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代糖”代糖,健康“新宠”真的安全无虞吗

2020-04-03车翀

祝您健康 2020年2期
关键词:代糖含糖甜味剂

车翀

【受访专家】  马向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内分泌代谢中心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营养质控中心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常委,吴阶平基金会肥胖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江苏省临床营养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江苏省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委。 

门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三上午

1879年的一个深夜,一位俄国科学家风尘仆仆地赶回位于美国巴尔的摩的霍普金斯大学实验室,在光影摇曳的煤油灯下,一种一种地品尝他白天制备的粉末。原来,在与妻子共进晚餐时,他意外地发觉妻子做的牛排有奇怪的甜味,但妻子却否认自己放了糖。这位科学家突然想到,他的手上可能残留有一种甜味十足的物质,这一定是他白天做实验时的意外产物。

十分幸运,这位既忘记戴手套做实验,又忘记做完实验要洗手,更忘记实验室内的物质绝对不能品尝的粗心科学家,在死于某种不知名的有毒物质之前,发现了这种甜味十足的白色粉末,他继续进行实验,提纯,发现这种物质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于是,他赶忙申请专利,人类首款人造甜味剂就此诞生了。这种物质在中国有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糖精。

人们自古对甜味难以割舍,好似有一种写在基因里的本能,让人不可避免地对甜味产生渴望。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人类简史》中说道,热量是原始社会人们所欠缺而又必需的,当时他们住在草原或森林里,高热量的甜食非常罕见,永远供不应求。一位3万年前的采集者想吃甜食只有一种可能的来源:熟透的水果。所以,如果石器时代的女性碰到一棵长满甜美无花果的树,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立刻吃到吃不下为止,否则等到附近的狒狒也发现这些果树,她可就一颗也吃不到了。于是,这种想大口吃下高热量甜食的直觉本能就这样深植在我们的基因里。就算我们今天住在高楼大厦,冰箱里早就塞满食物,但我们的基因里还深深印刻着当年草原上的生活记忆。

许多健康风险也因此接踵而至,摄入糖分过多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等多种代谢疾病,血糖偏高更会直接对血管、神经造成损害,高糖饮食更是多种癌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无论在国内,还是欧美国家,限糖、控糖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是甜味的诱惑又让控糖成了一件痛苦、难以坚持的事情,这就使得与天然糖有着相似口感,却不被人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更没有热量或热量极低的代糖,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很多国际性的食品生产商也都大力开发代糖与代糖饮食产品,无糖口香糖、无糖可乐、无糖蛋糕,等等,无论是健康人群、减重人群甚至是糖尿病人群,似乎无须再为吃甜这件事心有负担了。

但是,我们真的没有负担了吗?代糖真的不会对人体产生负面影响吗?江苏省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马向华教授告诉我们,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但就在2019年6月的美国糖尿病年会上,一份颠覆性的研究报告提示:代糖,可能不像宣传的那样安全无虞。

〇 一份颠覆性的研究报告

一年一度的美國糖尿病年会是世界上规格最高的专业学术会议之一,2019年6月,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糖尿病专家出席了这场学术盛宴。其中,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让-菲利普 德鲁安-夏尔蒂耶(Jean-Philippe Drouin-Chartier)教授作了报告①,研究结果引起轰动。夏尔蒂耶教授与他的团队进行了一次涉及近20万人的大样本队列研究,通过食品频率问卷,每4年评估一次受试者的饮料消费变化。在这近20万的受访对象中,发生了11,906例2型糖尿病病例。

研究人员对每4年样本中的群体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饮食评估,每2年收集一次生活方式和新发疾病的信息,夏尔蒂耶教授主要评估了参与者在4年内含糖饮料和人工甜味剂饮料消费的变化,及其与4年后患2型糖尿病之间的联系。参与者都会被问及他们平均多久食用一份标准分量的食物或饮料,从“从不或每月少于1次”到“每天大于6次”。含糖饮料问卷调查项目包含碳酸饮料和含糖的非碳酸饮料(软饮料、混合饮料、柠檬水、果汁饮料或加糖的冰茶),以一杯、一瓶或一罐(12盎司②)为标准分量。100%纯果汁的摄入量以苹果汁、橙汁、葡萄汁和其他果汁确定,并以一小杯作为参考。其中,摄入含人工甜味剂的饮料也被统计在内。

