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境响应研究综述
2020-04-06赵晓康
徐 华,赵晓康
(东华大学 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上海 200051)
环境问题影响各国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制约一个国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现已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而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着密切联系:企业生产商品提供服务来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欲望,也正是这一过程引发了绝大部分的环境退化问题。因此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应该对环境问题负责,同时也应该成为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有效主体。企业若能在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减少或消除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必将对环境问题的改善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目前,世界各国政府和社会对于企业应该承担起降低污染保护环境的责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相应地,许多企业已经对此作出响应。在经济发达的国家,环境保护已普遍成为企业优先考虑的一项重要的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国家也已开始重视环境问题[1-2]。在我国,环境保护问题近些年来日益受到了高度重视:2012 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2014 年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被新华网、央广网等权威媒体称为“史上最严环保法”;2018 年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宪法修正案获得表决通过,生态文明写入宪法。
管理学界在此期间也逐渐投入关注和努力。1989 年最早研究环境管理的管理学术组织之一the Greening of Industry Network(GIN)成立。次年the Management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 and Business(MEB,现为世界资源研究所的部门之一)成立。1994 年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建立the Organization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ONE)专门兴趣小组。同年,th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委托了十二位专家就环境保护是否能给企业带来效益提供见解,并将专家们的观点发表于该年7 月和8 月的期刊上,虽然观点分散,但点燃了这一新兴研究领域的更多学术热情。一些主流期刊纷纷推出以“自然环境和组织”为主题的专刊,比如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Business History Review,以及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等等。此外,还陆续出现了以“管理行为与环境保护”为研究主旨的学术期刊,如Business Strategy and the Environment,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 等等。
一 企业环境响应的概念和内涵
企业环境响应研究是管理学界在企业与环境问题之间建立联系的重要范畴。企业环境响应是一个与环境和人类安全观念有关的概念,这一概念的产生和发展与人们对人类生产活动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不断深化的认识有密切关系,反映了人们对工业企业应该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负主要责任的态度以及对工业企业应该负起责任的期望和要求。从业者和学界还使用过“企业环境管理”“企业环保主义”“企业环境责任行为”等等术语。
Klassen 和McLaughlin[3]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认为企业环境管理包括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最小化企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的所有努力。与产品生命周期视角相类似的是Shrivastava 和Hart[4]所提出的全面环境管理概念,即企业应该如何处理组织活动在从投入到生产再到产出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问题。Henriques 和Sadorsky[5]认为制定正式计划处理环境问题以改善环境表现的企业行为是具有环境责任的企业行为。Sandhu 等[6]使用企业环保主义一词来描述企业认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将这一理念整合进入企业的战略计划中。孟庆峰等[7]认为企业面对来自政府、公众、消费者等关于环境保护要求的压力,将基于自身条件及发展战略而采取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措施和手段,而这些措施和手段统称为企业环境行为。