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文化景观安全格局及遗产廊道构建研究
——以福建永泰为例

2020-04-03官紫玲

中国园林 2020年2期
关键词:永泰文化景观廊道

官紫玲

陈顺和

当前,世界遗产保护类型、内涵和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衡量标准统一为真实完整地突出普遍价值,总体呈现景观或区域尺度的整体保护趋势[1-2]。美国基于绿道理论提出了国家遗产廊道、遗产区域综合保护的方法[3];欧洲国家则通过欧洲景观公约,实施景观整体规划管理[4];中国的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侧重于遗产地内的遗产保护难以解决区域复杂的自然人文生态综合问题。

近年来在多学科理论指导下,我国学者开始重视研究遗产保护与所在地域景观整体保护的关系,只是还缺乏系统的保护架构[5]。汪芳等强调构建“节点-背景-联系”文化景观安全格局模型,以保护文化关联、传承精神内涵[6]。俞孔坚等积累了多年遗产村落规划设计实践经验,巧妙运用网络和拼贴法进行遗产村落的拯救与发展探索[7]。俞孔坚教授曾指出,国家生态安全是头等大事,要有效维护脆弱的中国土地生态健康和安全,就必须建立一个功能全面、结构完整的景观安全格局。当地遗产景观与生态安全格局紧密联系,遗产景观网络的构建有利于保护民族信仰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8]。近年兴起的“景观安全格局”,是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景观过程与格局关系,通过对各类空间水平过程的分析模拟,来判别对维持这些过程的健康安全非常重要的景观格局。该理论已广泛应用于维护国土生态过程、城乡空间发展的安全,建设用地扩张,土地整治、旅游发展和生态用地等方面,其研究成果可供借鉴[9-19]。

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集中在生态相关要素景观安全格局的构建上,关于乡土文化景观与遗产保护方面的景观安全格局构建研究偏少。为此,笔者以福建永泰为例,运用乡土遗产保护和景观安全格局理论来探讨地域景观遗产的整体保护途径。

1 永泰历史文化概况

永泰地处福建东部,美其名曰“福州后花园”。该县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宗教、武术、温泉文化,以及众多历史文化名人和文化遗存,如古镇名寺古迹、古民居古寨堡、红色革命旧址等,有待“撩开面纱惊世人”[20]。尤其散落永泰山水间的古村落、古庄寨,与自然环境完美结合,实属罕见。永泰庄寨始建于唐朝,历史上庄寨总量超过2 000座,后来惨遭损毁,现存较好的有152座, 大于1 000m2的有98座。永泰庄寨是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迹,也是农耕社会家庭聚居的记忆、传统乡绅文化的宝贵载体[21]。

全县辖9个镇、12个乡、254个行政村、10个社区委员会。当前古村落:国家级8个、省级23个,拟报国家级35~50个。近年永泰旅游发展良好,已获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镇”“生态县”“优秀旅游县”“温泉之乡”等称号。

2 研究方法与数据

基于永泰县2014年土地利用现状空间数据,结合ArcGIS软件空间分析平台,主要采用Knaapen提出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模拟体验者沿一定的路径和场所,体验和感知文化遗产的空间水平运动过程[22]。

该模型的数学公式为:

式中,Dij是体验者离开源j穿越景观i的空间距离;Ri是景观i对体验活动的阻力;MCR是从源j到空间某点的最小累积阻力。函数f未知,但表明了MCR与(Dij×Ri)成正比。借助以上模型,结合文献研究、专家打分法,确定不同景观对遗产休闲活动的阻力系数,并获得体验活动时空动态和趋势的阻力面,作为文化遗产安全格局保护水平的依据。

3 乡土文化遗产景观体验适宜性评价

3.1 文化遗产景观资源

图1 乡土文化景观遗产空间分布图

永泰县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丰富,主要包括古镇、古墓、古寺庙、古庄寨、古建筑、人文风景区等,按价值保护等级可分为以下3级:一级景观资源共6个,为已获批的国家级文保单位或景区;二级景观资源共11个,为已获批的省级文保单位以及知名度与保护价值均较高的人文景点;三级景观资源共31个,主要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荐名单。其中,永泰庄寨建筑群(合并)重点选取知名度与价值较高的古庄寨(表1)。

