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肠道中为什么会长息肉

2020-04-06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肠子肠镜镜检查

近半年来,70岁的林大爷发现自己的大便越变越细,仅剩筷子般大小,而且便秘严重。在医生的建议下,林大爷来到福州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做了一次肠镜,结果令他大吃一惊。原来林大爷的肠子里长了很多息肉。“从你肠子里切下的息肉都够炒一盘肉了。”术后,医生戏谑地对林大爷说。不过,医生表示,林大爷肠内取出的息肉还不算最多的,曾经还有患者肠子内长满了“肉疙瘩”,切下的息肉多达百个。是什么原因让肠子里长满了息肉呢?

与遗传、饮食习惯相关联

所谓大肠息肉,就是大肠黏膜表面的隆起性病变,通俗点说,就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据福州总医院消化科张观坡主治医师介绍,大肠息肉在45岁以上人群中的发生率并不低,高达25%~30%,男性多于女性。息肉通常一次会长3~10个,多则百余个。息肉个数过多的有可能为息肉病。

大肠息肉的发生和遗传关系密切。此外,也与生活习惯紧密相关,从现有研究结果看,长期食肉过多、低纤维素饮食者大肠息肉发生率较高;长期便秘、排便不规律也会诱发肠息肉的形成。

“要减少肠内长息肉的概率,关键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增加植物纤维的摄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大便排出。”张观坡说。

息肉和癌是近亲

虽然息肉本身没有太大危害,但是它和癌是近亲。一般来说,肠内息肉多数为腺瘤性息肉,它平日里生长隐蔽,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即使出现某些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泻、便秘等,也因为症状较轻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视。

然而这些息肉在5~10年间有可能摇身一变,发展成为肠癌。只不过患者发现自己出现血便、黑便时,往往已经病得不轻了。只有尽早发现息肉,并及时切除,才能有效避免息肉恶变为癌。

息肉还会在其他部位复发

目前的肠镜检查在发现肠道息肉后可以在内镜下予以切除,并进行病理检查。但是发现息肉并成功切除后,并不能一劳永逸,因为肠息肉还有可能在肠子的其他部位重复生长。由于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息肉,因此唯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复查肠镜。

因此,50岁以上人群要将肠镜检查列入常规体检项目。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群,平日出现血便、黑便或者胃癌患者,要在45岁之后就进行肠镜检查。据张观坡介绍,腺瘤性息肉直径越大,个数越多,癌变率越高。如果直径小于1厘米,个数少于3个的腺瘤性息肉,则至少1~3年复查一次肠镜;如果直径大于1厘米,个数多于3个,则需要一年复查一次。

(林颖/文,摘自《福建卫生报》)

猜你喜欢

肠子肠镜镜检查
“海肠子”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你不知道的真相
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探讨
何况我还有四脏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右美托咪啶复合小剂量氯胺酮用于肠镜下治疗的效果观察
浅析无痛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治疗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肠镜麻醉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