企业生态(环境)响应这一术语被Bansal 和Roth[8]以及Colwell和Joshi[9]界定为企业对待自然环境的积极倾向,表现为一系列旨在减轻企业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的行为。大多数学者描述这些术语时是以结果为导向的。Worthington[10]认为也可以从企业为解决环境问题所刻意实施的内部变革过程来描述,比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政策、系统和/或过程的变化。可以看到,这些术语在描述上有着细微的差别,但内涵都一致地指向旨在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的企业行为。这一行为的表现形式和产生动机不尽相同,或自愿或被动,或全面或局部,或出于制度约束或出于利益考量或出于伦理道德,或兼而有之。但相同的是,这是企业对于现实中的环境问题以及维护环境利益的各方压力的一种回应,因此本文认为企业环境响应更为准确而客观地体现出这一点,能够概括这一类现象,因而更愿意使用这一表述。
企业环境响应的内涵包括:(1)污染预防,旨在减少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2)污染控制,旨在降低企业实际释放到环境的污染水平;(3)治理修复,旨在解决或减轻已有的环境危害。企业可以通过这三个方面来减轻其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Hyatt[11]认为企业环境响应的内涵除了企业实践的维度之外,还应包括积极程度的维度,即企业在从do nothing 至do much 的连续体中所处的状态。在连续体的低端,企业环境响应通常表现为被动消极的方式,象征着企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或承诺不足;在连续体的高端,企业环境响应通常表现为主动积极的方式,象征着企业对环境问题的高度关注和承诺。
二 企业环境响应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文献收集
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e 进行文献检索。Web of Science 中包含的引文数据库(SCIExpanded,SSCI,A&HCI)和CPCI-SSH 会议录文献引文数据库已充分满足本次文献检索对于权威性和覆盖性的要求。在主题字段输入corporate environmental(ecological)behavio(u)r / r esponse /responsiveness/management 这些关键词,以所有年份(从有文献记录至2017 年12 月31 日)为时间范围进行文献检索。然后,根据学科范围去除工程技术领域的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精炼。最后,补充遗漏的重要文献,也就是将精炼后检索结果的文献信息载入文献计量分析软件——HistCite 软件,通过该软件可以便捷地查找到前面通过关键词检索并未检索到但却被已检索到的文献集较高频次引用的文献,这些就是重要的被遗漏的文献。因此,最终收集到3588 篇相关文献,它们构成本次企业环境响应文献回顾的基础(后文也称其为本地文献集)。
如表1 所示,企业环境响应研究的年度文献量在1995 年之前不足10 篇,自1995 年起出现了明显的增长,其后十余年间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最近十余年间呈现出大幅的逐年增加趋势,2017 年达到迄今为止的年度文献最高数量。这表明管理学界对这一主题的研究关注和兴趣一直在增加。
(二)文献分析
1.经典文献分析
文献的被引用次数能够反映该文献受到其他学者关注或追随的程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研究成果的重要性。HistCite 软件提供了有关每篇文献被引用情况的两个指标,总引用次数GCS(Global Citation Score)和本地引用次数LCS(Local Citation Score)。GCS 表示一篇文献被整个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所有文献引用的次数,而LCS 表示一篇文献在当前数据集内被引用的次数。因此,LCS 代表了与相关研究领域相联系的被引用程度,参考意义更大。利用HistCite 软件,本文定位了企业环境响应研究中LCS 排名前30 位的核心文献,并形成它们之间的相互引用关系图(如图1 所示)。图中每一个圆圈代表一篇文献,圆圈的大小反映了该文献的被引用次数,圆圈越大则表示被引用次数越多。每个圆圈内的数字是HistCite 软件根据文献的发表时间顺序自动形成的编号。圆圈之间有连线的话则表示由连线联系的两篇文献具有引用关系,箭头由引用文献指向被引用文献。
表1 企业环境响应研究的各年度文献量统计
图1 显示,2 号文献是LCS 排名前30 位的文献中发表时间最早的一篇,它是DiMaggio 和Powell[12]于1983 年在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上 发 表 的 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al fields(《对铁笼的再思考:组织领域的制度同形和集体理性》)。这篇文献并非以企业环境响应为焦点,但其所阐释的组织的强制、模仿和规范同形理论,为之后从制度视角审视企业环境响应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因而被大量引用。
