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预习能力的培养
2020-04-03冯莉
冯莉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不光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预习能力重要性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凡为教,目的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老先生的教育情怀,同时也是一线教师需要牢记心中的十一字箴言。叶老的话一语中的地道出了现代教育所應该有的教育境界。在传统填鸭式教育形式的基础上更强调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在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的过程中,预习又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诚如庄子《逍遥游》中“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学生的预习也就相当于为他们能够长远旅行而舂米,积聚干粮。而教师对他们的指导为的就是能让他们不要像蝉和学鸠那样,没做好准备起来就飞,而要像大鹏鸟那样飞上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飞。预习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助他们飞向高空的旋风,能让他们在学习的旅途中越飞越高,越走越远。
一、什么是预习
预习就是事先演习。这种演习是学生在家的自我心理预演,这种演习是学生自己学习、领悟的过程,是学习某件事情之前学生进行的自学、准备。这是对预习更加清晰的解释。学生在教师没有讲授新课之前自己先熟悉了课文内容,在老师讲解时他们理解起来就更有针对性。古语中的“胸有成竹”大概就是这种情况。
预习的种类很多,一般有一节新课前的预习、单元的整体预习、学期放假时的总体预习。无论哪个种类的预习,做好了都能事半功倍。
二、培养预习能力的重要性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农民伯伯要想在秋天收获一片金黄,那必然离不开春天辛勤的耕作;工人师傅要想收获一片璀璨,那背后就是设计师提前的衣不解带。其实,语文学习的道理如出一辙。教师要想更好地传道授业,提前备课是必不可少的;学生要想胸有成竹地听课,提前的准备工作不可或缺,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生接收、内化知识的环节中可谓是举足轻重,是不可替代的一个环节,它起桥梁纽带作用,即连接旧的知识,并为新知识的学习传输养分。同时,当疑难问题出现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习的目的性就更强了。
1.预习有利于回顾知识,培养能力
预习能使我们不自主地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学习。预习时当遇到新知识与旧知识相联系的重合点时,大脑将会不自主地回顾以前的知识。这种自发的回顾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可谓是十分有必要的,它既能巩固旧知识,又能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不竭动力。在强大动力的推动下,学生会想尽办法弄懂那些“难”知识,学习的自主性将会大大提高。同时,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学生在预习时独立探究发现的,随着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欲望逐渐增强,他们也会慢慢在心里把这些联系内化,形成知识网。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将会大大增强,他们探究问题的水平也会得到锻炼。
2.预习有利于增强自信,集中注意力
较重的学业负担和来自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使得学生上课时多多少少都会有走神的时候,而认真听课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又十分必要。这时候,预习就可以在他们走神时把他们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到课堂中来,当他们找到自己的预习内容和老师的授课思路或者学习小组的讨论思路的契合点时,大脑皮层将会极度兴奋,在兴奋的催动下他们就会认真接收知识,并把知识自主内化。当这一系列自主内化过程发生之后,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更为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课下能更主动地复习巩固知识,“良性学习生态环境”将会形成。在“良性学习生态环境”的驱动下,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提高。
是先“磨刀”还是先“砍柴”,中国自古就有定论。预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相当于“磨刀”,而能否砍到理想的“柴”和这刀磨得是否“锋利”有很大的关系。想要磨好刀,拥有一块上好的磨刀石加之行之有效的磨刀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良好的预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三、如何培养预习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传授给学生机械性知识,还不如教授给他们灵活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也能有一份立足的资本,当然这也是学生适应新时代挑战所必须要有的一种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时代教师仅传授给学生固有的知识是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但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又是广大家长所困扰的问题。针对此现状,下面以低段学生为例,说说我在实践中总结的一些做法。
1.读
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低段小学生由于刚刚接触课文不久,为了培养语感,更需要在读上面下功夫。
对于语文课本上的文章,我要求学生至少用不同方式读5遍,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感悟文本的能力。不同形式的朗读可以让学生锻炼不同的能力:有声的朗读有利于学生和文本的交流,而无声的默读则更加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在读书的时候学生有了和文本对话的机会,他们可以开动自己的小脑袋,结合文字或者书本上的插图、提示语等展开想象、联想。或想象文中的画面;或联系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做一个比较,以此使学生形成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培养学生对美的体悟能力。当他们读到兴奋之处时,还可以加上自己模仿性的动作。比如学生在预习《小蝌蚪找妈妈》一文时就可以学着小蝌蚪变换的样子读,也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来读;比如在预习《我要的是葫芦》一文时学生就可以想象种葫芦人那惊讶的神态来读“什么?叶子上的蚜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学生可以把自己的阅读感受说给家长听,也可以表演给家长看。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得就会更仔细,阅读能力会大大提高。
2.画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正是对“画”很好的阐释。学生在预习之前我会提出要求他们做的事。“一标”:学生在预习课文时要标出每个自然段的序号。“二对”:要求学生对照生字表和蓝色通道把其中的一类字和二类字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来,目的是学习时方便提醒自己哪些生字是要正确、规范书写的,哪些是要会认的。“三注”:学生在自己不太理解的地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注出来,醒目的符号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对自己的疑难问题也不可弃之不理,一定要刨根究底地问下去。坚持下去,学生的预习能力会有所提升。
3.写
整个小学阶段对学生字的书写以及字意的考查都是十分关注的。为此,在预习课文时就要让学生重点关注并圈画出生字、新词。不理解的字词通过查阅工具书,问老师、同学、家长等方式了解字词的意思,并且把每个字组两个常见的词,这样孩子的语言积累能力会有所提高。
同时,我班学生还有个阅读摘抄本,小本子上记录的是他们的“宝贝”。这些宝贝也许是他们在课文中“一见钟情”的那个词抑或是让他们“魂牵梦萦”的一句或几句话。这些词或句子触动了他们小小的心灵,训练了他们的语言敏感程度。有了这样的积累,他们的写话水平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4.思
“智慧之花”开放得是否娇艳往往和“主动思考之水”灌溉的程度有莫大关系。自己开动脑筋去想问题才不会被别人的思维干扰,才能逐渐锻炼思维的活跃性,触类旁通才有实现的可能性。语文学习也要不断地去体会思考的奥妙之处。
预习时画下的那一个个问号不仅画在了书上,也画在了学生的心中。学生可以问身边人,或者查工具书,或者和同学讨论,解决这些疑问,通过语言的交流,思考能力也会有进一步提升,对课文的认识也会有所深入。时间一长,他们一边读一边想的习惯就会慢慢形成。
预习的路上可能会遇到迷雾或沼泽,可能会遇到狂风或暴雨,可能会碰到豺狼或虎豹,但是只要坚持走完这条路,前方的鲜花和光明足够享用一生。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