从文化景点空间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嵩口镇、同安乡和大洋镇,其次为白云乡、葛岭镇、梧桐镇、霞拔乡等。总体上景点分布与水系、道路分布相对一致,随山区海拔高度升高,文化遗产景点保存越好,与旅游开发程度成反比。

3.2 文化遗产体验适宜性评价

乡土遗产往往是人们选择参观人文景观的目的地。本文从体验者视角选择文化遗产保护阻力要素:各遗产保护等级、与最近道路距离、与城镇距离3个方面[15],对乡土文化体验适宜性进行评估与分级。借助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结合专家打分法(表2),通过因子加权分析,评价结果见图4中的景点适宜性分布。

结果显示:适宜性为一、二、三级的景点分别为11、25和12个。适宜性评价为一、二级的景点数量(36个)是目前国家级、省级景点(17个)的2倍多,这揭示了永泰拥有丰富、高质量的乡土文化景观旅游资源,尤其永泰众多的古庄寨价值极高,期待更多景点列入省级以上文保单位。

4 乡土文化景观安全格局及遗产廊道构建分析

乡土文化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当地宝贵的遗产。传统的文化遗产保护侧重保护文物本身,本文强调保护人们体验与感知文化景观的过程。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要保护当地的人文景观及其周边自然环境,并构建景观廊道,有效整合区域内的乡土文化资源。借助空间阻力模型,模拟通过一定路径穿越各种景观体验与感知的过程,其中阻力较小的条状区域是链接不同文化景点的体验廊道,同时获得乡土文化体验的可及范围,即不同的文化保护安全格局[16]。

表1 重要历史与乡土文化遗产点

4.1 乡土文化景观遗产源的确定

永泰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保存了众多的古石刻、古碑刻、古庄寨、古建筑等文化古迹;重点选取县域内国家、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乡土文化遗产保护源。结合历次文物保护单位公示名单及网络相关资料确定了48个文化景点(表1),并参照奥维互动地图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准确落实了它们的空间位置(图1)。

4.2 建立乡土文化遗产阻力面

相关调查研究表明,人们进行乡土文化体验时往往受到地表土地覆盖类型和交通等线状阻力因子的影响。乡村休闲体验最佳对象是乡土文化景观,其次为水域、森林、园草地等。越适宜的对象,游憩文化功能越大,相对阻力(负面影响)越小,否则相反。为此,筛选阻力因子,做出重要性判断和专家评分,最终确定各因子的阻力系数(表3)。强调下,这些阻力系数是专家意见和前人研究成果[16]得出的相对趋势,并非绝对大小,而是不同景观间的相对阻力水平。在阻力分级基础上,同时考虑了保护源和距离因素。然后利用ArcGIS栅格分析模块的费用距离分析计算出最小累积阻力值,最后得到永泰乡土文化遗产保护阻力面分布图(图2)。

4.3 建立乡土文化景观安全格局

以上借助ArcGIS空间分析,运用最小阻力模型提取阻力面,然后根据自然断裂法得到最小累积阻力与网格数(面积)之间的关系(图3):随着最小累积阻力的增大,间断处面积增大,但增大的面积相对减少。当超过一定水平的发展阈值时,增加区域的可用性和保护意义呈下降趋势,说明其两侧景观异质性差异明显。因此,这些阈值可以作为安全分级的依据,从而实现缓冲区有效空间边界的划分[23]。

依据上述阈值,建立了永泰三级乡土文化景观安全格局(图4)。然后通过栅格分析工具进行重分类,统计获得低、中、高3个等级安全水平的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区规模,并计算出在县域总面积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41%、40.70%和18.89%。此外,通过ArcGIS空间分析的分区统计Zonal工具,计算得出处于低、中、高安全水平的城镇村居民点所占面积比重分别为54.42%、33.56%和12.02%。

图2 永泰乡土文化遗产阻力面分布图

图3 永泰阻力值MCR与面积关系

图4 永泰乡土文化景观安全格局

结合以上数据与图4可以看出,低安全水平区域面积不大,呈东西向集中在文化景点的周边,该区域交通通达、人类活动频繁,是人们的体验廊道,也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缓冲空间。中高安全水平广泛分布在低安全水平区域的外围,对当地文化遗产的保护影响不大,但应杜绝人们游憩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行为。值得强调的是应通过构建“源”间景观廊道、发展绿道、保护生态用地,将休闲游憩自然风光与文化遗产景点紧密联系起来,以形成永泰乡土文化遗产景观保护之美丽画卷。