这次研究中的随访总次数高达2,783,210次。研究者们总共记录了11,906例2型糖尿病。分析这些庞大而繁杂的数据,夏尔蒂耶教授与团队抓住了一些有趣的结论:每天增加0.5份(1份为12盎司)含糖饮料的摄入量,与保持稳定的摄入量相比,患糖尿病的风险要高16%。每天仅饮用0.5杯含糖饮料或果汁,糖尿病风险分别增加9%和15%。与保持稳定的人工甜味剂摄入量相比,减少人工甜味剂的摄入量并不能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而让人诧异的是,在接下来的4年里,每天摄入0.5份人工甜味剂的受试者,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18%了,接近五分之一。

结论十分刺眼地摆在大家面前。简单来说,以普通含糖饮料“喝得少”(一周少于8盎司)的受试者的发病风险为标准,每4年评估一次发病风险,“喝得多”(每天饮用超过8盎司)的糖尿病风险会增加23%。“喝得少”变成“喝得多”,糖尿病风险增加15%;“喝得多”变成“喝得少”,糖尿病风险增加9%。但是如果喝含人工甜味剂的饮料,从基本不喝,变成每天喝超过100毫升,4年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可达近20%。

每天喝含人工甜味剂的饮料,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了19%,比喝含糖饮料患糖尿病的风险更高。专家们同时也发现,将含糖饮料换为水、咖啡或茶后,糖尿病风险可降低3%~11%。不仅是以往被认为健康的人工甜味剂,一直是“健康饮食代名词”之一的100%纯果汁也不幸中招。“尽管100%纯果汁长期以来被认为是添加糖饮料的健康替代品,但最近的前瞻性联合研究荟萃分析报告表明,果汁摄入量与糖尿病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夏尔蒂耶教授在其发表的论文中如此写道。

这是针对欧美人群的研究,是否适用于亚洲人群?同样来自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另一位研究者阿尔佩雷特(Alperet)也在进行该项研究,他的研究样本是新加坡的青少年(高中生),在生活习惯和人种上,与中国的人群特征更为接近。在他的研究结果中,选择多喝无糖但添加人工甜味剂苏打饮料的青少年,其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增加58%,甚至高于使用含糖饮料的青少年。

〇 随处可见的人工甜味剂

从1879年第一代人工甜味剂糖精被发明开始,今天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已经发展至第六代了。阿斯巴甜发明于1965年,是第三代人工甜味剂的代表。1967年,第四代人工合成甜味剂安赛蜜研发成功。1976年,三氯蔗糖被成功发现,直至1993年纽甜问世,人工合成甜味剂已发展至第六代。根据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以来,甜味剂市场正在以每年8.3%的速度高速增长。目前我国人工合成甜味剂产值约90亿元,占全球市场总量约40%,我国是全球最大的人工合成甜味剂生产国及出口国。

糖尿病患者或是对热量比较敏感的人,往往会去直接购买人工甜味剂来代替白糖烹飪、调味。那是不是健康人群就不会遇到人工甜味剂了呢?其实不然,人工甜味剂早已经藏身于食品市场的每一个角落。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经批准糖精、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4种甜味剂用于各种不同食品。我国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批准了糖精、甜味素、木糖醇、山梨糖醇、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纽甜等20多种人工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大家可能更为关注所购买饮料、食品的热量表,以热量的高低来判断是否选择热量较低的品种。但是,很多时候热量的降低便是通过以人工甜味剂代替蔗糖,减少蔗糖使用量而实现的。以市面上的糖果为例,绝大多数糖果的配料表中都会出现人工甜味剂的身影,以安赛蜜和阿斯巴甜最为常见。最为典型的人工甜味剂饮料当数可口可乐公司出品的“零度可乐”,以人工甜味剂来实现甘甜的口味,也使得这种可乐的热量可以忽略不计。除此以外,糖醇类甜味剂也有较多的应用。木糖醇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甜味剂,因为与蔗糖的味道最为相近,被广泛用于多种食物的生产中,很多糖尿病患者在家中常备的代糖也是木糖醇,几乎所有标示无糖的口香糖中,都以木糖醇或联合其他甜味剂一起提供甜味。

