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教育的细节》中学做教师

2020-04-03曾建洪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3期
关键词:座位细节师生

带着“细节里藏着什么”的疑问,利用工作之余,我拜读了《教育的细节》(朱永通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真切地聆听了朱永通老师娓娓道来那些发生在教育中的故事。书中,朱老师以其特有的灵性和慧眼、敏感和敏锐,对现象、细节一一分析,一步步将我们带入可能未曾关注到的教育世界,使我们更加清晰地发现,这些发生在我们教育人身边的日常生活里的细节,是如此生动、丰富和充满活力。

1.细节里有真相,待有心人去发掘

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状态如何?真实的需求有哪些?学校的管理和服务的情况如何?是否到位?师生正在进行怎样的交往?沟通有效吗?要真实地获得诸如此类问题的第一手资料,更加接近真相,我们既可以亲身调研,也可以从各大主流媒体报道中获悉,还可以从我们教师的相关研究文章中洞悉一二。但是,无论是何种途径获取,真相却总是在一线,在一个又一个看似平常的具体的细节之中。

比如要了解学生在座位问题上的真实状态,尤其是面对班级人数是奇数,谁来坐单桌的问题时,怎样才能既不会对“孤单者”造成隐性的伤害,又不会让家长充满不满情绪?《润泽的座位》一文是这样描述和解决的:面对此类问题,深圳市清林小学的老师们也曾一度为之苦恼不已,后来一位班主任创造性地采用了“本周表现好的孩子,老师奖励下周他在单桌座位上坐一周”的辦法,这种变“备受冷落的座位”为“表扬的座位”的办法,变消极的处境为积极的育人行为,因抓住了学生追“新”上进的心理细节,遇见了这一真相,一下子就吸引了更多的孩子想去坐。但是伴随着旧有问题的解决,新的实际问题又出现了,当课堂上需要小组合作或者小组探究时,坐单桌的学生怎么办?来自上海建平实验小学的王勇老师用了“坐在孩子身边与之合作”的办法,回归“老师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合伙人”这一真相,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两种处理单桌座位问题上的润泽细节,无不体现出我们教师美妙的教育艺术。透过此,我们不难发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我们目光之外成为“局外人”或“边缘人”,理应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同时,我们也发现,检验一个教师、一所学校好不好,一个细节足矣。美好的教育其实就蕴藏在学校生活中的一个个以人为本的细节里,真相就在细节里,方向也在细节里,只要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肯用心去发掘,沿着真相的方向用心去探寻,找到、找准方向,不断满足学生的真实需求,我们的行动定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合理的目标、切实的战略前行。

2.细节里有魅力,待审美人去发现

生活中并不缺乏美,教育生活中亦是如此。细节是美的。可能是听完一堂课,深深地被课堂上师生的行为所感染而意犹未尽;可能是无意间发现师生中优雅的言行举止,为之感动而心悦诚服;也可能是走进一所学校,被校园环境与学校实践所感动而赏心悦目。细节里有魅力,魅力在细节里,只需要我们多一些审美之心去发现,并学习好和践行好。

在《教师何以在阅读中生存》一文中,作者讲述了曾有一次听于永正老师上的一堂“写保证书,转述通知”的作文课。课上,当学生们开始按要求写保证书,突然一个学生站起来报告说“孙某某看我的”时,于老师当即答道:“看你的?人家是在向你学习,没关系,因为一个人考虑问题总不会那么周密。”随即补充道:“同桌写的,可以参考,但不能照抄。”于老师边说边走边看边问,又换了一个方式,补充道:“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讨论,交换一下意见,然后再写。”从于老师这些话语和方式中,我们不难发现,于老师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和践行的东西,如态度和蔼、语言有温度,如课堂应变的机智和能力强,又如对学困生充满尊重和欣赏,等等。这些优点无不闪烁着于老师“成全生命、呵护人性”的巨大人格魅力。

3.细节里有常识,待教育人去践行

教育细节的处理方式不同,会折射出教育者不同的教育理念,但无论教育者秉持何种教育理念,均应遵循规律、尊重常识。

在《教育的细节》一书中,有两件事情的细节让人记忆犹新。一个细节是作者女儿的班主任反复对学生交代的一个作业“要求”,即“每晚十点前务必完成所有的功课,若作业还没做完,就不做了,先上床睡觉,待第二天需跟课代表说明原因……”另一个细节就是每遇雨天或台风天,增城中学校长就会反复提醒广大师生:“宁愿迟到,也不要去闯红灯,或者开快车,为了快几分钟而付出生命的代价,一点也不值得!”这两句看似平常实则体贴而富有人性关爱的话语,这两个看似普通却充满教育温度的细节,无不在为我们讲明一个常识:生命健康第一。的确,新时代,对于个人而言,还有什么比生命健康更为珍贵的东西?生命第一,还是学业第一?老师、学校的选择,不仅足以判断其践行的是何种教育理念,拥有怎样的精神价值追寻,是一名怎样的老师和一所怎样的学校,更可以判断出孩子所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珍爱生命,珍惜健康,这是常识,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人为之努力和践行,从细微处入手,并将之落地,哪怕是一个要求、一句提醒、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等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细节,都会因有了人性的光辉而显得格外灿烂、魅力无穷。

4.细节里有力量,待耐心人去引领

学生的能量往往会超乎我们的想象。每天在与学生的交往中,细心的教育人会发现,其实,学生的自觉是可以练出来的,学生是可以自己管好自己、做成长的主人的,只不过,需要我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等待,静待学生的成长意识的觉醒。毕竟,教育是慢的艺术。

比如《自迟到看教育文化》一文中,作者讲述了到河南郑州的艾瑞德学校听课后的一些细节:学生迟到,从不喊报到,而是悄悄地坐到座位上,不影响老师和同学;老师和同学也安之若素,转头见到,都是微微一笑。这些细节,很是温暖人心,令人感动。何以有这样的变化呢?我们可以从行文中的一些细节去发现,正如该校总督学包祥所言:他花了近两年时间跟老师们“斗智斗勇”,耐心引领,才形成学校现在的迟到文化。难道学校就不管学生迟到了吗?当然不是放任,而是耐心引导。既建立稳定的规则,对迟到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规则,学会承担责任,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广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采取让学生认同的教育行为,由师生共同制定出惩罚的措施,如领取志愿服务卡、班会课上做一次3分钟演讲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变化,一改过去惩罚中出现的“要么过于随意,要么缺乏必要的同情心”的做法,既体现了爱的教育,给学生安全感,又使爱和包容的力量得以彰显,更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自我成长,一举双赢。

强调细节中有真相、有魅力、有常识、有力量,并不是不关注大局,也不是放弃宏大。相反,我们教育人正是在立足整体、统筹全局的前提下,用我们的爱心、细心、耐心和审美心去发掘和经营我们身边的美丽富矿——细节,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努力探寻出一条方向正确、目标合理、战略切实的前行之路,并为之奋斗终生。

曾建洪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中学南区,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赣州市第七批学科带头人。

猜你喜欢

座位细节师生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巴士上的座位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换座位
下棋
麻辣师生
时尚细节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