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效果评价

2020-04-03唐四梅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正常值乙型肝炎肝细胞

唐四梅

(鹤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鹤庆 671500)

慢性乙型肝炎数据临床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乙肝病毒是导致患者发病的因素,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无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慢性乙型肝炎会对患者的肝细胞病理性免疫能力造成损害,如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导致病症迁延不愈,可能会诱发肝硬化,甚至可能会癌变,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1]。近年来临床医疗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免疫球蛋白检验逐渐被临床应用并作为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手段,免疫球蛋白属于抗体类似物,能够对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进行反应,进而对病情进行监测[2]。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7月-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确诊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区间为22-64岁,平均年龄为(42.18±10.46)岁,对两组患者的基础性资料予以对比,差异均为P>0.05。

观察组纳入标准:经过临床血清学检验诊断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不存在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不存在重大脏器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在无菌状态下抽取2 mL患者空腹肘部静脉血,应用离心机按照3000转/min的速率对血浆进行10 min的处理,将血样放置在-20 ℃进行保存,采用血清免疫比浊法对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进行测定,应用全自动化生化仪器进行检验,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3]。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评估标准:IgA正常值为760-3900 mg/L;IgG正常值为7-16.6 g/L;IgM正常值为400-3450 mg/L。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观察期病情变化,分析病症与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对比用(Mean±SD)的方式给予表示,行t检验,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结果为P<0.05的差异性时,则验证了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 观察组的IgA、IgG、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对比情况(Mean±SD,g/L)

2.2 慢性乙型肝炎与免疫球蛋白相关性 在对观察组患者的随访中,发现其中有14例患者病情恶化、其余36例患者情况有所好转,分析发现好转的患者其IgA、IgG、IgM低于恶化的患者,差异为P<0.05,见表2。

表2 慢性乙型肝炎与免疫球蛋白相关性分析(Mean±SD,g/L)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临床高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其传染途径为血压或唾液传播,该种疾病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早期患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如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导致病症加重、病变,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4]。

因此早期的确诊以及对症治疗对于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数据显示,慢性乙型肝炎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免疫球蛋白是抗体活性蛋白,存在于机体血液以及其他组织中,患者感染乙肝病毒后会在机体内不断的复制,使得免疫球蛋白水平有明显的上升,对肝功能造成持续性的影响,乙肝病毒导致的细胞免疫反应异常会对正常的肝细胞产生影响[5]。机体病症严重程度与免疫球蛋白水平呈现正相关性,这是因为肝细胞因病毒作用出现坏死的情况,机体抗原刺激多克隆B淋巴细胞活化进而产生抗体,导致免疫球蛋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进而使得补体大量消耗,机体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下降,所以免疫球蛋白水平能够真实地反映肝细胞的情况,能够为日后的诊断以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进而有利于患者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免疫球蛋白水平检验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因而该种检查措施具有广泛应用的价值,建议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正常值乙型肝炎肝细胞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空泡样脊髓病1例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银川地区儿童肺通气功能正常值及预计方程式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