52 号文献是本地文献集内被引用次数最高的一篇文献。它是Hart[13]于1995 年发表于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的A natural-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企业自然资源基础观》)。该文基于企业资源基础观,历史性地将自然资源纳入资源基础的范畴,提出企业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观点,更进一步指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建立在企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基础之上;积极的企业环境响应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对于当时已有的管理理论而言,这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在此之前的管理理论尚未考虑自然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施加的限制,因此该理论成为之后众多学者开展企业环境响应研究的理论基石。
Hart 发表此文的1995 年是企业环境响应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这一年不仅文献量有了较大的跃升,而且在这一年有多篇经典文献问世。除了Hart 提出的自然资源基础观外,还有Porter 等提出的波特假说,Shrivastava主张的环境技术观点以及Clarkson 提出的分析和评价社会责任绩效的利益相关者框架等。Porter 和Van der Linde[14-15]通过合著的Green and competitive:Ending the stalemate(《绿色和竞争力:僵局的结束》)(48 号文献)和Toward a new conception of the environment-competitiveness relationship(《形成环境与竞争力关系的新的概念》)(55 号文献),呼吁大家形成对环境与竞争力关系的新认识,这是继Porter 本人1991 年首度提出环境规制能够提升国家竞争力主张之后的延伸探讨。两篇文献的主要思想包括:污染是一种低效率的表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不是必然的相互取舍关系,应以动态观点衡量竞争力,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恰如高效利用物理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资金资源因而可以形成竞争优势;应建立将环境保护与激发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强竞争力相联系的基本的经济逻辑;严格且设计合理的环境规制能够激发企业创新。这些观点的总体就是大家颇为熟知的波特假说。Shrivastava[16]的观点与Hart 以及Poter 等人将环境问题与企业竞争优势相联系的观点类似,在其Environmental technolog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环境技术与竞争优势》)(44 号文献)一文中,他指出学术界以往对组织情境的概念理解(如PEST 分析、五力模型等)是狭隘的,因为自然环境因素被忽略了。Shrivastava 认为在21 世纪自然环境会成为经济竞争的重要场所,有关能源、自然资源、污染和废弃物的生态问题导致了限制也创造了机遇,并正在改变许多行业的竞争格局,他建议企业可以运用环境技术作为战略性工具,寻求新的定位和管理过程。再来看Clarkson[17]的A stakeholder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and evaluating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用于分析和评价企业社会绩效的一个利益相关者框架》)(29 号文献),该文基于跨度为10 年的70 多项田野调查总结得出:企业对社会问题、社会责任的响应更直接地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群体的要求,而非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本身;利益相关者理论比股东至上理论更准确地描绘出企业的本质,并有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更可靠的理论。Clarkson 的这篇文献及其所反映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为之后学者进行企业环境响应研究,尤其是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平台。
2.关于经典的承继
文献引用关系图便于观察企业环境响应研究的承继关系。图1 中线条密集,颇费眼力,于是基于LCS 排名前20 位的文献再次做图,得到易于观察的图2。在图2 中可以发现两条较明显的引用链,先看第一条(图2 中以系列圆圈所标示)。首先,如前文所述,Clarkson[18]于1995 年为企业环境响应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利益相关者视角(29 号文献)。在此之后的1997 年,Mitchell 等[19](117 号文献)提出了基于利益相关者对权力、合法性、紧迫性三方面属性的具备程度来识别谁是更重要的利益相关者。1999 年,Henriques 和Sadorsky[20](168号文献)循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思想,进一步探索了企业环境承诺与管理层对不同利益相关者重要性的看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环保主动型企业的管理者认为除媒体之外的所有类型利益相关者都非常重要,而环保被动型企业的管理者却只认为媒体才是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类型。该研究揭示出企业管理者对利益相关者重要性的感知对于企业环境响应的意义。2003 年,Buysse 和Verbeke[21](341 号文献)基于该引用链的上游文献,进行了环境战略与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联系的实证分析,进一步发现更积极主动的环境战略与利益相关者更深入更广泛的作用相关。
