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词典学理论下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与构建

2020-04-03王衍军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辞书词典汉语

李 睿,王衍军

(1.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320;2.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10)

0.引言

“20世纪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给词典编纂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雍和明等,2015),纸质词典受到冲击,电子词典异军突起。根据Lehr(1996:315),电子词典分为在线词典和离线词典,其中离线词典包括便携式电子词典(PEDs)和PC词典等等。而较之离线词典,在线词典大多是免费的,并且无需安装便可在电脑上使用(Pastor & Alcina,2010:313),这使得在线词典成为电子词典的发展主流。“英美在线词典发展已经非常成熟,创建了数量众多、种类齐全、规模偌大无比的英语词典库”(雍和明等,2015)。然而,遗憾的是,国内至今没有一部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以供学习汉语的非汉语母语者使用。

一部好的在线词典,绝不应该仅仅是纸质词典的翻版。纵观国内近二十多年来出版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即便名气甚大,但在留学生中的使用率却不高①谢海江和李莉(2012:63-64)的调查涉及国内出版的11本词典(7本外向型,4本内向型),它们分别是(外向型)《现代汉语学习词典》《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当代汉语学习词典》《HSK800词词典》《汉语水平考试词典》和(内向型)《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应用汉语词典》。而夏立新(2009:66)的研究则主要调查6部中级以上外向型汉语词典,分别是《现代汉语学习词典》《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汉语8000词词典》《HSK水平考试词典》《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外向型汉语词典使用情况的调查结果的确发人深省,随着电子词典用户的激增,在线词典的编纂与开发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在线词典的编纂,不能一味将纸质版词典“重现”,而是应基于互联网和电子媒介载体的特点,结合国外在线词典编纂的理论与实践,对传统的词典编纂模式加以变革。当代功能词典学作为“词典学理论的最重要的发展之一”(Gouws,2012),很好地适应网络环境,对在线词典的编纂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文章拟将国外功能词典学理论的前沿成果引入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设计和构建中,以期对我国本土在线汉语学习词典有所借鉴。

当代功能词典学理论(Modern Theory of Lexicographical Functions,或Function Theory of Lexicography),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不同于传统词典研究范式的词典学理论,该理论的发展主要得益于丹麦奥胡斯大学词典学中心的学者(参见Bergenholtz & Tarp,1995、2002、2003;Tarp,1994、1995、2008、2011、2012、2014a、2014b、2015a、2015b等)。功能词典学理论已在欧洲的一些已上线的词典项目中得到较好应用,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缺乏系统介绍功能词典学理论的著作或译介,也鲜有学者将功能词典学理论的前沿成果引入汉语词典的开发与设计中去。在中国对外汉语词典编纂、在线词典开发不足的情况下,功能词典学理论可以为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与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与技术支持。

1.功能词典学理论基础与发展

Tarp(2008)在其专著《界于知识与非知识之间的词典学:学习型词典通论》(Lexicography in the Borderland between Knowledge and Non-knowledge.General Lexicographical Theory with Particular Focus on Learner's Lexicography)中将功能词典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德国学者Wiegand及其“功能理论”中关于词典的基本假设的发展与批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功能词典学理论的理论框架。这一阶段有三个代表性成果,其中,Tarp(1992)的博士论文是功能词典学理论建立的首次尝试,在此基础上出版的《专科词典学手册》(Manual i Fagleksikografi,1994) 则基于功能词典学的核心思想专门探讨了功能词典学理论视角下的专科词典编纂,而Tarp(1998)《词典学的独立地位:分布结构与用户指向型视角的组成部分》(Leksikografi påegne ben.Fordelingsstrukturer og byggedele i et brugerorienteret perspektiv)则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第二个阶段是功能词典学理论的建立阶段,在这一阶段,功能词典学理论的支持者在对Wiegand的批评中与Wiegand的“功能理论”分道扬镳,功能词典学理论逐步完善。

