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0-04-03郑雪莲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红斑狼疮免疫学系统性

郑雪莲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累及多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发于青年女性,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在临床治疗中极易被误诊和漏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造成严重不良后果,为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保障患者健康与安全,及时准确的诊断至关重要[1]。本次研究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选取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采取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分析诊断价值。

表1 两组血清各项免疫指标对比(Mean±SD)

表2 两组指标阳性检出率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17年1月-2018年12月,研究对象:5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研究组),男女患者性别比例为5:45,年龄分布区间在19-59岁之间,均龄(41.5±10.5)岁;同期内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男女体检者性别比例为6:44,年龄分布区间在18-60岁之间,均龄(42.3±10.9)岁;两组均为自愿参加研究且主动签订研究同意书,经统计学对不同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对比计算后发现差异较小,P>0.05,研究结果可以有效对比。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检测过程:采集空腹状态下两组静脉血液,采集量为5 mL,采血过程严格执行无菌过程,对采集血液进行离心处理,分离血清,将其保存于-20 ℃环境中,用全自动分析仪检测血清中各项免疫指标,后采取不同方式检测阳性率,整个检测过程严格按照相关流程与标准进行,检测结束后分析检测结果[2]。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血清各项免疫指标。(2)观察两组指标阳性检出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中所涉及数据资料用SPSS 24.0软件统计计算与处理,计量资料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各项免疫指标对比 研究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两组指标阳性检出率对比 研究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几年,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人数日渐增多,对于本病病因尚不是完全确定,大量研究发现,遗传、感染、内分泌、免疫异常以及环境等诸多因素均与疾病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在遗传、环境以及雌激素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造成T淋巴细胞细胞减少、功能降低,进而导致B细胞增生加快,产生大量自身抗体,当抗体与体内抗原结合就会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机体各部位,最终引起多系统损害[3-4]。发生本病以后,受个体差异性影响,患者会出现各种不同临床症状,涉及器官组织、呼吸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方面,因此,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或者漏诊,如果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对患者、临床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医学科技和医疗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被广泛运用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与治疗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5]。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各项免疫指标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各项指标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分析原因在于通常情况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免疫学异常反应,产生不同自身抗体,单纯免疫学检验具有局限性,故容易出现漏诊情况,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可以对机体内存在的抗体进行全面检测与诊断,能够有效避免漏诊情况,诊断效果较高。

综上,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诊断中应用免疫学检验联合检测,诊断准确率较高,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与依据。

猜你喜欢

红斑狼疮免疫学系统性
《中国免疫学杂志》关于彩图处理的有关说明
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在当代大学生中的探索与实践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中国骄傲,一起致敬!
中医药院校《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教材分析与创新
让防治肝癌成为可能
———记第二军医大学免疫学研究所副教授侯晋
祛毒汤联合醋酸泼尼松对狼疮样大鼠IL—6、IFN—γ的影响分析
论《文心雕龙·体性》篇的系统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