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与策略探讨

2020-04-06覃业柏欧林宗

广西教育·C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思政课实效性高职院校

覃业柏  欧林宗

【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不足、教学内容未能密切联系实际、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实践教学环节未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等现状,提出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等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思政课 实效性 现状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43-0081-02

当前,国家要求高校进一步办好思政课,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由此,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提升思政课实效性是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本文基于问卷调查对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现状,笔者所在课题组拟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对广西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思政课教学、教师授课水平、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968份,回收率96.8%,达到问卷有效值。调查对象中,78%为一年级学生,22%为二、三年级学生;文科类专业学生占比31.2%,理工类专业学生占比36.67%,其他专业学生占比32.13%。调查对象涵盖高职院校所有年级,且以大一学生为主,较能反映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实际状况。

(一)思政课教学吸引力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思政课是持认可态度的,能够认识到思政课对提升个人综合素养的积极作用。但是,调查结果也显示,42.25%的学生对思政课学习持一般的态度,有58.57%的学生认为自己上思政课只是为了拿学分,其中46.38%的学生表示对思政课不感兴趣,甚至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实用价值不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只有19.73%的学生在上课前会预习所学内容,48.55%的学生认为自己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思路,80.89%的学生不会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主动向老师提出相关问题。这说明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也说明思政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还有待提升,教学实效性有待加强。

(二)教学内容未能密切联系实际

调查结果显示,在听思政课教师授课时,36.78%的学生喜欢听社会热点难点问题,26.65%的学生喜欢听关于情感、意志、品质等方面的知识点,14.77%的学生喜欢听关于交际、升学、就业等能结合自身实际的问题,说明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有着多样化的需求。但是,调查中有部分学生反映老师所讲的内容从理论到理论,较少涉及上述学生喜欢听的实际问题,存在联系实际不贴切、说理不透彻现象。

(三)教学方式方法较为单一

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学模式方面,43.18%的学生比较喜欢思政课老师采用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有39.77%的学生认为部分老师上思政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教学语言表达平淡,缺乏讲课激情和感染力。对于当前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亟待解决的问题,64.15%的学生认为应改变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增强教学双向互动。同时,学生希望思政课教师具备调节课堂氛围的能力,并具有较广的知识面、开阔的视野和新颖的视角,能关爱学生、了解学生心理。这说明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仍较为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且教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其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

(四)实践教学环节未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实践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设计的课程实践环节不断加深对理论的了解和掌握。调查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在提升个人内在涵养、增长才干、提高动手实践能力、积累更多的社会经验、促进理论与实际结合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在回答“您认为当前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的问题时,52.17%的学生认为需要加强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形式可以是社会调研、课堂讨论、参加志愿者服务、课外参观考察、开展演讲或辩论赛等。在对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建议中,大部分学生希望学校和社会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创造更多的条件,构建成熟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设立更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和实践教学点。这说明当前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問题,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实效性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因此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进行设计。一般来说,高职院校学生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理论综合素养相对要差一些,尤其是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很多学生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进入高职院校,生源的多样化导致同一个班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分成几个不同层次。一堂课如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成了思政课教师备课必须认真思考的环节,尤其是要认真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思政课教师既要考虑知识性,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就业及个人发展是他们最关注的热点问题,课堂教学设计可以从这一方面切入,引导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此外,对于课程的案例引用,应注意采纳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如在讲授“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这部分内容时,对于为什么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可以以当地政府在推进经济发展方面所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绩为例进行阐释,这样更具有说服力。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是相对于传统的授课模式而言的,这里所讲的创新主要是指采用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调研来看,有些教师授课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教学方式方法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大部分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授课时应尽量做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尤其要联系社会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最好能有个人的独特视角、观点和教学风格。因此,思政课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情景式、启发式或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断提升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说服力。

(三)完善實践教学环节

知识性与价值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是思政课的特色。对于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参与实践是他们全面接触社会的重要一环,既能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又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思政课应重视实践环节,设计的实践课程、环节要围绕教材,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突出价值性与实用性的统一。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时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研、公益活动或志愿者服务、课外参观考察、演讲或生产劳动等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笔者在讲授“新时代以新思想作为我们继续前行的行动指南”这一专题时,为了引导学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理想信念的重要讲话精神,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后通过制作短视频的形式向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非常受学生欢迎。

(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在传统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思政课教学的各项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要思政课教师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相统一,认真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接受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可充分利用青年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走上讲台,创造机会让他们就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他们把教师所要传递的价值观及理念表述出来,这比教师直接在课堂上讲授效果更好。

总之,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做好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才能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夯实思想根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0-01-10].http://www.xinhuanet.com//2017-02/27/c_1120538762.htm.

[2]黄志纯.实现“六个结合”—— 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J].科教文化,2010(1).

[3]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EB/OL].(2019-08-14)[2020-01-10].https://news.sina.com.cn/c/2019-08-14/doc-ihytcitm9196010.shtml.

【基金项目】2018年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三因视域下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及策略研究”(GXGZJG2018B154)

【作者简介】覃业柏(1984— ),男,广西贵港人,硕士,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欧林宗(1984— ),男,汉族,广西藤县人,硕士,梧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责编 苏 洋)

猜你喜欢

思政课实效性高职院校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