功能词典学理论,顾名思义,强调的是词典的功能。该理论(参见Tarp,2008;Fuertes-Olivera & Tarp,2014:Tarp,2014a)将辞书类工具的功能分为四类:(1)交际功能,旨在帮助用户解决与交际相关的各类问题(文本的写作、阅读、翻译和校正);(2)认知功能,旨在帮助用户提升在某方面的知识;(3)执行功能,给出切实的建议和指导,以帮助他们实现一些与交际并不直接相关的活动;(4)解释功能,旨在帮助用户去理解非语言标识和符号。基于对词典功能的分类,功能词典学理论将词典以及其他辞书类参考工具视为实用工具,用来满足“特定用户”在“特定情形下”的“特定的即时信息需求”(Tarp,2014b:62)。这其中便关涉了三个重要的概念,即“特定用户”“特定情境”及“特定的及时信息需求”。这三个概念实际上就是功能词典学理论所提出的辞书功能四大要素中的三个词典外要素。①“潜在用户的类型”界定了“特定用户”,“用户查阅情境”界定了“特定情境”,而“用户需求”则界定了“特定的及时信息需求”。这三个要素是词典外要素,它们独立于实际的词典使用当中,但它们却是该理论构建的重中之重。根据功能词典学理论(Tarp,2008),辞书功能主要包括四大要素:(1)潜在用户的类型;(2)用户查阅情境;(3)用户需求;(4)词典辅助。对辞书功能四大要素的划分与界定成为该理论对网络词典开发最有意义的理论贡献之一。基于对三个词典外要素的充分分析,词典编者便可以明确“特定用户”在“特定情境”下所需的“特定的及时信息需求”,从而为用户提供快速精准的辞书信息。这也是本文第2节将重点关注的问题。

随着功能词典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与词典编纂技术的不断革新,该理论在21世纪更加注重对网络词典的开发,理论的发展主要致力于人性化、个性化的词典检索模式,从而避免“信息超载”。这种开发模式主要基于建立一个结构复杂的大型数据库、多样性的信息通路、友好的界面设计等等。

2.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中应收信息项目的构建与研究

在纸质版时代,词典空间一直是词典学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即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放入更多用户需要的信息。然而,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词典空间不再成为困扰;但是,信息超载随之又成为词典学家面临的新问题。

功能词典学理论强调辞书功能的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是学习型词典的“四个核心辞书类范畴”(Tarp,2008),即,潜在用户类别(这里指学习者)、用户查阅情境、用户需求和词典辅助。对这四个核心范畴的界定与区分,有助于词典编者针对在线词典的信息超载问题而实现词典信息的合理调配。只有明确词典所面向的潜在用户群及其特征、用户查询词典的即时情境与即时需求,词典编辑们才能以最小的信息量精准推送词典信息,避免信息冗余。然而这四个要素却常常被词典编辑们所忽视,降低了词典的功用。下面将结合功能词典学理论下的用户类别、用户情境和用户需求这三个核心的词典外要素,探讨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为“特定用户”在“特定情境”下所需的“特定的及时信息需求”所应提供的词典信息,从而整合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应收信息及其呈现模式。

2.1 用户类别

在编写一部词典之前,首先要明确该词典的“未来用户”,并通过分析潜在用户的特征来确定词典应收纳的信息类型。Tarp(2008)为学习词典的用户特征的划分设定了12条衡量准则,诸如,学习者的母语及母语水平、外语掌握水平、普通文化知识、外语学习动机、学习外语环境、教学方法等。这种对学习者的类别划分可以让词典编纂者更加有针对性地为词典遴选辞书信息。

对于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而言,其潜在用户为学习汉语的非汉语母语的学习者,但是,这些用户语言能力参差不齐,文化背景也千差万别。遗憾的是,目前国内出版的针对汉语学习的外向型词典却体系零散,没有形成针对不同等级汉语水平的用户的词典系列。国内出版的词典要么以全概偏,即不同汉语水平等级的用户使用同一本词典,如《HSK水平考试词典》;要么以偏概全,即仅出版针对某一个特定汉语水平用户的词典,如《商务馆学汉语词典》,其目标用户仅仅针对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或者《当代汉语学习词典》目标用户仅是初级汉语学习者。显然,不同汉语等级的学习者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若是共同使用一本词典,则会出现信息量不足或者冗余。而对于尚未覆盖各个阶段语言能力用户的词典,则会给学习者选购词典造成困难,而随着汉语学习者语言水平的不断提升,词典的更换与衔接也成为一个困扰。基于此,一套适用于不同汉语等级学习者的外向型汉语词典无疑对汉语学习者帮助极大。