4.4 文化遗产廊道构建分析

世界上第一条国家遗产走廊——伊利诺伊运河和密歇根运河的建成,标志着遗产廊道概念的确立,长期以来它一直是美国土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24-25]。从风景园林规划研究视角,为实现遗产与生态保护目标,需辨识和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并加以建设和保护[26]。

所谓遗产廊道,是一种线性文化景观,一般指蕴含文化内涵的运河或公路等,也可以是连接丰富遗产点、具有文化意义的绿色通道[27-28]。它集游憩、文化、生态保护于一体,强调文化遗产、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的多赢,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区域发展战略和规划方法,为区域发展和当地遗产保护提供新途径[29]。

本文根据不同安全等级的要求,可制定永泰相应的规划引导措施,加强县域乡土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提升景观廊道的游憩价值[30]。

1)低安全水平两侧(单侧50~100m),作为遗产廊道的核心区域。该区靠近文化遗产景区,应重点保护,保持良好的可达性。建议以保护文化遗产和恢复自然生态为重点,限制建设,鼓励建设用地拆迁和景观综合管理。

2)中等安全水平两侧(单侧100~200m),均在服务和管理范围内。该区域直接体验一般可以到达,但也必须作为景区的必要区域予以保护;容许适度发展和建设,并限制不利于保护遗产廊道的土地开发利用;适当提供游憩服务与提高绿化率。

表2 永泰乡土文化遗产景观体验适宜性评价因子(单位:km)

表3 阻力因子与阻力系数

3)高安全水平两侧(单侧200~400m),均在一般控制范围内。该区域属于低可达性,开发建设总体可控,但必须避免对景观廊道的破坏。提倡兴建能够提高遗产廊道价值的康乐游憩项目及设施。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从文化遗产休闲体验出发,运用最小阻力模型模拟这一景观过程的空间扩张机理。在案例研究中,最为关键的首先是源的确定,这是乡土文化遗产研究的基础;其次,以景观感知研究为基础,对景观元素阻力系数进行相对赋值;第三,基于宏观尺度,从战略层面研究判断廊道连接的方向和位置,还需要针对具体廊道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主要结论与建议如下。

5.1 乡土文化遗产体验适宜性评价较高

首先,永泰区位优势明显,与省会福州近在咫尺,实为庭院野苑,永泰已纳入了福州半小时生活圈,无论是福州南下还是莆田北上,很多景点包括古庄寨可在1h左右直达,社会价值、特色旅游价值等区位优势明显。其二,永泰现存的古庄寨体量大、数量多,在福建十分罕见。与世界遗产土楼相比,规模更大,功能更丰富。永泰古庄寨实属一类新型遗产,期待加入并丰富世界遗产类型。

5.2 构建乡土遗产廊道,加强文化遗产生态双保护

永泰乡土文化景观低、中等安全格局水平所占比例高达81.11%。如何加强文化、生态双保护?建议通过构建文化遗产点之间的绿色通道,如同把撒落自然界的珍珠直接串联起来。永泰自然山水优美,环境得天独厚,今后永泰旅游开发建设的过程,尤其应重视文化景点即古村落、古庄寨周边环境的维护,形成人文建筑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

5.3 建立景观安全格局网络,促进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

永泰古村落、古庄寨不仅数量众多,且大多集中在几个主要山区乡镇,旅游集群开发条件优越,是乡村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因此,永泰古村落、古庄寨的保护开发,应纳入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中。积极弘扬古庄寨文化,加大修缮文化设施与古建筑力度,成片保护文化遗产[31];更好更快地促进乡土遗产景观网络形成、全域旅游开发利用以及乡村全面振兴。

注:文中图片均由作者绘制。

猜你喜欢

永泰文化景观廊道
天山廊道与唐朝治理西域研究
近20年国内文化景观研究进展
鹰潭市绿色廊道景观格局探究
北美蓝莓落户永泰
大美黄河生态廊道
台专家探访永泰庄寨
黔东南稻作农业文化景观与糯稻品种的多样性保护
长城廊道能使陕西旅游更丰富多彩吗
鄂伦春族文化景观变迁及对其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影响
武夷山:作为“文化景观”的历史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