”得到顺利、有序实施。通过投入机制确保课程思政的整体推进,解决方案实施、实施效果、效果评价等难题。
4.培训机制。高校通过启动整体试点、重点培育、一般培育,分类分步骤实施课程思政建设。紧抓课程改革这一重大机遇,让各学科教师成为思政教育的“主力”,组织专题学习会,让各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全面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守住课程建设“主战场”、把牢课堂教学“主渠道”,培养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主动积极地将专业教学和思政教育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意识。
总之,民族类院校要因校制宜,不断尝试构建适合自身校情的协同育人机制。为了保证各类课程在方向上同步于思政课程,让各类课程能够和思政课程协同起来达到更好的育人成效,应扭转当前育人成效有限的现状,各门课程都需要守好“一段渠”,负责好各自的“责任田”,这样才能不负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S].教高〔2020〕3号,2020-06-01.
[3]朱小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机制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2).
【作者简介】吴 琼(1978— ),女,广西贺州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