在网络时代,无论是一部网络词典,还是一套网络词典系列,只要拥有友好的检索界面,便可以在用户的一个掌上设备上轻松实现,而实现方式仅仅是在友好的检索界面上设置若干个可供用户选择的按键以区分不同类型的词典用户。Tarp(2008)为学习词典用户划定了12条衡量标准,这些标准有助于科学地区分不同类型的词典用户。限于篇幅,这里我们尽量简化用户类别的划分,将词典的用户设定为英美国家的非华裔汉语学习者,将用户类别简单地以汉语语言能力为标准划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真实的在线词典编纂中,划分的标准和条件要复杂得多,这些因素是词典编者在词典编纂工作开始之前就应设定完毕的。

词典的预制界面为需求各不相同的学习者选择适合自己的词典提供了便利,用户类别的界定可以有效地避免“信息超载”。比如,初级学习者需要更多英语(母语)的辅助,他们更多的是检索一些基础词汇,并且他们大多只需要了解基础词汇的核心意义;而高级学习者往往较少地依赖母语,他们更加需要语法和语用的信息等。不过,用户类别的界定还仅仅是第一步,因为同一个用户在面对不同的查阅情境时仍然需要不尽相同的词典信息。

2.2 用户情境

用户类型千差万别,即使同样的用户在查阅词典时也可能有着不同的查阅情境,从而产生不同的辞书需求。词典,强调的是即时检索,因而,词典应及时满足这种具体的用户需要,避免信息缺失或冗余。对于纸质版词典而言,有限的版面使得面面俱到地提供辞书信息难以实现,而网络版词典虽然可以收纳更多的信息,但“信息超载”只会加重用户的检索负担。对词典采取用户情境的划分,可以调和版面紧缩与信息超载之间的矛盾。

Tarp(2008)主要将用户使用词典的情境划分为三大类:交际情境、认知情境、校对和批阅情境。交际情境是用户所面对的主要情境,它还可以进一步分解成接收(reception)、产出(production)、翻译(translation)等子过程。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这些困难或疑问主要在以下情境中发生,即,信息接收和信息产出。根据功能学理论,学习者因为信息接收(阅读或“听”)困难查阅词典的情境为接收情境;因信息产出(写作或“说”)困难查阅词典为产出情境。用户在不同的情境中会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不同的需求应该有着不同的信息呈现方式,奥胡斯大学词典学中心的《会计词典》便是这一设想的成功典范。可令人遗憾的是,国内的在线词典,无论是英语学习词典,亦或是汉语学习词典,都处于“一锅粥”式的检索模式。这种“一锅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数据库即是词典;所有用户,无论何种外语水平等级,也无论是处于何种词典查阅情境,均以同一检索界面进入词条呈现界面,并得到同样的词条呈现结果。这一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并避免信息缺失,词典会不遗余力地、尽可能多地展示词条信息,而用户则需要自行“甄别”所需要的信息。功能学理论则将这一“甄别”过程留给词典编纂者,为用户“量体裁衣”,对特定用户在特定查阅情境中所需要的特定信息进行选择性呈现,既避免了信息缺失,又能防止信息冗余。

这里仍以英美国家的非华裔汉语学习者用户为例。即使在不考虑更细致地划分用户类别的情况下,这些汉语学习者不同情境中遇到的问题也是大不相同,表1①表1部分参考了Tarp(2008、2015b)的内容。列举了用户在不同情境(接收与产出情境)下可能遇到的不同困难(A-I)以及他们需要求助的不同词典类型(单语或双语,L1-L2或L2-L1)。