再看另外一条引用链(图2 中以系列方框所标示)。首先,Barney[22]于1991 年(6 号文献)阐释了企业资源基础观,指出企业基于自身的战略性资源(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或不可替代性)可形成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其后,Hart[23]基于企业资源基础观提出了企业自然资源基础观(52 号文献),前文已做过介绍。1997 年,Russo 和Fouts[24]基于Hart 的观点,提出并验证了企业环境表现与盈利能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111 号文献)。1998 年Sharma 和Vredenburg[25](153 号文献)以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为背景进行比较案例研究,发现了积极环境策略促进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整合能力、高层次学习能力以及持续创新能力发展的证据;并且,由积极环境策略产生的这些独特的组织能力,可以解释50%以上的企业自我报告的竞争优势差异。这些发现支持了企业自然资源基础观的理论主张。此后,2000 年Sharma[26](219 号文献)继续探索,进一步发现身处企业之中的管理者对于企业环境响应的态度没那么积极乐观,有管理者甚至将其解读为一种威胁和局限,正是管理者不同的解读导致企业采取不同的企业环境响应策略。
3.后果和前因研究
在对经典文献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根据LCS排名、摘要内容以及相互引用关系,确定出另外179 篇文献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对企业环境响应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形成总体的认知,并概括为两个方面:企业环境响应对企业效益是损害还是促进,以及企业环境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这两方面也可理解为企业环境响应的后果和前因研究。
(1)企业环境响应对企业效益是损害还是促进(后果研究)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前,大部分有关企业环境响应对企业是否有益的争论,是在理论和概念层面上进行的,同时伴随着一些来自企业的传闻。
最初的意见主要以反对声音为主,企业环境响应被认为是对企业毫无益处的行为。Friedman[27]主张:企业的社会责任有且只有一个,即在规则范围内运用其资源从事旨在增加其利润的活动;而将股东的钱花在法律要求之外的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上,是在侵害股东的利益。以Friedman 为代表的反对派普遍基于传统或新古典经济学的思想,推崇股东权益至上,认为追求良好的环境表现无疑会给企业带来本无必要的开支,必然与其他关键性经营目标相冲突,他们尤其反对自愿性环境响应。之后产生的企业自然资源基础观、波特假说等理论主张明确阐释了企业环境响应对于推动企业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所具有的积极意义。然而反对派仍然坚持认为企业环境响应带来的社会福利的增加必然以增加企业私人成本为代价。企业环境响应对企业效益是损害还是促进的争论,触发了从20 世纪末至今二十多年来的相关经验研究的蓬勃发展,如今仍有不断增加之势。
前文提及的Sharma 和Vredenburg[28]以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为背景所进行的比较案例研究,提供了企业环境响应有利于企业绩效的证据。此外,具有代表性的还包括Klassen 和Mclaughlin[29]使用企业环境和财务表现的档案资料对纽约和全美两大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进行的事件研究。研究发现:获得环保奖励的企业收获到正的股票市场收益率;而具有环境危机(包括石油泄漏、天然气/化学品泄漏和爆炸)的企业则会经历显著为负的股票市场收益率。Flammer[30]也通过事件研究发现美国上市公司发布积极环境响应的新闻公告后会有显著的股价上升,反之则面临股价的显著下跌。
环境利益相关者希望这些正向关联的经验证据能够说服注重经济利益的企业采取更多的环保举措,然而,令人失望的是这一领域的经验分析并未得到较为一致的结果。研究还发现了企业环境响应不利于企业绩效以及二者并无直接关系的证据[31]。此外,Orlitzky 等[32]学者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能比单纯的线性关系或没有直接关系要来的复杂。事实上,Barnett 和Salomon[33]以及Trumpp 和Guenther[34]发现了二者之间的U 形关系,Lankoski[35]又发现了二者之间的倒U 形关系,而Jayachandran等[36]还发现了二者之间存在非对称关系。对经验研究结果未达成一致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研究项目在设计和实施方面实际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主要包括研究重点、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路线三个方面。
研究重点方面,一些研究考察的是环境战略与企业效益之间的关系,另一些研究探讨的是具体环境管理实践带来的企业效益的变化,还有一些研究关注的是实际污染情况或者造成的显性后果对企业效益有什么影响。
理论模型或框架方面,反映的是研究者对企业环境响应如何影响企业经营成果的主要建构、想法等。例如,如图3 所示,在Klassen 和Mclaughlin[37]构建的模型中,企业战略(包含环境管理与职能战略)决定企业的环境表现,而环境表现的改善通过市场收益和成本节省两条关键路径对企业财务表现产生积极影响;Judge 和Douglas[38]则根据资源基础观,构建出从一种能力(企业将环境问题整合进战略规划的能力)到两种表现(环境表现和财务表现)的理论模型,两种表现在该模型中相互分离,不相互关联;Dai 等[39]的研究则依据战略—结构—能力—绩效模型,即企业采取积极的环保战略,能与供应商合作形成环保的资源配置结构,进而形成供应链上的环保过程创新,最终提升运营绩效。此外,一些研究考虑到了相关中介变量或者调节变量的意义,而多数研究忽略了这一点[40]。
