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与快速血清学检验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效果分析

2020-04-03李永红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支原体病程阳性率

李永红

(临夏市人民医院检验科,甘肃 临夏 73110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是儿童临床常见的肺炎疾病,其病症与其他呼吸道感染疾病特征相似。若因诊断不正确,而错过治疗时间,将导致患者儿发生心肌炎、脑膜炎等多种不良并发症,且若治疗不彻底易复发,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1]。故临床上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是预防患者病症漏诊及误诊的关键。本文以110例患儿为例,探究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现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入治疗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110例,男55例,女55例,年龄0-10岁,平均年龄(5.16±1.26)岁,病程低于7 d患儿63例,多于7 d患儿47例,其中0-2岁25例,2-5岁43例,5-10岁42例,经临床诊断治疗,以咳嗽、发热为主要病症,有部分患儿出现高热、气促症状,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支原体肺炎的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同时采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快速血清学检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使用无菌棉签在患儿口腔咽喉部擦拭,取分泌物后放入培养皿中,保持室温37 ℃,培养24 h,观察培养皿表面变化。快速血清学检验:抽取患者静脉血液2 mL,采用胶体全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观察结果阴阳性。

1.3 观察指标 ①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观察培养皿表明颜色变化,由红转为黄为阳性,颜色无变化或颜色透明为阴性,记录阳性率。②快速血清学检测:经实验检测MP-IgM抗体,记录阳性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系统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描述,满足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阳性率与不同病程的关系 患儿病程低于7 d(n=63),快速血清学检测阳性患儿59例,阴性患儿4例,阳性率93.65%;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患儿52例,阴性患儿11例,阳性率82.53%。患儿病程多于7 d(n=47),快速血清学检测阳性患儿36例,阴性患儿11例,阳性率76.59%;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阳性患儿43例,阴性患儿4例,阳性率91.48%。可见在快速血清学检测中,病程低于7 d患儿阳性率低于病程多于7 d患儿阳性率;在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中,病程低于7 d患儿阳性率高于病程多于7 d患儿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种方法阳性率与患儿年龄的关系 快速血清学检测随患儿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随患儿年龄的增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种方法阳性率与患儿年龄的关系[n(%)]

3 讨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临床常发于儿童,其病情症状与其他肺炎症状相同,故临床常出现误诊及漏诊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快速血清学检测在病程多于7 d患儿正确率极高,且随患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快速血清学检测其检测准确率高,且灵敏度较高,但需患儿支原体抗体起病7 d后才能发现,年龄越大的患儿检测越准确。而微生物快速培养检测在病程低于7 d的患儿正确率较高,且随着患儿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P<0.05),快速培养法是经培养基中的生长因子促使支原体快速繁殖,同时提供微生物繁殖的蛋白质和糖类,同时抑制其他的微生物分解糖分及蛋白质,从而导致红色培养基变为黄色,检测方法对实验时要求不高、操作简单,且灵敏度很高,而且病初期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正确率,且患儿年龄越小,诊断周期性越高[2]。但易受到其他细菌影响,导致其产生假阳性,影响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微生物快速培养法及快速血清学检验对小儿肺支原体感染体的临床效果检测均有重要意义,故临床诊断依据患儿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诊断方式,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支原体病程阳性率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采集部位及送检模式对提高血培养阳性率的分析*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针灸配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滑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