表1呈现了特定类型词典用户在接收和产出两种不同词典检索情境下可能遇到的问题及查求词典时所对应的语种。当用户在接收情境下查阅词典时,他最可能遇到的是A、B、C、D四种问题,而当他遇到这四种问题时,会检索汉语(L2)字词,而非英语字词(L1),也就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汉英双语词典(L2-L1)或汉语单语词典(L2)。而当用户在产出情境时,他更可能会因为E、F、G、H、I这五种问题而查阅词典。同样,遇到F、G、H、I这四种问题亦会检索汉语(L2)字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问题E与其他几类问题不同,当用户遇到问题E时,他会检索英语字词(L1),而非汉语(L2)字词,因而他需要的实际上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英汉双语词典(L1-L2)。这一分析说明了,对于处于接收情境而查阅词典的用户而言,一部汉英双语词典(L2-L1)便可满足其需求,但是对于产出情境而言,仅仅一部汉英双语词典是不够的,他同时可能还需要一部英汉双语词典(L1-L2)以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E。如果用户是进行翻译活动,那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则更为复杂。对上述不同情境下用户所产生的不同问题的分析有助于词典编者把握用户的具体需求,可以说,对用户需求的分析是一部在线词典能否以最小信息量为用户提供最大便利的核心。

2.3 用户需求

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主要功能为交际功能,这一功能重点解决用户在接收和产出文本时遇到的困难。词典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体现在辞书信息的巧妙呈现和安排上,并非信息量越大越好。Tarp(2008)详细列出了不同用户类别和用户情境下英语学习者作为词典用户的用户需求,基于此,同时结合汉语学习中的实际情况以及表1中所罗列的用户在接收与产出两种不同情境下可能遇到的不同问题,我们列出了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用户①这里仍以英美国家的非华裔汉语学习者用户为例,以便在表1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在接收和产出两种不同情境下可能需要的辞书信息(见表2)。表2中,下划线所标注的是两种不同情境下可能需要的相同类型的信息。

表1:用户在接收与产出两种不同情境下可能遇到的不同问题

由表2可知,用户在文本接收和文本产出两种不同交际活动中有着不同的辞书信息需求。即便是在文本产出中,对于英语和汉语两个方向的子词典也有着截然不同的需求。同样,对于不同类别的词典用户,需求更是千差万别。因而,区分用户类别和用户情境十分必要,即便仅仅是粗略地界定词典用户类别与情境,也可使用户检索词典事半功倍。“一锅粥”的编排模式和信息呈现方式显然不利于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而这正应是词典学家应该关注的问题。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有一些信息(下划线的信息)交叠(如释义、搭配等),这就意味着,如果分别独立开发编写“接收”型词典和“产出”型词典,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库的优势显露无疑。如果一个数据库即是一部词典,那么,想要编写多少部词典,就要创建多少个数据库并充盈数据库的信息。但是,如果一个数据库是N部词典,那么,只要设计科学有效的信息连接通道,就可以避免信息的重复录入。数据库的创建成为功能词典学派对在线词典编纂的新发展。

上述区分对词典编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带给我们四点启示:(1)在不同的词典查阅情境下,汉语学习者会有不同的辞书信息需求,比如接收情境下更多的是语义语用信息,而产出情境更多是的语法信息及同义词辨析等。(2)一部词典(如汉英词典)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全部需求,学习者的查阅需求是一个连续统,在写作活动中,常常会先使用英汉词典,再使用汉英词典。(3)英汉词典不能采用和汉英词典同样的编纂模式,因为学习者对于两者的需求全然不同,如使用英汉词典主要目的是寻找恰当的汉语(L2)字词,而使用汉英词典则有着相当丰富多样的需求。(4)不同情境下需求的信息不尽相同,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信息交叠。其中(1)~(3)关注的是用户视角,旨在避免“信息超载”带给用户的不便;而(4)是词典编者视角,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旨在避免“信息重复录入”而耗费不必要的人力物力。

表2:用户在接收和产出两种不同情境下可能出现的辞书信息需求

3.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构建:搭建数据库与预制连接通道

根据第2节所得到的启示,本文提出编写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两个基本原则:

(1)使词典用户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得到所需的数据;

(2)使词典编者付出最小的努力。

Bergenholtz & Nielsen(2013)指出,当今的词典项目已不能离开数据库。然而,市面上大多数的在线词典都是多功能的,即一个数据库便是一部词典。多功能的词典突破了纸质版词典因空间原因而简化信息的原则,大大增加了信息量,但这种做法却造成了信息超载,加重了用户的认知负担,显然不符合原则(1)。而即便将在线词典设计成单一功能的词典,也要面对原则(2)所提出的挑战。比如,我们将表2中“接收栏”的相应辞书数据录入数据库,那么我们便能够得到一部基于某个特定数据库生成的、针对某类用户的“接收型词典”,同理也可得到“产出型词典”。这种做法满足了原则(1),但是,由于两部词典有大量的交叠信息,分别独立编纂开发显然耗时耗力,从而有悖于原则(2)。

