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快速血检技术在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4-03吴琼晟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悬液准确度阳性率

吴琼晟

(贵州省黔东南州黄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贵州 黄平 556100)

在临床上输血治疗是极其关键的急救措施,特别是针对大面积烧伤、失血性休克等危重症患者,输血成为不可或缺的急救措施之一。当前一般需应用凝聚胺技术进行临床检测不完全抗体,会产生非特异性的凝聚,中和BRC唾液酸实现。相较于配血试验、抗球蛋白、盐水介质等传统的输血检验方法,凝聚胺技术可有效预防溶血性输血反应,IgG抗体和配血检出速率几乎和常规检验方法持平[1-2]。此次研究通过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72例,在我院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进行检验,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各36例。选择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验的是观察组,择盐水法检验的是对照组。对比两组检测阳性率、灵敏度、准确度及稳定性情况。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患;不愿参与此次研究;伴随严重器质性障碍疾病者。纳入标准:符合接受输血治疗诊断标准;既往无精神病史;不伴随严重器质性障碍疾病者。其中观察组年龄为1-75岁之间,平均(46.2±1.1)岁,男20例,女16例;对照组年龄为2-74岁之间,平均(45.8±1.3)岁,男19例,女17例。对比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盐水法检验。抽取4 mL左右的静脉血于患者的静脉中,设置3000 r/min为离心机的转速,2 min为所用时间。调配2%的红细胞盐水悬液,分离出血清,选择同样的方式对供血者配成2%红细胞悬液。在一支干净的试管中,放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和受血者血清,为主测管,加入1滴供血者红细胞悬液,放入1滴受血者血清;并在另一支干净的试管中,放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和供血者血清,为次测管,加入1滴受血者红细胞悬液,放入1滴供血者血清。1000 r/min转速下离心1 min。当红细胞消失则为阴性,仍处于凝集状态为阳性。

1.2.2 观察组 选择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验。抽取4 mL左右的静脉血于患者的静脉中,设置3000 r/min为离心机的转速,2 min为所用时间。调配 2%的红细胞盐水悬液,分离出血清,选择同样的方式对供血者配成 2%红细胞悬液。把分离的受血者静脉血血清2滴注入到干净的主侧管内,同时在其中加入4%左右的供血者红细胞悬液。并保证把分离的供血者静脉血血清2滴注入到次侧管内,在其中加入4%左右的受血者红细胞悬液。并把2滴polyhrene试剂、0.7 mL低离子介质,均加入到主、次侧管内。离心11 s,速为3500 r/min。观察凝聚情况,留下管底0.1 mL残留液体,倒掉上清液。并保证在主、次侧管中,分别加入2滴解聚液,当出现凝集1 min后消失,则成功的完成配血,说明检测的结果呈阴性;当凝聚状态并未消失,配血失败,检测结果为阳性。

1.3 观察指标[3]对比两组检测阳性率、灵敏度、准确度及稳定性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组间检测阳性率、灵敏度、准确度及稳定性对比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检测阳性率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1例(2.78%),观察组的检测阳性率为8例(22.22%)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检测阳性率比较

2.2 两组准确度、稳定性、灵敏度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检测准确度、稳定性、灵敏度均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准确度、稳定性、灵敏度比较[n(%)]

3 讨论

确定能否输血的关键依据,就是交叉配血,观察有无凝集反应。盐水法操作比较简便,单纯可检出IgM抗体,在具体的输血时,选择此种方法会存在一定风险性。酶法对设备及人员要求较高,操作起来较为复杂,费时、费力。通过交叉配血试验,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可将不完全抗体检出,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分解以后会产生大量的正电荷,产生聚集反应,增加抗原抗体间的引力,预防及检测溶血反应[3]。此次研究中,相较于对照组1例(2.78%),观察组的检测阳性率为8例(22.22%)更高;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检测准确度、稳定性、灵敏度均更高,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针对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采用低离子聚凝胺技术检验,具备有效、快捷、妥全、可靠等优势,可提升阳性检出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悬液准确度阳性率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影响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准确度的因素分析
勘误
穴位贴敷联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输注不同量红细胞悬液对患者出凝血功能的影响
论提高装备故障预测准确度的方法途径
Word中“邮件合并”功能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