研究方法路线方面,体现了不同的方法、样本和代理变量的使用。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方法和横向、纵向量化研究方法,并辅以不同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技术,包括使用档案、问卷、访谈、指数等数据收集途径,以及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样本选择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行业和规模,但主要以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经济体以及重污染行业为主。企业环境响应和企业效益的代理变量各异,被使用过的代理变量或衡量指标如表2 所示。
(2)企业环境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前因研究)
已有研究表明各种来自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影响着企业环境响应的态度和做法,本文将这些影响因素概括为三类:外部影响因素、内部影响因素以及调节性影响因素。外部影响因素包括促使企业进行环境响应的外部期望、压力、约束等;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来自股东等的要求以及企业文化中的伦理道德内涵;调节性影响因素包括一些本身不具直接影响力,但却能够调节内外部影响因素对企业环境响应的作用程度的因素。
表2 企业环境响应和企业效益的代理变量或衡量指标
外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外部利益相关者施加的压力。利益相关者通常被界定为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受公司行为影响的个人和团体。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监管利益相关者:政府及其监管机构等;市场利益相关者:客户、供应商、竞争者、消费者、潜在投资者、债权人、金融保险机构等;社会利益相关者:所在社区、新闻媒体、环保非政府组织等。环保法律法规在影响企业环境响应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广泛认同,常被认为是促使企业实施环境响应的最重要的外部因素[41]。环境违规将导致企业遭受处罚、诉讼等,直接威胁到企业的声誉;而环境合规将有助于降低企业当下以及未来的风险和责任,特别是在监管日益严苛的情形下。这些环保法律法规通常还能提高市场、社会各方利益相关者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42],并成为各方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提出环境利益要求的依据,这些关注和要求形成了来自企业外部的更广泛情境中的压力。自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被提出,就有学者建议沿着供应链的延伸路径推进企业的积极环境响应,绿色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减少环境风险的重要组织理念[43],大量研究表明客户成为驱动企业环境响应的重要外部利益相关者[44]。有关消费者与企业环境响应之间的关系也受到了不少关注,研究普遍揭示了消费者对企业环境响应的态度与购买决策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受到消费者的环保认知、购买能力、企业战略宣传、政府公共政策等多因素的影响[45-46]。
一些研究指出伦理影响在塑造企业环境响应上的重要作用,指出实施积极环境响应的企业通常认为这是企业应该做的事情,符合企业的伦理道德认同[47]。Sandhu 等[48]的研究发现了高水平企业环境响应的驱动因素与企业组织对社会负责的悠久历史及其沉淀形成的组织文化密切相关,这种组织文化可追溯至企业创始人当初的愿景。此外,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同时也是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他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环保意识、环保规范的引导,发挥出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相似的作用。Flammer[49]发现了企业投资者敏感于企业环境表现的证据;Amore 和Bennedsen[50]、Ben-Amar 等[51]验证了公司治理因素对于企业环境响应水平的影响作用。高管属于决策层,在制定环境战略决策上扮演重要角色,他们将环境问题以及来自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压力解读为威胁还是机遇,会导致企业形成不同的环境政策[52];他们的支持和承诺程度将直接影响企业环境响应的内部协调协作和资源部署效果[53]。近年来,高管的个人特质也受到了关注,比如Hamann[54]确认了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水平对于驱动企业环境响应的重要意义;Petrenko 等[55]发现了CEO的自恋程度与负责任的企业行为积极相关。然而,有关内部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环境响应的影响作用的研究尚不充分,需要学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除了上述内外部影响因素外,已有研究还发现了企业规模、所属行业、资源松弛等因素对内外部因素影响企业环境响应的调节作用。规模大的企业承受来自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更多压力,常常是监管利益相关者和社会利益相关者的主要目标;而且,规模大的企业拥有或便于获取用于环境响应的更多资源[56]。不同行业对环境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而受制于外部利益相关者不同程度的控制和监督,例如,造纸、化工、石油和金属行业通常被认为是与最恶劣的环境影响和最严重的环境风险相关联的行业[57],往往这些行业也是将其最大比例资源用于减少环境负外部性的行业。资源松弛是对企业占有超越生产所需资源量的衡量,一般情况下,当资源松弛处于低水平时,其他经营问题可能占据管理者考量的主导地位,环境问题处于次优先级位置,相较整个组织层面而言,在业务单位层面,资源松弛的作用可能更为突出[58];不过,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资源松弛的重要性将会降低[59]。
