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诊断妊娠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2020-04-03王永彬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糖化白蛋白孕妇

王永彬

(莱州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山东 莱州 261400)

GDM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无异常或潜在糖耐量减退,在妊娠期间表现为糖代谢异常的一种疾病[1]。由于此病多出现在妊娠中晚期,易对孕产妇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早期筛查,及时治疗是改善GDM患者妊娠结局的关键。为此,本次研究旨在探讨GSP与HbA1c对GDM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GDM患者70例作为观察组,入院后均经确诊为GDM。其中,孕妇年龄在25-36岁之间,平均为(32.6±3.5)岁;孕周22-31周,平均为(25.3±2.2)周。选取同期健康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孕妇年龄在23-37岁之间,平均为(33.2±3.2)岁;孕周23-32周,平均为(25.7±2.1)周。对比组间资料,发现在年龄、孕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孕妇均在晨起后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利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HbA1c,利用果糖胺氮蓝四唑检测GSP。对比两组GSP与HbA1c、GSP与HbA1c的异常率。

1.3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录入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通过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用率表示。若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GSP与HbA1c 由表1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GSP与HbA1c水平均更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对比两组GSP与HbA1c(Mean±SD)

2.2 对比两组GSP与HbA1c异常率 对比GSP异常率,观察组为82.9%(58/70),高于对照组的37.1%(26/7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对比HbA1c异常率,观察组为85.7%(60/70),高于对照组的47.1%(33/70),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妊娠糖尿病属于高危妊娠之一,可引起严重并发症,也会导致流产或新生儿畸形。在妊娠过程中胎儿会不断从母体获取葡萄糖作为养分,因此,母体血糖水平呈下降趋势,部分无糖尿病史的孕妇患上糖尿病时往往伴有低血糖的表现。此外,由于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极易误诊漏诊。常规的血糖检测指标为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尿糖等,检测结果极易受到药物、饮食等因素的干扰,使得血糖检测结果准确性下降。可见,利用上述指标检测糖尿病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诊,很难将其作为诊断GDM的绝对标准。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是预防妊娠糖尿病引起更严重并发症的关键。GSP与HbA1c是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发生非酶促糖化反应后形成的产物。由于这一反应是不可逆的,因此,所形成的GSP与HbA1c能够稳定地存在于血清中[2]。若白蛋白、血红蛋白的寿命越长,那么GSP与HbA1c在血清中所存在的时间也更长。HbA1c的形成过程是缓慢不可逆的,能够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且不会受到进食、采血时间等因素的干扰,已成为临床诊断糖尿病的一个关键指标。GSP是血液内葡萄糖与白蛋白、其他蛋白质分子N末端的氨基经过非酶促糖化反应后所生成的物质,可以反映近2-3周内机体的平均血糖水平,也不会受到临时血糖浓度变化的影响[3]。

本次研究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GSP与HbA1c水平更高,而且GSP与HbA1c的异常率也明显更高(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对妊娠糖尿病采用GSP与HbA1c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对GDM的诊断与后续治疗提供有力的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糖化白蛋白孕妇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孕妇睡眠质量的研究进展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什么时候用白蛋白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天天测血糖仍需测“糖化”
常吃煎蛋有危害
这些孕妇任性有理
白蛋白不可滥用