功能词典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法,即一个数据库可以是多部词典,每部词典都是单一功能的(参见Bergenholtz & Nielsen,2013)。数据库由许多“表”组成,表与表之间的关系成为数据录入与提取的关键。对数据库结构的搭建①数据库的前期结构设计的科学与否会直接影响词典的整体质量。据此生成的数据库,后期若是对其某些结构进行修改则会困难重重,甚至要从头来过,大大延误词典编纂工程的进展。因为若后期需要增添“域”,则会使其他“域”也要随之调整,整个过程都将十分复杂。因此,在前期结构的设计上必须要做足工作,词典编纂方可开始。注意,本文为了简化流程的原因仅设置了一个“自留域”,但词典工程实际会设置多个“自留域”,以防止词典编纂工程启动之后,仍有初期设计未考虑到的“域”需要添加。在技术层面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技术人员,但是,词典学家要确立“表”与“表”之间的关系。Bergenholtz & Agerbo(2015:6-7)指出,这种辞书信息构建(lexicographical structuring)至少包括六个环节:(1)挑选出囊括不同类型信息的“域”(field);(2)在数据库的“域”中搜索;(3)选定在某部词典中针对某类用户在某种情境下所需呈现的“域”;(4)决定选定的“域”的呈现次序;(5)选定“用户使用标签”以便让用户更简单的识别信息;(6)选择纸质版词典的布局以及电子词典的界面设计。

具体的操作方法细节参见本文图1以及Bergenholtz & Agerbo(2015),本节将实例呈现辞书信息构建的六大环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域”的选择与呈现对搭建数据库结构、后期数据录入与提取都极为重要,而用户类别、用户情境、用户需求等都是决定“域”的类型、数量、排列顺序以及“域”间关系等的关键因素。

根据词典的功能与性质,结合表1与表2,我们以高阶在线汉语学习词典为例,实例呈现检索词为汉语(L2)时对词典的“域”划分。“域”最终被划分23类②该部分参考了Tarp(2015a)的内容。,这23类“域”的类型与数量、排序等列举如下:

1.汉语词目(一级词目词)

1.1 正字法

1.1.1 印刷体

1.1.2 手写体

1.1.3 繁体

1.1.4 动态笔画与笔画数目

1.2 同形异义/音词数目

1.3 语音

1.3.1 拼音标注

1.3.2 有声发音

1.4 对等词

1.4.1 精简对等词

1.4.2 更多对等词

1.5 义项数目

1.6 词性

1.7 汉语释义

1.7.1 汉语释义

1.7.2 英语对等词

1.7.2.1 英语对等词

1.7.2.2 英语对等词与汉语词目的区别

1.7.2.3 英语对等词间的区别

1.7.3 汉语释义的英语翻译

1.7.4 更多释义

1.7.4.1 更多汉语释义

1.7.4.2 更多汉语释义的英语翻译

1.7.5 释义的相关链接

1.7.5.1 汉语释义链接

1.7.5.2 英语释义链接

1.8 同义词

1.8.1 同义词列举

1.8.2 同义词辨析(L1)

1.9 反义词、上义词、下义词

1.9.1 反义词

1.9.2 上义词

1.9.3 下义词

1.10 语法信息

1.1 0.1词法信息

1.10.2精简语法信息

1.1 0.3语法信息相关汉语链接

1.11 搭配

1.1 1.1汉语搭配

1.1 1.2搭配的英语翻译

1.1 1.3汉语搭配间的近义词区分

1.1 1.4相关汉语搭配及区分

1.12 成语

1.1 2.1汉语成语

1.1 2.2成语的英语翻译

1.1 2.3谚语和歇后语

1.1 2.3谚语和歇后语的英语翻译

1.13 语用限制

1.14 语体标注与修辞标注

1.15 例证

1.1 5.1汉语短语例证

1.1 5.2短语例证的英语翻译

1.1 5.3汉语句例

1.1 5.4句例的英语翻译

1.16 图例

1.17 各义项间关系

1.18 文化信息与背景知识(L1)