综合以上分析,影响企业环境响应的因素复杂多样,因而各个企业之间在环境响应上表现不一,水平各异,即便是在同一行业、规模相似的企业之间。
三 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的理论基础
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本文发现已有企业环境响应研究较多运用到的管理理论包括:制度理论、资源基础观、资源依赖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制度、资源和利益相关者皆属文献高频关键词(由HistCite 软件统计得到)。
制度理论多被用来考察企业环境响应的外部压力。制度理论表明有三种形式的制度力量,即强制同形、模仿同形和规范同形[60]。强制同形一般来自于如政府机构等方面,其具有实施惩罚、设置贸易壁垒等权力。模仿同形体现为企业模仿行业中成功的竞争对手,复制其面对环境问题所采取的举措、行动等。规范同形可以解释企业为遵循社会规范以获得合法性而采取的企业环境响应实践。
资源基础观表明,通过利用有价值的、稀缺的、不完全可模仿的和/或不可替代的资源,可以维持组织的竞争优势[61]。企业资源被定义为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所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属性、信息和知识,凭借这些资源企业能够制定并实施旨在提高其效率和有效性(竞争力)的战略[62]。Hart[63]为资源基础观的资源内涵增加了自然资源的选项。资源基础观为企业环境响应研究提供了两个方向:一些研究据此来解释并分类不同企业间的环境响应能力和环境表现,另一些研究据此来探讨企业通过积极的环境响应所获得的企业效益,如声誉和形象等有价值资源的获取或改善。这两方面都是恰当的,同时也证明了Helfat 和Peteraf[64]基于动态能力对资源基础观进行扩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根据资源依赖理论,企业用于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是不能完全自给自足的,企业依赖于其他组织提供的资源以维持运营,同时其他组织也依赖于企业。因此,企业必须悉心管理与其他组织之间的这种资源依赖关系。Paloviita 和Luoma-aho[65]以及Sandhu 等[66]进一步阐释了资源依赖理论可以补充制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解释能力,即对制度理论中权力的来源以及利益相关者影响力的依据的解释。目前,在逐渐增加的通过供应链途径实现企业环境响应的研究中,资源依赖理论为绿色采购、客户合作等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思路,比如如何基于上下游供应链合作伙伴的依赖性来促进和改善绿色资源采购过程。
利益相关者理论表明,企业产生的外部性影响到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多方利益相关者。外部性的波及往往导致利益相关者向企业施压,以使企业减少负外部性和增加正外部性。利益相关者通常与社会制度、规范等密切相关,因此与制度理论存在着杂糅关系,特别是在与制度理论相重叠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规范和合法性方面。有学者如González[67]索性将企业环境响应的制度解释纳入了某一类利益相关者的驱动分析之中。2002 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着重提出应通过多方利益相关者途径在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来实施《21 世纪议程》(《21 世纪议程》是1992 年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利益相关者理论被称为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辩论的基石[68]。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探索企业环境响应的内外部压力,以及基于环境问题形成的企业利益相关者关系。
上述管理理论有助于人们理解企业的环境响应行为及其前因后果,若能继续整合其他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概念,如权变理论、组织行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认知科学等,将会促进企业环境响应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二)主要发展阶段
纵观企业环境响应研究领域的发展,本文将其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即开创阶段、成长阶段和深入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5 年以前):开创阶段。管理学界在这一阶段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呼吁政府采取行动,如立法、成立专门监管机构等以及倡导企业及其他组织履行社会环境责任。这在本质上属于先知的启蒙性质工作。这一阶段也出现了一些学者从如何应对环境问题这一意味着风险和威胁的新事物的角度所展开的探讨,比如如何避免相关环境成本等。这一阶段的文献数量不多,但是从无到有标志着环境问题已进入了企业管理研究的范畴。