以往,国内外诸多研究团队也就人工甜味剂对人体的影响进行了不少研究,主要侧重致癌性、致病性、安全剂量、代谢方式等方面。代糖的安全性是得到充分论证的,目前,国家相关部门为包括人工甜味剂在内的所有食品添加剂都制定了安全的用量标准,如果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有品质保证、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至少无须担心人工甜味剂超标的问题。但如果经常、长期食用含人工甜味剂的饮料、食品,尤其是人工甜味剂含量较多、主要由人工甜味剂提供甜味的食品,就需要格外慎重了。

以往认为代糖不被人体吸收、不进入血液循环,这点仍然是正确的,现有的研究也并没有推翻这一观点。“近些年,随着对肠道菌群的研究日益加深,针对肠道菌群的研究技术越来越先进,一些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也被揭示出来。”马教授说道,多个研究发现,人工甜味剂会扰乱肠道菌群,会引发消化腺体的错乱,而肠道菌群对我们的消化、吸收甚至整个机体的代谢、大脑的健康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可能是人工甜味剂增加糖尿病风险的重要机制。马教授还表示,甜味剂没有热量,会导致人们继续饥饿,需要不断进食。“因为没有热量而误导人们吃更多”等因素也在2019年的美国糖尿病年会上被提及。“甜味剂的甜度比真正的糖要高得多,这可能会导致我们的大脑接受到强烈的刺激信号,干扰人体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的激素系统,提高2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马教授补充道。

〇 尽量远离一切甜味“液体”

远离风险最好的方法仍然是老生常谈的“管住嘴、迈开腿”,但关于人工甜味剂的新研究为“管住嘴”赋予了更多的内涵。马教授建议大家:“远离一切甜味‘液体。”

诚然,我们希望通过甜食获得更多的热量储备,但是时代已经改变,我们已经不再是原始草原、苔原上朝不保夕的“蛮人”“野人”,数千年糖类提纯、食用的历史,生产力提高带来的先进农牧业、加工业,都决定了热量与甜食的轻松易得,如果仍然遵循基因的渴望而不加克制,过犹不及,会给我们带来切实的健康威胁。

从健康角度来说,比起远离添加糖、远离糖分,有时我们可能要更加关注“远离甜味”了。目前,人类获得甜味的主要方式除了食物本身,便是添加糖与人工甜味剂,而这两者都有较为负面的证据,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要更多地去适应食物本身的风味,远离那些人造的“甜味”。原始社会的人可能觉得蓝莓、樱桃、草莓等水果甚是甜美,爽口多汁,而今天的我们,可能只是将其放在更加甜腻的蛋糕上做些许点缀,在甜到“发齁”的时候吃上一些来使味蕾清爽片刻。如果我们能抑制住对甜味的偏嗜,远离含糖饮料、人工甜味剂饮料都不是难事,至少糖尿病的风险大大降低了。

进化是生物永恒的主题,我们的生存环境正在发生大幅度的改变,如果我们抗衡住滞后本能的驱使,建立最符合现代社会的健康饮食、健康行为模式,让个体的机体状况、寿命达到较好的状态,这不也是一种“进化”吗?

戒糖、限糖,慎重摄入人工甜味剂,尽量远离一切“甜味饮料”,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对甜度的味觉敏感会重新上升,便能在享受食物本身甘甜、鲜美的同时,收获可能存在的那一份健康。

(编辑    王    岽、杨小龙)

(投稿邮箱:459103593@qq.com)

猜你喜欢

代糖含糖甜味剂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天然代糖或成饮料行业未来趋势
控糖战争
含糖饮料和果汁或都增加患癌率
含糖饮料或可增加女性患肠癌风险
酸奶含糖太多怎么办?
关于“无糖”的谣言
新型甜味剂——甜味蛋白
批准高倍甜味剂advantame用于部分食品
食品中甜味剂的检测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