1.1 8.1首级信息(交际功能)

1.1 8.2次级信息(认知功能)

1.19 句库(提取)

1.1 9.1汉语权威例证(设定点对点资

源提取)

1.1 9.2双语例证

1.1 9.2.1本族语者的汉语例句

1.1 9.2.2本族语者汉语例句的英文翻译

1.20 语义网络

1.21 偏误信息

1.22 推荐信息

1.23 自留域

限于篇幅,在此将不一一解释设置每个“域”的具体操作。在确立了辞书信息构建的“域”之后,设计友好的界面和连接通道①关于界面和连接通道的设计主要参考了Tarp(2015a)。便可以让信息的录入与提取成为现实。对于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系列而言,基于同一个数据库和同一个检索界面,该词典可以囊括11部子词典②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本文为了简洁呈现词典编纂过程与连接通道的设计,这里仅设置最基本的11部子词典。。也就是说,用户可以从检索界面通过不同的按键进入这11部词典中的一部,这个检索界面实际上提供了11条连接通道,它们是:

I.汉语词典(以汉语为检索词):

R1:初级水平 & 接收(阅读)

R2:初级水平 & 产出(写作)

R3:中级水平 & 接收(阅读)

R4:中级水平 & 产出(写作)

R5:高级水平 & 接收(阅读)

R6:高级水平 & 产出(写作)

R7:高级水平 & 汉英翻译

R8:高级水平 & 英汉翻译

II.英汉词典(以英语为检索词):

R9:初级水平 & 产出(写作)

R10:中级水平 & 产出(写作)

R11:高级水平 & 产出(写作)

关于每个子词典所应提取的信息类型在此不做详述(可以参考表1与表2)。不过,值得指出的是,上述词典中每部词典所囊括的信息项目的类型都是词典学家提前“预制”的,仍属于内省式的方法,即词典编者早在编写词典前已经对潜在用户有了一个定位和分类,同时对这些用户查词时所进行的活动也预先做了分类。根据这些分类,词典编者预制了相应的连接通道,当用户选择了自己的“身份”后,便可进入相应的子词典。预制通道不仅规定了所收信息项目的类型,也规定了信息呈现的具体方式,如隐藏式或外显式、字体颜色与大小、是否含有超链接、超链接形式(词典内超链接或词典外的网页超链接)等等。

但是,不同的用户仍然可能有着不同的信息需求或自身特殊的信息需求,针对这种情况,瑞典的莱克辛在线词典(Lexin)为用户提供了更为人性化的数据提取通道,即用户可以在一个自定义界面通过自由勾选所需数据类型,来自定义词条的微观结构,创建“量体裁衣式”的人性化词条。而Bothma(2011)更是提出了自适应超媒体对词典编纂的应用设想,将前沿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等应用到在线词典的开发中,为未来词典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最后,我们再回顾图1,它展示了文章第3节所关注的关于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构建流程。

4.结语

本文基于功能词典学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与构建为例,探讨如何将国外先进的词典学理论与技术应用于我国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建设。根据功能词典学理论,本文从对用户类别与用户情境的界定入手,层层递进,以剖析“特定用户”在“特定情境”下所需的“特定的及时信息需求”,从而分析出他们所需的辞书信息。

明确用户所需的辞书信息有助于辞书信息的构建,通过辞书信息构建的六大环节,可以初步搭建数据库结构。尽管数据库的搭建需要词典学家与计算机技术人员通力合作,但是词典学家在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以及后期信息的填充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而,词典学家应紧跟科技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并积极吸收先进的理论方法,避免词典信息不足与信息超载等在线词典大量存在的问题,摆脱纸质版词典时代“一锅粥”的编纂思路,从而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检索界面以及快速精准的辞书信息。

文章尚存不足,仅对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进行了粗线条的理论构建,对辞书信息构建的细节描述的也不够详实等,仅求抛砖引玉,为我国外向型在线汉语学习词典的编纂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辞书词典汉语
学汉语
CISHU YANJIU LEXICOGRAPHICAL STUDIES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米沃什词典
词典引发的政治辩论由来已久 精读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中国辞书学会第五届领导成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