第二阶段(1995—2004 年):成长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在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长,并且涌现出一批该领域内的重要先锋学者,如Sanjay Sharma,Stuart L. Hart,Michael E. Porter,Pratima Bansal,Robert D. Klassen,Irene Henriques 等。他们的经典文献为后续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企业实施环境响应到底会给企业效益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哪些因素会对企业环境响应产生影响作用等。研究以定性的、案例的方法偏多,主要集中于美国、加拿大和欧洲背景。在研究范式方面已突破了立法、监管、责任的体系,利益相关者管理、资源基础观的视角提升了对企业环境响应现象的解释力。
第三阶段(2005 年至今):深入发展阶段。研究数量在这一阶段显著增加,涌现出更多的实证研究。有关企业环境响应与企业效益关系的探讨依然备受关注,Grewatsch 和Kleindienst[69]认为这一领域的实证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学者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对企业环境响应进行审视的兴趣愈加明显,对内部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环境响应之间关系的研究开始增加。此外,有关企业环境响应具体实践的研究更加多元和深入,比如供应链管理角度的环境管理合作[70-71],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管理实现[72-73],跨越组织边界与同行、非政府组织、社区、政府机构等建立战略联盟实施环境响应[74-75],对于欺诈性企业环境响应现象的甄别与应对[76]等等。
(三)研究展望
已有文献对企业环境响应领域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并取得了丰富且有创建的成果,可以发现这些成果主要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发达地区后工业化背景下的思考和证据。相较之下,来自新兴经济体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调查和探索较少。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我国企业环境行为的研究开始增加,图4 展示了本地文献集内我国学者相关研究在数量上的发展情况(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学者的成果包括在内)。总体而言,有关我国企业环境响应的研究在数量上还比较少,尤其是在实证研究方面,整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学者曾用“以西方为中心”来凸显企业环境响应研究领域的局限性[77]。然而,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被指具有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我国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伴随着环境问题的增加,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78]。因此,在发展中经济体的背景下,如我国,进行充分的企业环境响应调查是非常有价值而迫切的,这有助于文献的拓展以及更有效地遏制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的环境恶化问题。
从研究内容来看,本文认为以下两个方面值得管理学界在未来研究中给予更多的关注。
第一,根据文献回顾,有关企业环境响应的研究日益增多,但驱动这些做法的企业动机研究在已有文献中较少受到重视,尤其是从实证角度的研究[79]。而且,有一些研究似乎混淆了影响因素和动机这两个有联系却不同的概念[80]。影响因素研究侧重由外至内的施加,而动机研究探索行为的发端,一般指向行为主体的内部,强调由内至外的映射。影响因素研究与动机研究相结合方能清晰勾勒出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因素发挥作用的社会互动过程。对企业环境响应动机进行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洞察企业这么做的根本理由,打开企业环境响应的黑箱[81],还有助于揭示能够培养环境可持续发展组织的机制,以及有利于研究者、企业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等评估各种提升企业环境响应水平的引导措施、市场机制的有效性[82]。因此,区分企业环境响应的影响因素和动机,分析企业环境响应的动机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在环境问题危及人类社会发展,监管日趋严格的当下,从争论企业环境响应“是否有益”拓展至“产生有益作用的条件”似乎更具有现实意义,即讨论企业在何种条件下可以促成环境响应对企业产生效益,或者说对产生有利结果的条件、情境进行研究[83]。Karagozoglu 和Lindell[84]通过对美国高科技和传统制造业企业CEO 进行的问卷调查验证了积极主动的环境战略可以产生环境创新和环境竞争优势,并指出这还取决于企业是否存在有利的外部和内部条件。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清晰地了解这些外部和内部条件。相信探究如何使得企业环境响应对企业产生有益作用的条件将会成为未来的一个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